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毅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眼内压升高是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全世界范围内,40岁以上人群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约为2%,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约为0.7%。据估计,全球目前约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4500万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2020万人,因青光眼致盲的人数约为840万。值得注意的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种族倾向性,因纽特人、华人及其他亚洲人种是该病的好发人群。
青光眼是“头号”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青光眼的本质是视神经萎缩,神经病变一般不可逆,故青光眼导致的视力损伤也是不可逆的。尽管白内障是世界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但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恢复视力,青光眼则不同,视神经一旦受损,病变是不可逆的。因此,青光眼患者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大限度地保留视功能。
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传统的观点认为,青光眼是一种老年病,患者一般为中老年人。然而,近些年临床上出現了很多年轻的青光眼患者。青光眼发病年轻化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
不容忽视的是,近视人群中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近视患者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近视度数快速加深等现象,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青光眼可能。
症状有时“不可靠”,定期体检很重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青光眼一定会引起眼睛胀痛、头痛、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实际上,上述症状仅出现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期,只是一小部分青光眼患者的表现。大部分青光眼患者并没有明确的、特征性的症状。
人的视力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平时看书或看电视时用到的视力,医学上称之为“中心视力”,可以用视力表来衡量;另一部分被称为“周边视力”,就是眼睛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即人们常说的“余光”,需要用视野检查来衡量。青光眼与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不同,后两者通常以中心视力下降作为首发症状,比较容易被患者察觉,而青光眼的视力损伤是从周边视力开始的,即首先损伤的是视野,直到病变晚期时,才会影响中心视力,因此早期很容易被忽视。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人是双眼同时看东西,单眼视野损伤往往会被另一只眼的视野所补偿。因此,早中期青光眼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患者在体检时或去医院检查眼部其他问题时被偶尔发现。在病变晚期,中心视力受损后,患者会主动就诊,但此时的视功能损伤已非常严重。因此,青光眼通常被称为“视力的小偷”。
为早期发现青光眼,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眼科体检,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者。以往青光眼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眼压测量和视野检查。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当视神经损伤超过40%时,才会出现视野检查异常,故单纯以视野缺损作为诊断标准,很难发现真正的早期青光眼。近几年,多种更为先进的诊断设备应用于临床,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等,使医生能够发现很多视野损伤前的早期青光眼患者。
治疗“新武器”不少
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不同类型青光眼的治疗策略各不相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可以先采用药物治疗(一般是点眼药水),如果控制不良,可以进一步考虑激光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眼部结构异常导致,首先考虑激光或手术治疗,不宜长期采用药物治疗。
过去,青光眼的治疗药物种类单一,手术方式也仅有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更没有激光治疗。近年来,随着多种药物(尤其是前列素衍生物等)在临床广泛应用,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比例已大大降低;非眼压依赖的视神经保护药物也逐渐受到临床关注,且不少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微脉冲激光、激光睫状体光凝等技术,也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使很多患者免于手术治疗。而在手术治疗方面,微小切口青光眼手术(MIGS)、房水引流装置、非滤过泡依赖的新术式的出现,都使青光眼手术向着更小损伤、更少并发症、更好降压疗效的方向发展。
必须明确的是,药物、激光和手术只是青光眼的治疗手段,通过降低眼压来达到控制青光眼病情进展的目的。治疗后眼压能否降低到安全眼压范围、视神经病变是否不再进展等问题,需要患者定期去门诊随访才能知道。因此,青光眼患者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视野、OCT等检查,确保患者长期保有良好的视力。
特别提醒:很多人认为,青光眼就是“高眼压”,“高眼压”就是青光眼,其实不然。临床上,部分患者虽然经多次测量,眼压始终在正常范围内,但仍然出现了典型的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症状,这类患者被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还有一类患者,尽管眼压总是超过正常值,但视神经及视野始终保持正常,我们称这些人为“高眼压症”。因此,不能简单地将“青光眼”与“高眼压”划等号,而应该注意是否存在特征性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
大众医学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