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创产品“自明性”问题的设计研究

2017-06-15 15:05:18陈奕静范一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41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明性金箍棒产品设计

陈奕静 范一鹏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241000)

我国文创产品“自明性”问题的设计研究

陈奕静 范一鹏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241000)

将哲学概念中的“自明性”引入到文创产品设计中,通过对我国文创产品的市场现状分析,得出“自明性”特征的必要性,从而总结归纳文创产品“自明性”表达的基础、载体及内容,并将这些理论内容应用到最后的设计实践当中。

自明性;产品设计;文创产品;文化符号

“自明性”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指某些命题具备无需证明的常理性,把“自明性”的概念切换到产品语义设计当中,意味着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让产品自己“会说话”,使消费者明确该产品的具体功能及精神意义。

一、文创产品与“自明性”

文创产品作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载体,并非阳春白雪一般的存在,它们需要拉近与普通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以便完成其弘扬文化的使命。我国目前的文创产品市场呈现出逐渐饱和化趋势,但受到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并不占多数。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文创产品市场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量产品粗制滥造的现象,文化元素被强行嫁接到一些不适合的产品当中,文化内容的表达浮于表面装饰,很难引发消费者的文化共鸣;另一方面,部分高端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表达过于晦涩,“自明性”尚不明确,不利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对其“自明性”进行有效表达,使消费者一眼辨明文创产品的功能意义及其背后的精神意义,正是我国文创产品市场所需要的,也是符合当代消费者认知需求的。

二、我国文创产品 “自明性”表达的研究

文创产品是基于文化创意相关内容衍生出的产品类型,选择何种文化符号进行创意应用是其设计的基础,想要构建起文创产品的“自明性”,文化符号的选择至关重要。此外,选择何种类型的产品作为“自明性”表达的对象,“自明性”在文创产品中的表达内容具体有哪些,也是值得设计者深思的问题。

1.文创产品“自明性”表达的基础

在我国海量的文化符号中,部分符号并不适合转化为可供视觉表现的产品内容,而在可供转化的文化符号中,又有一部分演变为只具备装饰性能的图案纹样,较难从精神层面让消费者产生文化共鸣。在构建文创产品“自明性”的过程中,文化符号的选择应当具备以下三方面特点:

(1)文化符号的选择应具备直观性

文化符号作为对当时社会观念及自然风貌的反映,在时间的打磨下其意义不断叠加丰富,成为语义深刻的文化象征,这其中有一部分意象根深蒂固地成为文化的代表,如皖南的马头墙,黄山的迎客松,这些意象一旦出现,观者脑海中自然能够闪现出对于相应文化的各种印象,诸如此类极具认知度的特征符号在相关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十分可观;而另一部分文化符号受到自身形式的局限性,如一些文字类文化符号,在设计应用过程中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编码解码过程,最终才能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符合消费者认知的直观性文化符号在应用过程中更加便捷,能够有效地节约设计时间。

(2)文化符号的选择应具备特色性

遍观我国文创产品市场,尤其是旅游纪念品市场,充斥着小商品市场的商业气息,佛珠手串、脸谱面具、桃胡微雕,几乎成为各景区普遍存在的文创产品。我国的“文化强国”思想已提出多年,但文创产品设计尚处在较不成熟的跟风阶段,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创作来源单一。大量相同或相似文化符号的使用,迫使文创产品的“自明性”表达大打折扣,消费者很难从这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创产品本身解读出其背后准确的精神意义。因而在文化符号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剔除可能重复的文化元素,突出地域性特征,加强产品所携带文化基因的特色性,从而有效避免消费者的审美疲劳,做出具有识别性的设计精品。

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国传统文化符号,虽然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都具备丰富的语义特征,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会造成个别时期的文化断层,这类现象使得部分文化符号成为了“断层文化符号”。一方面,这些断层可以通过修补的手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其中的部分文明仍有延续传播的可能;另一方面,这些文化符号虽然受到文化产业相关工作者的呵护与青睐,但被普通受众吸收理解的可能性极小。从“自明性”的角度出发,这些“断层文化符号”存在表达上的代沟,加大了文创产品的创作难度,应当尽少使用。同样,即使是非断层性质的文化符号,在应用过程中,也应加入相应的时代特性,为文创产品市场带来朝气。如图1所示的宫廷人物办公室用品设计,在古代宫廷人物形象中加入萌版动漫形象元素,迎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口味,更受市场青睐。

图1 融入时代精神的萌版宫廷人物办公用品

图2 宫廷系列手机壳

2.文创产品“自明性”表达的载体

通过调研我国市场上已有的文创产品,不难发现,日用品和装饰品各占半壁江山,但日用品设计品质的良莠不齐和装饰品设计成本的普遍偏高,都为消费者的选择带来了困难。到底何种产品类型能够成为文创产品“自明性”表达的良好载体,是值得文创产品设计者思考的问题。首先,成本过高的装饰品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昂贵的价格使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这使装饰品中所携带的象征意义难以得到广泛传播,文化内容本身被束之高阁,但降低成本的方式又容易造成其美观度的大打折扣;其次,选择日用品作为设计载体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文化性,而忽略消费者的使用感受,做出一些“无功能”的产品,这不符合消费者的“利得”心理,即追求购买物品的利益最大化。

