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秀女士:
你问睡眠的时间究竟需要几个小时才算足够。这不可一概而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的个体,都不尽相同。
不同年龄的人,所需睡眠时间的长短也不一样。不滿月的新生儿,除了吃奶之外,全部时间都处于睡眠或半睡状态。婴幼儿每天需睡16~20小时,学龄前儿童一般要睡12~14小时,学龄期儿童大约需睡10小时。进入青春期,每天应睡9小时左右。成年以后,能保证8小时的睡眠就可以了。
同是成年人,个体差异也很大,有的要睡10小时才够,有的只需6小时就行了。因为疲劳的消除,不仅与睡眠的时间长短有关,而且与睡眠的深浅程度有关。睡眠较浅的人,睡眠时间需长些,而大脑皮层抑制很深的酣睡,即使时间短些,也能迅速消除疲劳。睡眠很浅的人,特别是噩梦纷纭的睡眠,尽管睡得很久,大脑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起床以后仍然感觉头昏脑涨,疲倦乏力。所以,较短时间的熟睡比较长时间的浅睡更容易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那么,究竟怎样判断自己的睡眠时间是否足够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只要清晨无需人唤就能自己醒来,而且自我感觉良好,头脑清爽,精力充沛,可以胜任复杂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则无论睡眠时间长短,都说明睡眠是足够的。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每天大约只睡四五个小时,仍然精神饱满,思维敏捷,一生中有一千多项发明,而且享年84岁。
话又说回来,像爱迪生这样只睡四五个小时就足够的人毕竟很少。而许多人只睡四五个小时,则是因为白天工作时间不够用,便在本应睡眠的时间中去强行挤占。短期来说,似乎是贏得了时间,从长远的观点看,却是大大的失去了时间。白天过度的紧张用脑,夜晚又缺乏足够的睡眠,会使衰老加速,甚至英年早逝。
明秀女士,我想特别强调一点,请你向工会会员多加宣传。关键就是一句话,千万不要挤占睡眠时间。
人的一生中,睡眠花去了整个生命过程三分之一的时间,也正是依靠这“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消除疲劳,储积能量,才换来那精神抖擞、大有作为的“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所以,要想贏得更长的工作时间,必须舍得花去“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即使在“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里,也要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下面再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哪种睡眠姿势最有利于安眠?
睡眠的姿势,自古就有讲究。
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侧卧比仰卧好。他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写道:“侧卧,益人气力,胜于仰卧。”
在侧卧之中,右侧卧又比左侧卧好。《续博物志》说:“卧不欲左胁。”《老老恒言》也说:“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不仅要右侧卧,而且要踡曲屈膝,做到卧如弓。明代名医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专门写了一节“睡法”:“睡不厌踡,觉不厌舒。踡者,曲膝踡腹。”他认为,这种睡姿不仅舒服,而且“益人多宏”,对健康大有益处。
的确,右侧卧的睡姿使居于胸腔左侧的心脏不会受压,有利于心脏排血;右侧卧又使居于右腹的肝脏处于最低位置,从而可获更多供血,有利于新陈代谢;右侧卧还有利于食物在消化道中顺畅通过,因为胃通向十二指肠的开口和小肠通向大肠的开口都是朝向右侧的。特别是右侧踡曲屈膝的姿势,使人自然放松,在舒适的感觉中安然入睡。
其他的睡姿对人均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影响。仰卧,肌肉放松不够,手又容易不自觉地放在胸前,引起噩梦,使身心两个方面都难以充分休息,而且熟睡之后,舌根易于下坠,致使呼吸不畅,发出鼾声。俯卧,肌肉放松更加不好,由于挤压胸部,又影响心肺功能,为避免口被枕头捂住,只好将头扭向一侧,容易引起颈肌疲劳和损伤,出现落枕。左侧卧挤压心脏,影响心脏功能,而心尖部受压还易引起噩梦。
当然,在整夜的睡眠中,睡姿是不可能完全不变的,一般每个晚上要变动几十次。我们只是提倡在入睡时采取踡曲的右侧卧姿势,以达到舒适放松、安然入睡的目的。
关于用什么样的枕头最有利于睡得香甜,我们下次再谈。
顺祝晚安
马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