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视野下职教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2017-06-15 23:20马玲
职教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学创新

摘 要:以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决策。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本研究以智慧教育的视野去分析参赛作品,得出职教课堂的多样化的教室布局、全方位的课堂延伸、一对一的数字化学习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的创新做法值得我国智慧教育借鉴,与此同时从改善比赛机制方面提出允许往届获奖者参加信息化大赛、适当控制信息化手段可彰显程度以及细化评比要素、增加专家评点功能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更好地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智慧教育;职教课堂;教学创新;信息化教学大赛

作者简介:马玲(1961-),女,山东临沂人,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1-0090-03

在我国,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等趋势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大力推进,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劳动力和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的职业教育越发显出蓬勃的发展生机。教育部网站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1]。职业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先驱,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下称为“信息化教学大赛”)是面向职业院校的高水平教学竞赛,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

一、以职教信息化为起点,引领我国智慧教育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形态,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对我国教育的全局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示范及促进作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呈现出一定的正比例关系,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给我国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信息化教学大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在职业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大赛中崭露头角,展示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展现出在面对不断变革的教育中教师的积极态度。本研究中,将针对中职组的参赛作品从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工具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突破重难点方面的创新之处,汲取优秀的信息化教学经验,为发展我国智慧教育提供参考。

智慧教育作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的新形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主要任务,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造型人才。在智慧教育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学习过程的直观性、学习资源的可获得性,最终实现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化大赛变革传统教育,推动智慧教育发展

(一)多样化教室布局促进建构学习共同体

在教室布局方面,传统“秧苗式”统一固定的布局严重限制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虽然较为利于教师进行课堂知识的讲授,但无形中使学生在心理上顺从教师,在思想上认同教师,从而形成学生的被动学习[2]。在职业课堂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室采用半包围式、围坐式、多边形式等多样化的座位布局,能够支持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便于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进行。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

除了可以针对所学内容的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以外,多样化的座位布局往往有利于建构一个小范围的自主学习共同体,共同体中的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不同的知识点与创新点,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找到自己在共同体中的地位,在班级中也会了解自己所在小组的地位,帮助学生树立起创先争优的意识,组员之间能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互助学习氛围,还能够激发出小组智慧,使共同体成员能够在群体智慧中的激发下成长,激发起学生的潜能,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实践的实行。

(二)全方位延伸课堂扩宽学生知识视野领域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愈发重视,职校的学生人数便迅速增长,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愈发扩大,但与此同时,师资队伍并没有随着学生的扩招而扩大,单一形式的大班教学并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但一时又难以实现小班化以及个性化的教学,因此将现有的课堂向外延伸便成为职教的首要选择。课堂向课前和课后进行了延伸,学生在课内与课外拥有了更多属于自主学习的机动学习时间,利用机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中提供了优秀的教育资源,给予学生足够的个性自学空间。

课堂的延伸不仅是课前课后的延伸,甚至是校外甚至是国外。在职业教育中,教师引领学生外课堂外延伸,利用QQ、Blog等常用的社会性软件,打破课堂的时空限制,为教育教学中的交互行为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法洛四联症患儿的体位指导》这个参赛作品在显示了其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应用了社会性软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腾讯QQ的对话及视频功能,学生在进行操作演示时,请临床护理专家在线实时互动点评,实现课堂内容与岗位标准的直接对接。这样的案例很好地说明了突破时空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与知识的汲取。

(三)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

社会性软件是一种建构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应用软件,能够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3]。通过对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研究,不难发现,在职校的教育中,不少课堂已经展现了其一对一的数字化。所谓的一对一数字化,即为人手一台数字化设备,更多的是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方便学生进行数字化的学习与数字化设备的应用。一对一的数字化学習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避免了在传统课堂中学生“滥竽充数”现象的发生。

对于一对一的数字化学习,不仅能够使每位学生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还能够使教师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具体的学习情况。在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学生手持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中有相关的教学软件,学生在进行软件的操作时,教师端的设备(笔记本、平板亦或大屏幕)能够显示出每位学生的个人操作情况,也能够得知每个知识点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四)多元化评价主体利于师生之间沟通交流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还可以是学生的家长。在多元主体的评价过程中,被评价者也可以是评价者,这种评价的方式改变了教师评价定全局的现象。由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普遍运用,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方式在职业教育中也被普遍运用。在职教课堂中,有教师采用Moodle平台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对自己、同伴、所在小组、以及学习任务进行评价,即时、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同时兼具了学习者和评价者两种角色,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突破了以往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是否优异的局面,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的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来综合判断学生的个性,制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案,同时能够使学生主宰自己的“命运”,也有利于教师、学生与家长三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三、完善竞赛机制,让职教更好带动智慧教育发展的设计

(一)允许往届获奖者参加信息化大赛

一般而言,往年的获奖者具备较强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水平,能够合理熟练地使用数字化设备。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化教育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往年获奖的教师都将面临着不同的教学环境,感受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化,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水平。当教师背负着历届获奖者的包袱,教师会有更多激情去促进自己前进。

对于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参赛者,强大的比赛对手将是很好的成长动力。教师可以在平台中观看优秀的教学案例,汲取、借鉴以往的优秀做法,提升自身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师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师在感受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教师会提升自己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加快智慧教育实现的步伐。

(二)适当控制信息化手段可彰显程度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教育信息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4],数字化在教育教学的应用越发广泛。但是作为灌输知识、培养创新创造者人才的教师而言,需要合理利用数字化手段来辅助自己的教学,而不能让数字化设备“喧宾夺主”。因此可以适当控制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度,着重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使数字化设备真正用来辅助教师教学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与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学改革息息相关,只有教师具备了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带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在教育的改革之路中,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细化比赛评比要素,增加专家评点功能

在信息化大赛的评分指标中,较之2012及2013年而言,评分指标有了显著的优化和细致,更为细化的评比要素可以使比赛更为直观,教师也可以根据评分细则进行对应,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所欠缺的部分,会给教师更多的思考和提升。与此同时也能够使比赛更为透明、公正,打消教师对于“暗箱操作”的疑虑,全身心备战。

在进行的参赛作品网络评选中,由参赛者将参赛视频以及课程设计上传到平台中,请国内知名信息化专家根据评分细则进行评分,最终遴选出一、二、三等奖,建议在参赛者上传资料后给予及时的反馈,并且在完成评选时对参赛作品做出细致的评价,让参赛者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完善,在促进教师能力全方位发展的同时,使教师能够合理使用信息化设备和数字化手段来进行教学活动,推动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

(四)邀请专家评委对教师进行定时培训

信息技术培训能够帮助教师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技能[5]。教学技能是教师教学的职业技能,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关键因素[6]。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施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教育活动的原动力。在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教学实践的进行中,教师领导和推动着整个教育过程的发展和教育目的的实现。只有教师掌握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技术和能力,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促进教育的变革,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教育之路。

职业院校作为融合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鼓励与支持,职业教育教育的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信息化大赛作为反映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智慧教育是我国教育学领域现今关注的热点,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新形态。依托信息化大赛,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展示出来,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先驅者,职教课堂中的优秀做法可以给予智慧教育以借鉴,推动我国智慧教育理论及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征求意见稿[D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9/09/content_2927835.htm.

[2]苏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3(7):10-14.

[3]程胜,许欢欢.社会性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0(5):30-32.

[4]杨现民,等.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技术,2014(1):12-19.

[5]张志增,房启娇.县级职教中心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职教论坛,2014(27):14-22.

[6]陈红云.职教师范生教学技能信息化实训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3(35):52-54.

责任编辑 秦红梅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教学创新
区域智慧教育持续推进的机制创新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