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亚儿
[摘 要] 小组讨论是品德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能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小组讨论也存在不少的误区,本文就品德课堂的小组讨论提出了几种实施的模式,不仅能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合作精神。在具体的品德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关键词] 小组讨论;误区;有效落实;讨论模式
小组讨论是品德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能力培养”中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不仅能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合作精神。
但在实际的品德课堂中,笔者发现不少小组讨论的误区:
一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特点,把小组讨论作为必备形式,为了讨论而讨论。做了一系列的辅垫,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是渲染又是激情,小组成员正襟危坐,积极发言,结果发现所讨论的是一个没有多大意义的问题,实在是对课堂资源的浪费。
二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小组讨论。碰到需要讨论的环节,不管问题难易,不管学生是否思考充分,都让大家进行讨论学习。由于教师没有成熟的教学设计,也没有相应的预设,片面追求小组讨论的“时髦”,讨论的问题没有层次性和可探究性,大伙就马上凑在一起谈体会,说看法,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失去了小组讨论的意义和价值。
三是“用绿叶衬红花”的小组讨论。课堂上,碰到一些较难把握的问题,有些教师就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群体讨论来掩盖学生的独立思考。这时,课堂往往成了优等生的“舞台”,他们在那里夸夸其谈,而部分学困生无法汲取有效信息,成了陪衬。时间一到,讨论结束,所谓的小组代表发言,也往往是这几个优等生,然后教师统一大家的思想,这个环节就算“成功”地完成了。长期以往,造成学生探索经验的苍白和独立意识的流失,形成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
另外还有小组讨论时间安排不妥当、教师不总结评价或总结评价不到位等误区。
那么,在品德课堂上,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组讨论,做到既有情感体验,又有价值导向,即“有情有义”的小组讨论呢?笔者在十几年的品德教学实践中,就这个问题摸索出了几条可具体操作的模式。
一、“百里挑一”式
不固定小组成员,教师将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写在纸上,一个问题写一张,当然也可以同一个问题写几张,分别贴在教室不同的地方。学生有组织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浏览,然后选择有意向的问题,并在那个地点坐下,集中到一定成员后开始讨论。时间一到,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就座,教师开始组织汇报。
例如:浙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我是小小安全员》中,需要讨论独自在家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隐患?教师将讨论的主题分为“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用气安全”“预防陌生人”等几个板块,将需要讨论的主题大字贴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规定好讨论时间,开始进行自由选择,分组讨论。
当然,具体操作时要按班级实际人数进行问题张贴,必要时,可将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写在多张纸上,以便将学生进行分流。同时也要对小组讨论人数做规定,如果人数满员,可以考虑其他小组等规则。
二、“课堂好声音”式
小组讨论时往往是优生唱主角,其他同学很少发表个人意见。要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发声”,必须找一些“接地气”的内容,既能兼顾多数又有独特视角的问题进行讨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多数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家乡特产知多少》一课中,可以开展“家乡名特产”的讨论。笔者所在的学校处于城乡接合部,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家乡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感。教师做好课前调查的设计,在课堂中进行讨论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发言,把家乡的名特产列出来让大家讨论它“名”在哪里,“特”在哪里。主角同学进行补充。同时评选小组“好声音”、班级“好声音”。再如开展“春游攻略”的讨论、研究“居家安全”的必要等,这些讨论的话题,只要事先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准备,都会吸引绝大部分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在这种“接地气”“聚人气”的讨论中,学生都受益匪浅。而且,因为这样的讨论,学生们都有着充分的准备,讨论起来有话可说,有例子可举,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成为讨论的焦点,提高了他们交流的自信心,也提升了小组讨论的实效。
三、“全组总动员”式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小组讨论后要进行个别汇报时,其他同学或无所事事、沉闷,或自顾自地个别行动,讨论后的反馈效果不尽如人意。为避免这种情况,可组织各个小组先进行任务分配,大家共同讨论。
例如:浙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诚信真可贵》中,讨论:“当我们一时疏忽,失信于人时,该如何挽回呢?”小組得到讨论主题后,开始组织讨论,每讨论出一个挽回方式,就由记录员把结果记录在纸上,由张贴员把纸条张贴到教室内老师指定的地点,讨论到一定程度,感觉自己小组内没有好点子了时,由“侦查员”到其他小组的张贴地点去“偷情报”,并把“偷”到的情报在自己小组内汇报,再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如此反复,不仅分工明确,全组动员,而且在“纸上谈兵”中实现了全班交流的环节,可谓事半功倍。
四、“问题循环”式
这是让讨论结果能获得多方参考并集中表达的一个方法。具体操作时先确定小组个数,接着教师出示小组讨论“任务单”,上面是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是与学生共同互动时产生的问题,尽量使问题数与小组数相同。然后,每个小组先分配一个“任务单”,并规定好时间让各组开始讨论。时间一到,该小组立即将讨论的“任务单”转移给另一个小组,自己小组也从其他小组中接过另一个“任务单”开始讨论。这样将问题连续循环进行,直到每一个讨论的“任务单”都转遍了所有的小组,每一小组也都有机会考虑其他小组的意见为止。
例如,笔者有一次执教浙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中,有个板块是“如果你与父母产生了摩擦,你会怎么做”?这个环节就可以采用这种讨论方式。全班共有5个学习小组,那么我在课前拟定了5个情境给5个小组讨论“任务单”,先分给每个组一个,并提示轮换的次序,每5分钟一次轮换,总计25分钟。讨论开始,有秩序地进行轮换。
这样的“问题循环”方式,当一个小组讨论完一个话题,非常期盼其他小组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任务单”,所以小组成员在讨论中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讨论的动力和兴奋程度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能感受到一种连贯性和补充性,课堂的气氛非常和谐融洽,学习效果相当好。当然,这对教师的话题设计和课堂调控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的话题有一定的典型性,并要有层次性。
总之,品德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既要追求情感和价值观的落实,还要注重认知和能力的掌握,不能让讨论流于形式。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又多样的,学生的成长环境及个性发展又是独特而有差异的,要努力使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去探究社会生活。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讨论,虽然答案不唯一了,但是孩子们却有了追求高标准共识的过程,这就足够了。
参考文献
[1]谢林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思考——以小学品德课地理题材教学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5,(02).
责任编辑 邓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