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花 谢华
[摘要]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有助于优化校企合作,提高顶岗实习的教育质量。在教育经济学的视阈下,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具有重要的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内部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外部价值则主要体现在其社会价值层面。
[关键词]顶岗实习;外包;理论基础;价值分析
一、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的内涵
(一)高职教育中的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是以“专业对口”为标准进行组织的,是学生在实习基地完全履行岗位工作职责、提升实践技能的教学环节。通常来说,顶岗实习主要被设置在学生毕业前的半年或一年。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在校期间的所有基础知识,理论水平有所提高。这时候,入企实习的机会对学生来说有如及时雨,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真正地实现工学结合。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曾明确强调:要保证高职院校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在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由此,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国家的号召和教育的实践下,目前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已经成为其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顶岗实习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实践能力,优化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对于企业而言,顶岗实习有利于解决自身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从而节约投资成本,助力自我发展;对于学校而言,顶岗实习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从而优化师资结构,促进双师建设;对于社会而言,顶岗实习提高了从业者的实践能力,实现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统一,提高了职业者的综合素质,从而优化了整体的就业质量。因此,顶岗实习目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毕业实习的基本模式。
(二)外包式顶岗实习
1.何谓“外包”
“外包”即资源外包,固然目前专业领域内对资源外包的认识存在很多分歧,但大相径庭的是主要表达了将某一资源交由独立的第三方完成、实现组织资源效率的最大化的意思。也就是说,外包的主要含义就是利用外在资源,将一些自身条件缺乏的工作或任务交给一些专业性人才或者机构来实施,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2.何谓“外包式顶岗实习”
外包式顶岗实习,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識和技能优势,让应届毕业生进入到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这样的实习模式充分利用了学校、企业不同的资源优势和技能优势,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实际生产经营、学校和企业、产业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建立了一种有效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模式。比如,某外贸类的企业A缺乏国际经济与贸易或者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但又不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招聘;而此时,高职院校B正好拥有一批专业知识丰富的实习生需要提高实践技能。这种情况下,“寻求人力资源”的企业A和“谋求实习岗位”的高职院校B便达成了合作意向。可以说,高职院校实行外包式的顶岗实习,既满足了高职院校学生对技能提升的需求,也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校的就业率,同时更为企业输送了一批实用的、经济的、技能型的人才,可谓一举多得。
(三)高职院校外包式顶岗实习的理论溯源
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投资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交易成本,尽可能地实现交易成本的低价和高效。交易过程中,企业通过外包获得人力资源服务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与企业自身履行人力资源职能产生的交易成本显然是不同的。当外在力量提供的资源能够更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损失更小时,通过人力资源外包就能达到企业所需求的更有效的结果。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聘用高职院校的实习生所产生的交易成本远比自身招聘所产生的交易成本要低得多。因此,很多企业更愿意同高职院校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除了交易成本理论之外,资源经济理论也强调企业不可能亲手创造所有的生产资源,有时必不可少地要与外界合作。在顶岗实习中,人力资源外包的过程也就是发挥资源选择机制的过程。虽然上述两种理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企业,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同样适用。高职院校需要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借助企业的资源、条件优势来节约教育成本,实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高职院校将应届毕业生送到企业实习,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了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解决了企业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从而实现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双赢。
二、教育经济学视阈下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的价值分析
舒尔茨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提到,教育的生产价值就在于把投资直接用于培养将来的生产能力上。由此可见,合理的教育行为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教育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主体即教育与经济,主要致力于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研究。一般而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下一些教育行为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效果等。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在教育经济学视阈下的价值则主要是指该种教育类型所产生的作用和收益。
外包式顶岗实习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资源优势,在学校、企业的教育教学和生产经营之间建立一种高效的、共同获益的校企合作实习模式。从实践情况来看,这种教育实习模式对学生、学校以及企业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如果将教育经济学视阈下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的价值从内部和外部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个体本位的价值和社会本位的价值两个方面。其中,前者表现为学生、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的价值,而后者则主要指向社会层面的价值。
(一)个体本位的价值分析
1.学生本位的价值分析
(1)“身在其中”,提高就业能力
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感受着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职业环境,成为一个“真实”的企业人。学生通过这样的参与式体验,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综合职业素养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习生存在的各种技术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查漏补缺”的指导使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有了大大的提升。同时,通过在企业中不断地学习和锻炼,实习学生的社会能力、交往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因此,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学生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之外的真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职业综合修养,增强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为之后的就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术业专攻”,优化实习条件
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让专业对口的学生在集中的实习期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单位的项目运营中,排除了学校各种课程、任务的干扰。他们带着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全心全意地服务企业,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助力,成为企业的一份子,得到单位同事及领导的认同和接纳。企业为了让实习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才能,一般会给这些学生提供较好的实习条件,帮助他们融入企业环境。因此,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中的学生实习条件相对较好,部分学生可能还能得到企业的薪资补助,这无疑优化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实习条件。
2.企业本位的价值分析
(1)“资源利用”,降低企业成本
国家颁布的《勞动合同法》(2008年1月)中曾强调,企业单位用工满一年以上不签书面合同的,可以视为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此同时,文件还指出劳动合同结束时企业或用人单位要支付给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毋庸置疑,新的《劳动合同法》保障了劳动者的部分权益,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短期用工的成本,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让拥有专业知识的学生进入企业,充分利用了学校的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节约了招聘劳动工所产生的用工成本。
