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企业会议报道的几点思考

2017-06-15 10:45任文喜
商情 2017年15期
关键词:改进思考

任文喜

【摘要】众所周知,会议新闻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领域,历来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是党委政府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令人不满的是,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许多党报、广播电视对于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是老套套.八股调,有些几乎成了会议简报,陷入“模式化”、“材料化”怪圈,挤走、弱化了大量的新闻价值、不仅败坏了受众的胃口,还造成了传播资源的极大浪费,对党的新闻工作的声誉和效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关键词】企业会议报道;改进;思考

纵观那些不受欢迎的会议报道,探究个中原因,其弊端主要表现为:报道的定位不在新闻,而在会议、在活动,大量展示的是会议、活动的程序和过程;报道的作用不是提供信息,赋予观众以知情权的实现和求知欲的满足,而是成了实际工作中的指导和号令;报道的视角不是发现新闻亮点,而是把领导出席与否作为报道及报道规格的标准。诸如种种,报道者成了停留于会议的司仪者、活动的记录者。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对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作出明确要求。各级组织着眼于精简会议活动,提高办会效率,从减少数量、控制规模、严格审批等方面,纷纷细化落实“八项规定”的具体措施,这些,已成为各种媒体改进会议报道的指南。下面,笔者就此谈点粗浅思考。

一、思考一:要改进会议报道,必须在“求精”上下功夫

“求精”就是数量要少,内容要精,选准特色,从某一侧面或某一角度进行简短而又有力度的报道。程式化的会议报道往往是面面俱到,把会议内容简单罗列,让读者不得要领,甚至不知所云。要精,就要严把会议报道关。谁来把关?一是会议的组织者要把好关。不必要的会议不要见报、不要上“新闻播报”,避免会议上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新闻单位的领导要把好关。报社老总一定要加强对版面尤其是要闻版的宏观把握和控制,要克服那种对领导同志有言必录、有会必报的现象。看其价值,决定取舍。三是记者要把好关。切莫“有会就参加,有稿就想发”,切忌面面俱到,贪多嚼不烂。山东聊城人民广播电台为使记者写出有份量、有热度的会议新闻,曾出台“六不写”规定,即没有新闻性会议的不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会议不写;自己弄不懂的会议不写;听众不感兴趣的会议不写;听众听不懂的会议不写;程序性的会议消息不写。对一些重要的会议,要求前方记者、后方编辑充分协作,精心组织,精心策划,精心编排,力求整个报道要从“平面”走向“立体”,使新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具有“一眼功效”,在一瞥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这种做法,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

二、思考二:要改进会议报道,必须在“求深”上下功夫

“求深”,就是跳出会议的程式化程序,善于从会议文件、会议发言、会议交谈、会议活动中,发现、挖掘出受众关心的有报道价值的新闻或新闻线索,深刻把握会议的精神实质,写出内涵,这是每一名记者必备的本领。我们有些报道,为了突出领导,往往把领导人的活动和会议本身作为新闻来报,在手法上注重长篇大论地写领导的讲话、写领导的活动,这样写出来地东西,就好像是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记者的眼光不能仅仅盯在会场、主席台和报告人,应以独具的新闻嗅觉,广为涉猎,通过会议提供的新闻线索去挖掘会议新闻背后的新闻。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新华社1978年11月15日播发),就是新华社记者跳出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的议程和程序抓出来的。

“深入成就深度”。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说过:“惟有深入其中,方知个中滋味。”记者在采访中要做“六勤”记者,即腿勤、口勤、眼勤、手勤、耳勤、脑勤,以此掌握大量的“一手材料”,并予以筛选、整合,挖掘出会议的现实意义,把会议所要反映的最具指导性、最富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报道出来。如新华社记者李尚志在全国七届人大一次会议进行投票选举国家领导人大会上采访的新闻:《请邓小平同志台上不要吸烟》,至今令读者记忆犹新。功夫在“会”外。据笔者所知,不少有价值的会议新闻作品是在“题外”诞生的:1983年初,四川省召开第四次党代会,选出新的领导班子。紧接着召开中共四川省委四届一次全委会,新当选的省委书记杨汝岱发表长达五六千字的重要讲话,就四川省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两名与会的省报记者没有全面地报道会议,他们选择会议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发了一篇134字的消息。《各种业务会议书记一般不到会讲话》一文见诸报端,立即引起反响,并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三、思考三:要改进会议报道,必须在“求活”上下功夫

求活,就是不拘一格,在写法上不落俗套,在结构上推陈出新,在语法和修辞上与众不同,就是从传统的程式化、记流水账式的形式中走出来,科学采编,用新颖的形式和角度來报道会议,使读者不仅得到了信息,而且还获得了艺术上的享受,增强了会议报道的趣味性、可读性,让版面有看头,新闻有嚼头。

在快餐化浏览信息的时代,在形式上具有视觉压迫感、在内容上枯燥无味的新闻,无疑会被大众所遗弃,这样,就会影响新闻宣传的实际效果。党中央要求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目的就在于强化新闻的传播效应,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与落实。因此,要改进会议报道,要写活会议新闻,需要创新报道语言。一个好的记者必须要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否则,稿子写出来,语言枯燥无味,形式再好,内容再实,角度再新,也难抓住受众的眼球。

会议新闻的求活,需体现于新闻的多种表现形式之中。除了消息之外,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报道形式传播会议中的新信息。有消息、通讯、侧记、会议花絮、人物专访,有评论、述评,还有重要人物向记者发表谈话,会议主持人答记者问,还可以有现场报道、录音专访等等,运用多样式的报道形式,这样可以增强会议报道的现场性、动态性和生动性,可以提高受众的关注度与接受度,真正让会议报道走进百姓心里。如新华社记者郭春玲以散文笔法的创新而轰动新闻界的佳品《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已汗未消。悬挂在追悼大会会场的这幅挽联,概括了金山寻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这条消息,作者通篇采用散文式的结构形式,突破追悼会传统写法的框框,别开生面,文字自由活泼,手法新颖,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一直是改革会议消息写作的名篇大气之作。

猜你喜欢
改进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