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6-17 12:16高山钟关敬树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无创呼吸机临床疗效

高山钟 关敬树

【摘要】 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文丘里面罩吸氧治疗, 观察组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症状, 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其生活质量, 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无创呼吸机;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032

急性左心衰竭是急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类型, 属极危重症, 系心肌收缩力急剧减退至动脉系统严重供血不足所致, 因此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明显气促、烦躁不安, 甚者出现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竭常发生于急性心肌炎、心肌梗死患者, 死亡风险高[1]。有研究报道, 无创呼吸机械通气能缓解急性左心衰竭症状, 还能帮助纠正肺通气及氧合状况, 这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2]。本研究选取11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比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与常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符合临床关于左心衰竭的診断及分级标准, 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损伤等患者。告知其家属研究内容, 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8例。对照组:男38 例, 女20例;年龄35~81岁, 平均年龄(62.7±11.6)岁。观察组:男35 例, 女 23例;年龄 38~80 岁, 平均年龄(60.7±11.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镇静, 限制钠盐入量, 应用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等综合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应用文丘里面罩吸氧治疗(6~10 L/min)。观察组应用双水平正压无创呼吸机(瑞思迈 VPAP Ⅱ ST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调整呼吸机参数, 使患者达到适宜的潮气量(VT)、SaO2和呼吸频率。

1. 3 疗效评定标准[3] 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 两肺满布的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完全消失;胸片提示双肺阴影消失或恢复到心力衰竭发作前的表现;动脉血气恢复正常。有效:呼吸困难, 心功能改善≥1 级, 两肺满布的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减少;胸片提示双肺阴影较前减少;血气指标明显改善, 仅有轻度低氧血症。无效:上述症状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3. 1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现状 急性左心衰竭本质上是极度缺氧引起的呼吸困难, 因此尽快缓解缺氧状态是抢救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关键。多年来, 临床关于急性左心衰竭抢救已形成一套规范成熟的方案, 主要是吸氧-镇静-血管扩张流程, 目的是加速心肌收缩, 减轻心脏负荷。不过有些患者治疗后仍不能有效纠正心力衰竭状态, 特别是合并多种病症的老年患者, 死亡率高, 预后差。大量对照临床研究也证实, 单纯的常规治疗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 难以在短时间内发挥效果, 以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 进而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4]。无创呼吸机被渐趋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中。

3. 2 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及价值 随着无创呼吸机的大量应用, 无创呼吸机正压给氧日益成为临床抢救治疗的原则。研究表明, 合理接入无创机械通气, 能短期内使患者的SaO2恢复至生理水平, 还能明显纠正低氧血症, 这无疑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对于比较流行的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方法, 若双向正压通气, 能大大改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患者的心功能;若气道正压, 形成的氧气流会击破气道内泡沫, 促进有效通气, 有效通气意味着缺氧状况能得到改善, 这对减慢心率大有裨益[5]。一项Meta分析表明, 左心衰竭患者心率减缓与其预后改善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若心率每分钟减5次, 则可使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降低18%[6]。本组资料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进一步证实无创机械通气对改善左心衰竭的积极价值。

综上所述,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使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预后转好。建议对于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及时采取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 以快速改善其缺氧状况, 为抢救治疗赢得宝贵时机。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林果为, 王吉耀. 实用内科学.第1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337-1341.

[2] 郭小英, 吴允孚, 曹一飞, 等. 脑钠肽联合心脏彩超评估无创通气支持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7):20-23.

[3] 那开宪, 张桂云, 余平. 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思路. 中国临床医生, 2011, 5(39):3-6.

[4] 周小曼.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分析. 安徽医学, 2013, 34(3):307-308.

[5] Allen LA, O'Connor CM. Management of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CMAJ, 2007, 176(6):797-805.

[6] Jeung HC, Rha SY, Kim YT, et al. A phaseⅡ study of in fusional 5-fluorouracil and low-dose leucovorin with docetaxel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Oncology, 2006, 70(1):63-70.

[收稿日期:2017-02-20]

猜你喜欢
急性左心衰竭无创呼吸机临床疗效
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
硝普钠抢救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慢阻肺患者的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院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探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