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欲信,词欲巧

2017-06-16 02:37张欣
课外语文·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悲情

张欣

【摘要】归有光作为明代“唐宋派”散文的代表人物,其文平淡冲和而韵味不穷,备受推崇,后世对此评价已非常详尽。细读归氏之文,其构思也颇具匠心。本文试从其代表作《项脊轩志》的情感角度入手,对作者情感铺排的技巧作浅近的赏析。

【关键词】《项脊轩志》; 悲情; 铺排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孔子说:“情欲信,词欲巧。”这就告诉我们写作过程中,要想让感情真实感人,文辞表述就得巧妙。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无疑在这方面树立了一个典范。

本文中作者借老屋兴废,表达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并不罕見,可文章的情感铺排却耐人寻味。在充满着烟火气的市井生活中娓娓道来,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故钱基博曾评论此文:“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然而,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

“诸父异爨”是文章的悲情的源头。归有光却不动声色,未发一语展露情感,只是客观地描绘分家后的种种情状:“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本应和睦融洽的大家庭分崩离析,满眼的混乱,满耳的嘈杂,与前文“三五之夜”的“珊珊可爱”的庭院形成鲜明对比,昔日“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日子早已不可复得。作为一个传统的士大夫,诸多乱象在内心中的悲伤不言自明,这一点在作者的《家谱记》中也可得到印证:面对着“ 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的族人,归有光发出“族人,兄弟之分也。不可以不思也”的悲叹。纷纷扰攘的世俗生活愈加引发了作者内心对昔日旧事的回忆。于是,作者追忆母亲、祖母、妻子,情感的悲凉如潮涌至。

悲情初现波澜是对先母的追忆。母亲的形象是由家中老妪之口塑造而成的,寥寥几笔,却极其传神细腻。“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写尽天下慈母之态,读罢使人心有戚戚。这既是归有光的精当用笔,又实属无奈之举。作者八岁丧母,关于母亲的音容笑貌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须由他人转述才可回想到以上细节,不禁悲从中来,“余泣,妪亦泣。”一个“泣”字,尽显作者内心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在其《先妣事略》一文中,他深叹:“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这种苦楚是终生难以痊愈的,比照前文面对分家乱象时的情感克制,此时作者直抒胸臆,在宣泄内心的同时文章兼具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写祖母的关怀与期望则将悲情又推进了一层。归有光从童年便在轩中读书,此间诸事历历在目,他信手选出“大母过予、赠笏”一节,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作者连续运用几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把祖母对孙子的关切和疼爱、赞赏与期许表现得淋漓尽致。与上文相比,虽然同是感怀亲人,悲情相类,却又有所区别:回忆用“泣”,是因为作者对母亲的记忆不深,加之他人转述,只是正巧触碰到了内心脆弱的痛点,感同身受,所以落泪。怀念用“号”,则是因为所写之事均为亲历,祖母“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殷殷期盼“如在昨日”,归有光虽遍览经史却屡试不第,有负先人嘱托,故而,号啕大哭、落泪倾盆也就不难理解了。作者在抒情上“犯中见避”的技巧令人惊叹。

后两段关于妻子的补叙则成了全文感情的巅峰。这里主要记述了两件事:其一,追忆与妻子昔日的生活。或“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描绘了一幅夫唱妇随、伉俪情深的甜蜜画卷。其后,妻子转述家中小妹的话语更是点睛之笔,一个天真淳朴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其二,描写了庭院中的一株枇杷树。它是妻子去世那年亲手所种,旧日稚嫩幼苗,“今已亭亭如盖矣”。树犹在,人已逝,睹物思人,怎能不让人肝肠寸断?而作者笔墨却又变得蕴藉含蓄,再次归于平淡,通过描绘庭院小树成长来暗指时光荏苒,斯人离世良久的现实。此时,再读二人婚后琴瑟和谐生活的描述,草木不言,人岂无情?虽未着一字,全文的悲情在这里升华至顶点。可见,人间的至情至性未必借眼泪、悲鸣才得以抒怀。

对于归有光散文肯定的评语前人早已备述。如,王世贞在《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辞……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方苞也评价道:“此等文俗人视之似淡泊,而真至有味,乃太仆集中最胜者。”“淡而有味”可以视作其被公认的写作特征,而“有味”正是归有光作品在“不事雕琢”的文风之下精妙的构思。《项脊轩志》中,所叙之事看似散漫无章,实则皆为苦心孤诣之作。内容方面,作者以“轩”为中心,选事取材,逐一铺排,情感方面则以“悲喜”两条情感线索贯穿全文,追忆母亲、怀念祖母、悼念亡妻三种情感既融于一体,彼此连缀,又深浅各异,逐层深化,而表现的方式由隐忍到表露再到宣泄,最后又归于沉寂。正是这种工巧臻于自然的写作技法,才将自己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家族离散、仕途坎坷的复杂身世集于一文,归有光无愧“明文第一”的桂冠。

参考文献

[1]陈荣.平中蕴奇 朴中藏巧——浅析归有光《项脊轩志》一文的艺术特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1).

[2]林旭芳.情到深处归平淡 平淡之中见至情[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

[3]黄霖.论震川文章的清人点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J].(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于慧.文章三昧者何——读归有光《项脊轩志》[J] .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6).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悲情
悲情英雄
秦氏的悲情与野心*——乾隆末年一桩离婚案中的底层妇女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论《项脊轩志》的情感把握方法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陈水扁“悲情奔丧”
悲情富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