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初探

2017-06-15 15:36周珈瑜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小学德育校园文化

周珈瑜

【摘 要】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德育应该成为早期教育课程对话的一部分。教育所有的活动都有其道德含义,小学所有的课程都蕴含着道德的深意。然而,这些德育资源都需要经过学生亲自体验、理解和实践,才能将德育融入自己的生活,在面临不同道德情境时做出及时、合适的行为举措。因此,探索解决德育问题的对策,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化德育管理队伍;教育策略;校园文化

一、以提高素质为前提,优化德育干部队伍

德育干部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为适应新时期的需求,我们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工作队伍。

1. 加强师德规范教育

要求并引导德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观,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一旦是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2. 加强德育队伍的培训和理论学习

德育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德育的新动态,接收德育管理的新知识,学习古今中外优秀德育理论,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班主任例会和假期,邀请校内外德育专家或先进德育工作者,开设专题讲座。还应专门开展“德育工作培训班”,邀请市“十佳德育工作者”等做关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的讲座,以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艺术。

3. 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指导和培训

采取以老带新的“结对子”方式,选择努力进取、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在实践中进行“传、帮、带”,以他们的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和丰富的经验来感染和指导年轻班主任,做到新老班主任“互学、互促、互勉、共进”,以提高年轻班主任的素质。

二、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先导,开展常规性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除了突出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加强教育以外,还应寓思想教育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注意寻找“切入点”和“结合点”,做到结合案例剖析、结合身边的实际分析、结合社会热点透析,以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

2. 以班会课为重要阵地

班会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与否,以及利用得好坏,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班会课应是师生智慧的结晶、师生或学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黄金时段。

3. 以德育内容整体化为原则

按德育的总体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成长规律,以及不同年级段德育内容和要求,制定出各年级段的德育目标、内容及实施办法,并进行长期追踪。形成德育教育整体化,安排策划分层次实施的特色。努力做到基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常规教育与后进生转化工作相结合,班级、年段教育与党团教育相结合。

4.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

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发动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管,从学生入学开始就着手抓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使养成教育工作系列化,把好课堂教学纪律,严格出勤管理,抓好仪表仪容和统一着装工作,实行课间操和仪表仪容等评比。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

学校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主动的、和谐的发展。德育工作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時,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特长,重视丰富和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并以此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

1. 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校训、校风、校标、校歌、校规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同时,还加大对德育软件、硬件设施的投入,安装校园有线电视网,各教室配备电视机,加大德育宣传途径。

2.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填补德育空白地带

德育工作不但要有针对性、经常性,还应该有主动意识和超前意识,以避免学生的课余时间成为德育的空白地带。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舞蹈、合唱、礼仪、演讲、烹饪雕花、餐厅折花、摆台等艺术队。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强化道德教育

通过实践,把学生带出校园的象牙塔,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德育工作把学校灌输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学生通过对艰苦生活环境或艰苦劳动环境的体验和适应,磨砺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坚韧的品性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从而产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学习欲望,改变“压力——反应”式的驱动下的学习套路,形成主动应变和进取的良性机制和健康抗挫的良好心态。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人、事、物的接触,体验劳动的价值与社会的意义,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将自己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通过了解社会的现实,激发忧患意识,增强社会的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并把美好的愿望与情感化为高尚的行为。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小学德育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