(2)“无缝对接”,实现有效合作
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是学校和企业、学生和企业、教育和生产之间结合的有效方式。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将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统一。顶岗实习结束之后,企业可以根据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吸纳优秀的实习生进入企业,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留企”,从而实现企业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受益。可见,高职教育外包式的顶岗实习模式可以很好地将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果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帮助企业找到最合适的“千里马”,帮助高职院校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帮助教育实现服务发展的终极诉求,真正的地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生产之间的“无缝对接”。
(3)“多方节能”,提高企业效益
在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充分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发挥了技能型人才的优势和作用,为企业创造效益。同时,在人力资源外包的顶岗实习模式中,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一方也非常注重企业的技术诉求和利益需要,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节约投入成本。这样一来,企业除了自身场地、设备等基本设施方面的投入之外,基本上没有了其他的投入,特别是合作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投入。而且,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式的外包式顶岗实习还为企业提供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为企业节省了一批招聘和培训的费用,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不仅节约了投入成本,还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企业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3.学校本位的价值分析
(1)“互通有无”,促进“双师”建设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双师型”教师是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诉求和发展方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为了解决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脱轨的情况,会从企业中聘请一些技术性专家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但是,由于外聘的教师不能完全受学校管理,课程安排上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越来越倾向于内部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便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诉求。在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企业和学校之间互通有无:一方面,学生进入到企业实习,学校可以利用优秀的技术工人对毕业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可以组织教师随学生一起进入企业,接触本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方法。教师学习回来之后还可以将掌握的技术、方法带回到课堂中,丰富教学内容。因此,这种外包式的顶岗实习模式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2)“资源共享”,节约教育成本
就业是高职院校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因此,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实习质量备受关注。学校会利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职业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已经不再单纯地追求就业率,而是越来越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从社会总体情况而言,高职院校如果还只是单纯地依靠自身收入及政府资助的教育投入,显然已经不能达到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了。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优化方法,寻求促进学生就业更有效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外包和顶岗实习的结合应运而生。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践场所,校企双方实现了资源共享、利益互补。从学校的角度看,和企业合作的顶岗实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还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节约了学生教育实习产生的教育成本。
(3)“多方助力”,加强实习管理
高职教育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参与到了学生实习的管理过程中,这让学校在管理实习学生方面轻松了许多。顶岗实习过程中校企共同管理,一方面让学生在实习过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便可以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实习质量。人力资源外包的顶岗实习模式下,企业主要通过项目驱动来带领学生实习,学校的陪同教师、企业的专业人员、顶岗实习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相应的项目,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项目生产中学习了知识、提高了本领,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企业化工作能力。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在保证实习质量的同时,学生的实习管理变得轻松、有效的多。
(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分析
1.“优势互补”,促进校企合作
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高职院校将应届毕业生送到企业实习,充分运用了企业的设备、环境、技术、生产优势,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更提高了教育实习质量。企业吸纳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投入生产经营,一方面节约了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另一方面为自己选择优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和企业双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广。
2.“技术先行”,衍生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使他人或社会收益。职业教育自产生以来就与企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具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双方都对技能型人才充满了渴求,都对技术有着崇高的敬仰。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学校教育性质的决定,在培养技术性人才方面不可避免地要与企业寻求合作。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有效地避免了高职院校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场地和环境。应届毕业生的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地与专业相关岗位“亲密”接触,他们不仅学习了专业相关的技能和技术,还深刻地感受了职业环境和企业文化。这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自身就业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因此,这种高效的实习模式培养了一批企业受用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优秀劳动者,从而实现了高职教育外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知行合一”,打破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c)是指行为人之间的对信息占有的不同。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教育在学生培养环节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如,一个专业成绩优异、年年拿奖学金的优秀毕业生,进到企业以后不一定会是一个合格的技术员工;而一个专业成绩一团糟的毕业生也不一定就会成为一个不称职的职业者,这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评价结果和企业用人单位评价结果的不对称。这一现象致使某些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因为盲目认定“证书”而造成人才选择的不当。毋庸置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教育培养和生产实践不对称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当前高职院校培养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脱轨的问题。外包式顶岗实习模式下,学生无论学习成绩、校园评价好坏,统一被安排到实习基地进行锻炼和学习。实习期间,企业不仅会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更会对其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定,这些指标为企业选择优秀人才提供了信息依据,避免了企业在招聘人才和“使用”人才时出现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结束语
在教育经济学的视角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外包式的顶岗实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优化校企合作,让学校和企业在实习过程中共同获益,具有重要的个体本位价值和社会本位价值。这种顶岗实习模式对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