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伯龙
【摘 要】兴贤小学在开展武术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以增强学生武德修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实践到理论提升武德教育,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糅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如何在武术教育活动中渗透武德精神,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学校特色;武术特色;武德教育;思想品德
一、了解武术内涵,弘扬中华武术精神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以中华民族哲学思想为指导,注重内外兼修,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崇高境界,具有健身价值、欣赏价值和技击功能,它既可以强身健体、竞技比赛、防身自卫,又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它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教育文化,武术健儿们在运动场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顽强拼搏、克敌制胜的精神,以及公允、诚实、诚虚、礼貌、勇敢的道德作风,是一种高尚的社会美德的体现。两千多年以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华武术历代精华的不断积淀,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武术道德,成为代代相传、世世相承的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中华武术强调习武者要仁爱、守礼、忠诚、谦让、勇敢和宽厚。武术特殊的价值功能,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护人民利益,调节人际关系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武德,要摈弃封建腐朽的东西,继承精华,把武德教育与爱国精神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打造校园武术文化,营造武德育人的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形课程”,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品德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我校开展武术教育,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以鲜明的主题布置环境:体育馆四周宣传栏展示着各种各样的器械和同学们参加种类比赛获奖的照片;一楼的舞台摆放着醒狮训练的器械;走廊宣传栏挂着学生创作的生动活泼的少年拳不同武术套路的美术作品和历史杰出的武术伟人等。以此激励和感染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领悟到中华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激发他们对武术的热爱和追求。
三、在教学中渗透武德精神
(一)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挖掘武德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代武林豪杰为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尚品质,一直教育和激励着习武者。学校的武术教学注意武术人文精神的宣传,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楷模,为习武者不断输送精神养料,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动力。如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幼年时,母亲在其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使他铭刻在心,学文习武,文武兼备。金兵进犯中原,他率兵抗金,收复中原,金兵闻风丧胆。后来岳飞遭奸臣所害,就义前写下了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满江红》,以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又如,文天祥面对元兵的威胁利诱,浩然正气,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句。再如民国期间的大侠霍元甲,他不甘忍受侵略者欺凌和狂妄,挺身而出,跃上擂台,使那些帝国主义列强的拳师,不敢在中国的武坛上耀武扬威,大振了中华民族的国威。还有李小龙、李连杰等中华武术代表人物,蜚声影坛,使中国功夫震惊了世界。由此可见,武德教德寓于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激励广大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
(二)音乐的韵律感与武术的节奏感和谐统一
在音乐课中积极采用中国民族音乐作为武术套路演练的伴奏音乐,音乐与武术结合不仅完善武术套路的“新、美”内容,提高武术欣赏性和艺术性,更能推动竞技武术的发展和发挥武术套路在学校的推广,以更好地普及武术。音乐、武术套路都具有节奏性、欣赏性、艺术性,通过音乐伴奏可以培养学生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可以激发学生做动作时的内在情感和表现力,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音乐的鉴赏能力。如用《中国功夫》歌曲和歌词“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等来编排的动作,学生嘴里唱着,做动作时更加有劲,有节奏,也相当整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致,促进其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挥,烘托表演气氛和艺术感染力,使音乐的韵律感与动作美感得到完美统一。
(三)在武术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毅力和品德
在教学中激励每一个学生,追求积极向上的目标,勇于挑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例如,扎马步是武术训练中必需的一种手段,的确很累,有的学生蹲了一会就坚持不住了,但有的同学就不一样,就是累得哭了也不会动,这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这些学生,同时要教育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并鼓励其他学生要超过他们,孩子本身就有一种好胜心,这样能培养他们有一种拼劲。起初在柔韧训练过程中,有些学生特别怕痛,只要老师刚用力,他们就叫,有的还会叫“救命”、“我不训练”等让教师想都想不到的词语,真是又气又好笑。但通过教师给他们讲革命英雄故事,学生们听后感到很震撼,决心向烈士们学习。这样经过一段时间,那些叫救命的学生逐步开始表现得坚强起来,即使痛得掉眼泪也咬住牙不会叫出声来,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这样会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育,学生们认识到:学武要以德为先,要有宽广的心胸,对人要以诚相待,对危害祖国、危害人民的坏人坏事要敢说敢管,维护社会治安。武术队员张培杰在参加广州市番禺区“2016年少年儿童武术比赛”中,在完成跌扑动作时不慎手先着地,骨节脱臼,疼痛难忍。当时,他完全可以要求退出比赛,可为了集体荣誉,为了表演的圆满完成,他以顽强的意志、努力拼搏的精神、敏捷的动作,给大伙儿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博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四、在少先队活动中渗透武德精神
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继续深化“武德”内涵,走 “以武德治校,以武德兴校”的路,推动学校整体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充分利用少先队活动课程,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举行武德教育主题系列中队会,把“武德”教育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一、二年级实行“武德”中的礼貌教育;第二部分,三、四年级实行“武德”中的诚信教育;第三部分,五、六年级实行“武德”中的智勇教育。尤其突出强调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把遵守常规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把德育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把“武德”教育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武德教育显成效
事实证明,我校选取以“武术教育”为突破口,创办特色学校,实行武德治校,能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學风的形成,而鲜明的办学特色帮助我校走出了番禺,走向港澳。学校曾多次接待香港、深圳、省体、市体委、区体委和区教育局领导和师生,向他们展示我校特色教学的成果。不少师生的习作发表在《广东教育》、《广州教研》、《番禺日报》及《第二课堂》等报纸杂志上。这些做法有效地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为我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我校先后被评为番禺区红领巾示范学校、番禺区文明学校、少先队红旗大队、沙湾镇体育卫生艺术工作先进集体,还向广州市伟伦体校输送了几十名优秀的运动员,他们在省、市、区比赛中获多项的第一名。教师们的理论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撰写的论文有30篇在市、区获奖。
现在,校园到处洋溢着文明有礼、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良好风气。学生不仅在学校做到穿着整洁、举止文雅、仪态大方,而且把文明礼仪带回家庭,带向社会。不少家长受到孩子的感染,纷纷改变暴躁蛮横的性格,整个社区形成了文明有礼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彭玉康.军队体育史话[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2]江百龙.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