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

2017-06-16 14:57黄静
南北桥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小学语文

黄静

【摘 要】随着“构建生态课堂”这一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行,以往教学中学生本位、环境构建以及教学目标方面的生态失衡问题开始凸显。这便要求相关教师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语文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进而构建出和谐的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态课堂 教学建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55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构建生态课堂”的呼声开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播开来。所谓的“生态课堂”是指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倡导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激發学生潜力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构建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生态课堂。面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学生本位、环境构建以及教学目标方面的失衡,笔者此次论述将从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和语文氛围、调动学生兴趣以及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见解等方面入手,对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态构建进行探索。

一、当下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态失衡

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学生本位失衡、环境建构失衡以及教学目标失衡等几个方面。

(一)学生本位的失衡

生态课堂的构建,本质上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在大多数语文课堂中,不少教师依旧把自己奉为中心地位,依靠单向的讲授模式,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心理,缺乏学生反馈,造成学生本位的失衡。

(二)思维能力以及情感培养失衡

当下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态失衡还体现在课堂的环境建构上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过于依赖单一的教材,造成学生的学习空间封闭化。尤其是教师要求学生机械化地接收知识和进行诗词句篇的死记硬背,在学生缺乏优秀的课外辅助资料和进行相关实践的情况下,让思维能力以及情感培养容易受到桎梏。

(三)教学目标的失衡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然而当下,不少教师依旧是以应试教育为旗帜、片面追求分数而迫使学生陷入“读死书”的泥淖。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不到学习语文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对于正处在心智建构关键期的小学生而言,如此做法不利于他们对语文科目产生久远的情感认可。

二、探索小学语文的生态课堂建构

针对上述课堂环境构建失衡的问题,相关教师可以开放教学环境、构建语文氛围;针对学生本位以及教学目标失衡的问题,教师应当调动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见解。

(一)开放教学环境,课内联系课外

想要构建良好的语文课堂生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封闭的课堂空间,拓展单一的教材模式,建立起开放的教学环境。

一方面,教师应该引进优质的课外文本,比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同类文本或者背景资料。以李白、杜甫的诗歌为例,李白之诗乐观浪漫、杜甫之诗沉郁悲怆,教师在对他们进行对比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引进诗人背后的时代背景资料。透过资料学生可以发现,李白生活在盛唐,而杜甫时期的唐朝正由盛转衰,正是这种不同的时代背景促成了二人不同的诗歌基调。此类背景资料的引进,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课文的情感共鸣和理解。

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将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相联系。比如,在讲授人教版二年级课文《动手做做看》时,教师可以倡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描述,将一条金鱼放入装满水的杯子,观察水是否会溢出来。如此的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加深小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从而有更好地构建语文课堂的生态。

(二)营造语文氛围,深入意识形态

语文教学与其它科目区别之一,便在于它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日积月累,是一种逐渐渗透进学者意识形态的人文素养,而非直观刻板的硬性知识点的呈现。这便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生态课堂的建构中重视好语文氛围的营造,给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

一方面,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工具,以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体会。比如,在教授《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教师可以采取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双龙洞的图片、放映双龙洞的视频,呈现双龙洞的音效,配合灯光,构建出与课文配套的氛围,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环境,比如,设立图书角和诗歌墙、创立黑板报,开展相应的主题演讲活动和读书分享会等,这种无形的环境,可以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潜移默化的提升。

(三)调动学生兴趣,鼓励个性化见解

以学生为本位的生态课堂建构,一方面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方位培养。另一方面则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造性见解。

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方面,教师可以引进相关的“游戏”元素,典型如《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等课文的角色扮演,这种模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适用;而小组辩论等赛等形式,则比较适用于较高年级的小学生,这对于他们的语文思维和语言表达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当然,此类手段的应用,其深层次的目的,还在于提升以“听说读写”等能力为代表的学生的整体素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借助趣味化的手段,对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在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方面,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提示的要求自读课文,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最后组织学生讲故事。“体会雨来机智、热爱祖国的品质”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时把这一问题融入“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环节中,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雨来的机智,明白雨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上过夜校,受过爱国主义教育,也明白课文为什么反复出现那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也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当然,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其根本还在于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和尊重。

总之,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教师应该将“学生本位”理念作为指导性理念,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营造相应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而不仅仅局限于应试化的知识灌输,由此才能使得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更加愉悦高效。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小学语文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与优化策略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