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模式和治理研究

2017-06-15 22:49薛轩
商业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治理

薛轩

[摘 要]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一项工作,也是近几年我国新兴的一项工作。它的出现不仅带动了企业内部的变革和进步,也带动了相关行业迅速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创新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推动企业产品技术创新联盟组建是十分必要的。果蔬产业内的技术创新联盟的组建模式分为企业主导型、学研驱动型、政府推动型以及行业协会引导型。果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治理策略包括地方政府推动治理模式,国家健全法律法规治理模式以及联盟内部协调治理模式。

[关键词] 果蔬产业;创新联盟;组建模式;治理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果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果蔬产业的培育、种植、生产、普及为主要研究内容,即整合一定区域内的农产品研发部门及大型生产企业的力量共同完成果蔬产品的培育种植及市场管理。有从事小浆果相关技术研究的主要高校、院所,以及从事相关工业的单元。其焦点义务是以推进我国果蔬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目标,成立相关产业上下游、知识产权等资本共享机制,搭建与政府协调的渠道及人才培养、国际互助的平台。

本文的主要内容即为果蔬联盟的创建背景及相关发展方向介绍,并对其实际创建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发展策略,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调查法。

二、文献分析及理论基础

(一)文献分析

周海燕从果蔬联盟的产业结构构成和框架关系上开展了研究,认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利益共同體。主要基于企业的产品技术创新,努力结合联盟内各个成员的优势来突破企业传统的技术,联盟化可以将利益达到最大时间的稳定,联盟化也将避免企业“藏私”征象的发生,以配合成长为基本要求,相助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合作培养技术创新人才。这样的一种模式可以大大加快企业的进步,进而推动我国整个行业的进步[1]。

陈佳分析了果蔬联盟建立的关键要素,指出我国的果蔬行业,政府应该积极推进企业和科研部门合作,最好是建立长远的互利共赢关系,但是企业在市场中经过长期的成长,已经有成熟的运营模式,却在产品的生产和保存等方面缺乏独特性和创造性,那么一旦联盟建立成功,他的盟友就会填补这个缺点,大家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负责自己最擅长的一部分,这样会取得更大的收益。其观点的核心主要在于联盟中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每一部分工作都交由最专业的机构和企业来完成[2]。

李作战在论文中指出了果蔬联盟的潜在风险以及隐患。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各个企业通过这种合约来相互帮助并彼此制约,这也大大下降了风险,提高了企业自身的抗危害能力,这种利益共享、危害共扛的机制应该受到当局的大力扶持。为此我国近几年更是多地区采取试点工作,努力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巧妙运用市场机制来从根本上达到联盟,而不只是口头上的称呼。如果将企业和高等学校甚至是科研机构联合到一起组成联盟,那么各自的优势将得到扩大,学校或者科研机构有了实践的平台,而企业又有了理论支撑和创新源头,这简直就是事半功倍的行为。所以当前在一些比较重要的领域内,我们急需组建一些企业产品技术创新联盟,来推动区域内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3]。

(二)理论基础

1.技术创新理论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们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在这种国际倡导创新、支持创新的大环境下,我国提出了不仅要制造还要创造的政策,为此更是积极召开会议来讨论和部署。周海燕在文章中提出,为贯彻落实我党的决策,各个产业开始投入精力到创新上,国内更是有大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努力提高全民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国际上其实更早就开始了创新联盟组建的工作,创新可以带动企业发展甚至是带来企业发展的革命。当前的国际环境非常乐观,国际创新发展将产品转移和集群发展联系在了一起,各个部门分工明确,最先开始的就是产品技术的创新[2]。当然,技术创新这项工作有很大的难度,越是复杂的技术、越是高级的技术创新就会更加复杂、更加艰难,想要收获绝对的利润,就要敢于承担一定的风险,为此国家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并做好风险的承担准备。新时代下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各个产业的产品核心技术成为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标志。

2.创新联盟理论

国外的创新方面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了,而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不强,如今的模式大多数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模式,多年来并没有太大的创新,对国外的资源和理念的依赖性偏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样是很缺少优势的,长期下去甚至又可能会被淘汰。建立联盟的最基本目的就是要引导行业发展,想要让行业有所突破就必须要进行创新,这就要求联盟的每一个成员坚持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在研究果蔬业产品技术的过程中,和果蔬业有关的相关行业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把陈佳的观点进行提炼后,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着眼于成立产品技术创新联盟的实践还比较短,在这个过程中难免遇到不少的问题,首先就需要我们突出体现产品发展的最主要需求和最长远需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循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自己。其次还要保证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联盟的意义在于提高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互利共赢当然是任何一个联盟都想要看到的事情。企业一定要和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技术上的突破和支持,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收益。换一个方向来看,对于科研机构来说这也是一笔很划算的交易,企业供给经济扶持,有了资金,科研的客观难度就大大降低了[3]。

3.联盟治理理论

联盟治理理论主要是基于联盟分类而开展的论述。不同的产业联盟背后驱动力量不同,根据其核心驱动力的差异,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技术驱动型联盟、人才驱动型联盟、市场驱动型联盟、政府驱动型联盟[1]。每一种联盟所贯彻的治理模式不同。但是其共性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完善技术创新平台。产品技术创新最看重的就是信息,对技术研究有用的信息必须是及时准确新颖的信息,因此就需要管理者完善技术创新平台,努力建造一个适合创新联盟发展的综合信息平台,来为果蔬产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尽快准确的发布各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将信息共享落到实处。加快建设面向果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信息平台,建设好服务体系和创新平台。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我国政府必须尽快完善全球信息平台,在创新前做好创新方向的确定工作,不侵占他人的知识产权,操纵平台上完整的知识产权检索,对本身创新的方向、要领进行信息整合和分析。只有保护了每一个人的知识产权,才有可能爆发出更大的力量,只有将后顾之忧解决掉,员工才能够没有压力的高效工作。三是积极开发试点,逐步推进。不同的试点环境和遇到的困难都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我们需要多设立几个试点,在掌握基本的运营方法之后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结合具体的试点发展情况来确定逐步推进的效率和速度,联合地域的特色打造出典型的产业技术创新同盟。