综合以上分析,具备一定功能性的日用品,是方便进行“自明性“表达的文创产品类型,如图2所示的宫廷系列手机壳,借助手机壳这种实用性较高的产品类型,既为文化符号提供了足够的平面展示空间,又保留了产品的功能价值。但在设计过程中,仍然要注意摆脱日用品观感上的廉价感,在不妨碍功能表达的基础上传播和弘扬文化内涵。

3.文创产品“自明性”表达的内容

由“自明性”的概念可得知,文创产品的“自明性”表达是否成功,评判标准在于消费者是否能够一眼辨明其具体功能及背后的文化意义。

从文创产品“功能自明”的角度出发,与消费者之间形成和谐自然的使用关系,是其表达的重点。结合产品设计系统论观点,设计者首先需要摘取分析产品的主要功能、附加功能与多余功能,去除不必要的多功能化,将文创产品的主要功能作为设计实施的重点5。此外,设计者应充分调研消费者对该类文创产品使用期许,通过对产品外部形态曲直表现的把控,或者形态细节上的呼应性设计,来完成对消费者的使用引导,带来愉悦的使用体验。

从文创产品“精神自明”的角度分析,除了对文化符号的选择应当具备直观性、特色性、时代性之外,如何将文创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塑造得合理恰当,也是文创产品“自明性”表达中相对重要的内容。给予产品一个故事性的情境,能使文创产品的外在形象和消费者的内在情感合拍一致6。例如对一些民俗故事的产品化表达,创立相应语境之后,通过产品设计语义学中各类比喻的表现手法,将使用者带入到生动的画面当中,更利于激发其情感上的共鸣。

三、文创产品“自明性”问题的设计实践

利用前文对文创产品“自明性”表达的研究,以西游文化为主题,当代青年消费者为用户群体,进行文创产品“自明性”问题的设计实践。

首先结合前文的理论基础,调研适合构建西游文创产品的文化符号。总结西游文化中的直观性文化符号有紧箍形象、如意金箍棒形象、袈裟形象、蟠桃形象等,结合符号选择特色性的要求,剔除可能与其他文化有所重叠的袈裟形象、蟠桃形象。在载体的选择上,结合目标受众是年轻人这一要求,将能性日用品的范畴进一步缩小,同时为了与市场上多数文创产品的类型区分开(如笔筒、面具、手串等),选择小型电子产品为设计对象。最后将文化符号与产品类型做组合对应,如“紧箍——U盘”“金箍棒——U盘”“紧箍——移动充电宝”“金箍棒——移动充电宝”“紧箍——耳机”“金箍棒——耳机”……,通过形态的相关联程度,最终选择“金箍棒——耳机”为设计内容。对金箍棒的形态及色彩特点进行提取,设计出的最终方案效果图如下:

图3 金箍棒蓝牙耳机效果图

图4 金箍棒蓝牙耳机主视图

图5 金箍棒蓝牙耳机左视图

最终方案提取如意金箍棒的纤长形态及色彩比例特点,并结合蓝耳耳机的使用情境及消费者佩戴蓝牙耳机的方式,对整体形态做了适当的弯曲处理,最后在细节上加以文字和传统图案作为点缀性的装饰。产品的功能意义表达清晰,精神意义一目了然,体现出“自明性”表达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确具备一定的价值。

四、总结

通过“自明性”表达的方式设计文创产品,节约了设计者的设计时间与设计难度,同时,“自明性”特征突出的文创产品在精神意义及功能意义上都能实现与消费者之间的共通。但如何通过定量的手段评估文创产品“自明性”表达的成功与否,如何使文创产品的审美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仍是值得思考的难题。

[1]高力群.产品语义设计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30.

[2]郝凝辉.文创产品设计理论研究和时间探讨[J].工业设计,2016(09).

[3]张建.基于典故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5.

[4]郭鹏.文化产品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5).

[5]杨向东.产品系统设计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6]赵淑华.博物馆文创产品叙事性设计方法[J].美术大观,2016(05).

陈奕静(1991.12-)女,江苏常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范一鹏(1991.07-)男,安徽宣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明性金箍棒产品设计
关于论文中的图
关于论文中的表
智能产品设计
包装工程(2022年12期)2022-07-04 03:05:42
大老粗也能耍得起“金箍棒”
华人时刊(2022年1期)2022-04-26 13:39:48
儒释道
宝藏(2021年5期)2021-06-14 13:50:06
《冷·暖》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52:10
《教堂之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51:36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4:31
金箍棒
幼儿画刊(2016年2期)2016-03-18 08:42:35
看得重 便拿不起
意林(2014年21期)2014-05-14 16: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