三、果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模式

(一)企业主导型联盟

纵观全国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不难发现这种类型的联盟是最常见的一种。为什么它能够这么受欢迎呢,我们必须要清楚,企业才是国家创新的一个主体,只有企业才能为联盟的技术创新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人才。创新的基础就是由企业提供的,企业的地位也由此而定。最大的联盟就是我国近几年的维生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共结合了十八个机构,如今也得到了很大的收益。

(二)学研驱动型联盟

学科驱动型联盟主要定位于科研方面,大多数都是科研机构为主导机构,主要依靠科技来带动发展。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大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共结合了十七家机构,都是由科研机构组成的,他们的重点也是在研究上,那么对于类似的产业,学研驱动型是不错的一种选择。

(三)政府推动型联盟

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政府在联盟中能够发挥的最大力量是惊人的。对于一些风险特别大的领域,一般的企业是不会冒险进入的,国家想要大力发展这些行业最好由政府主导创建联盟,供给特定的危害支持,全力创建法令法则来敦促行业的成长和策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那些收效相对迟缓的领域,政府推动型联盟将会是他们不错的选择。

(四)行业协会引导型联盟

行业协会引导型联盟比较有针对性,开始行业协会是一偏向服务的组织,最大的好处便是能很好的解决共性问题。当然这些模式只是大致的简单划分,最开始的时候我国产品技术创新联盟的分类比较单一,可是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相对比较严格的分类了,很多的联盟具有两个或多个特征,对于具体情况我们应该具体分析。

四、果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治理策略

(一)地方政府推动型治理模式

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举措,比如如果该地区原有的技术创新联盟的形式比较单一,就应该多考虑一下将形式尽可能的多元化,其中最佳的方法就是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政府在资金方面及技术方面给予重点定向的帮助,很多果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研究设备升级,同时还会得到研究人员及资金的技术支持。大多数具有战略性目标的联盟在短期经济效益上都不会投入太多的关注,他的目光都会比较长远,更大程度上会关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以至于在很多和经济相关的方面没有优势。同理,对于一些比较专注于科研方面的创新联盟,最适合以科研机构为核心,努力争取经济上的经费,有了强大的经济支持,联盟就能够尽情去实践而不会被束缚,在实践工具上也会得到高水平的器材。内蒙古寒冷地域果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内蒙古赤峰市正式建立。该联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和润农业公司等14家科研院所和企业成立。此联盟重点在于解决内蒙古寒冷地区蔬菜种植的技术问题和设施问题,研究重点是种植技术及相关种植设备的配套普及,而并不是其它涉及到果蔬新品种培育及种植技术改良的问题。

(二)国家健全法律法规治理模式

我国当前成立的产品技术创新联盟在签约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这种签约并没有具体的法令来做保障,换句话说就是一旦有问题出现很有可能会有盟友选择退出,而且承担的责任不会太大,违约金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创新联盟的成长。因此政府应该尽快针对这种现象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只有在自己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的基础上各个成员才能够安心做事,才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必须对联盟内各个组织一视同仁,才能够确保联盟的集团效益。尤其是果蔬产业,这个产业本身的风险就很大,我们应该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进而选取最适合我们发展的一种。

(三)联盟内部协调治理模式

除此之外,一个联盟体之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只有和谐的关系才能够促进彼此的进步,因此企業的领导人应该努力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加强联盟内的信息交流,还要加强员工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辽宁(丹东)蓝莓等小浆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以有关大学、科研院校以及工程技术中心为技术依托,配合开展有机蓝莓等小浆果种植、贮藏、加工过程中关键技术的攻关与开拓,在实践过程中,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要负责小浆果的成分分析及取样,吉林农业大学主要负责完善小浆果的栽植方法与加工技术改良,而辽宁新大地实业发展集团则负责小浆果的实验性栽植,各方分力合作,提升了效率。

五、丹东小浆果产业创新联盟案例分析

2011年1月18日,辽宁(丹东)蓝莓等小浆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宣告成立。该联盟聚集了蓝莓等小浆果行业的优势人才和科技资源,而且有先进的创新能力作为指导,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成功。由此可见该联盟的创建模式属于企业主导型、学科驱动型、政府推动型综合联盟,而在治理模式上,丹东小浆果产业创新联盟坚持以政府政策和研发目标为主导,以企业资金为辅助,以高校人才和设备为驱动力。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根基,成立公共创新平台,增强信息沟通,打破小浆果产业栽培、加工等环节重要技术,推进小浆果产业加速健康发展,成为产业技术联盟的主要工作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创建产品技术创新联盟的最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新模式的探索中我们应该将各个机构的优点加以结合,突破原有的行业模式。正如文中提到的两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这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成功的行业,得到了利益最大化。当然创新模式的发展将会是一个动态过程,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们只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努力寻求最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立足就需要我们组建发展联盟,相信这样的新模式将会为我国的果蔬行业带来新的突破。

[参 考 文 献]

[1]周海燕.产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研究[J].湖南大学,2011(1):16-18

[2]陈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1):31-32

[3]李作战.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J].交通企业管理.2007(7):9-11

[4]赵志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J].创新科技,2009(4):18-19

[5]张晓,盛建新.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52-54

[责任编辑:高萌]

猜你喜欢
治理
水电站机械设备隐患排查治理
实现“制度+科技+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国各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结构的因子分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治理视角下独立学院的章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