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理解,立体式解读

2017-06-14 09:38陈经强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9期
关键词:清平乐村居首词

陈经强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奇葩的一部分,在倡导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肩负引领学生比较深入地学习古诗词的重任。就要求老师教授古诗词时,要采用创新的途径和手段来深化古诗词的内在涵养,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可以在古诗词中寻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得到强化,感受到诗词的内涵。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清平乐·村居》为例,浅显论述小学语文古诗词的一些教学技巧。

【关键词】小学 古诗词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38-02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一定要重视对古诗词的学习,因为其不但蕴含了丰富的内在涵养,能够体现出中华文化,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对诗词的掌握,收集写作素材。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摆正对古诗词的教授态度,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研究和理解,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下笔者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为案例,粗略谈一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一些技巧。

一、多渠道识作者,亦真亦假走进作者内心

多渠道全面认识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是准确理解古诗词的重要前提。只有全面认识了解的生平事迹,即作者的人生经历,才能亦真亦假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加准确透彻地理解古诗词。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之一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全面认识了解作者。在上课开始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可以通过提问和汇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课下对作者所做的了解,采用设置开场白的方式来引出主题。老师让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作者资料说说学生眼中的辛弃疾。通过这样提问的方式,学生就会积极的找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然后进行争先恐后的发言,谈谈自己对辛弃疾的认识,这时就会有人说“他的祖籍是山东济南的,与李清照共同被称为“济南二安”;辛弃疾是南宋的一位诗人,因国家被侵占所以四处奔走呼吁南宋北上抗击入侵者”。这时老师再继续追问,让学生们进行补充说到:辛弃疾的诗词有很多,大约有600多首,而且诗词的主题大多以爱国为主,诗词豪迈奔放。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应赞扬,科学地引导学生对词人和背景的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来学习辛弃疾当中的一首词,感受下作者当时情感和心情。让学生明白这首词虽然表面上看似写的是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实则是作者一心想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流露。

教师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详细地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为更好地学习理解这首词作奠定了基础。

二、多角度知背景,如梦如幻步入作者时代

当然,如果学生光了解作者的生平,而不知道词人写作的背景,还是不能聆听到词人的“词”外之音的。所以在教学生学古诗词前,不但要让学生对作者的祖籍、字号、平生的事迹进行详细的了解,还要充分了解其在作词时的大背景,只有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后,才可以与作者“感同身受”。在讲课前,老师要先让学生说一说对辛弃疾在创作这首词时的背景,然后在学生谈完自己的看法后。老师要注重总结,并对学生提出鼓励和表扬,这样既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的预习情况,也会让学生加深对作者的印象,促进其对诗词的理解,做到聆听词人的“词”外之音。

例如:老师可以提问是否学生知道《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作的背景,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然后这时就会有学生回答说:爱国抗金是大词人辛弃疾倾其一生信奉的政治主张。正因为他的这种政治主张,他受到了南宋朝廷中当权投降派的排斥与打压。在投降派的恶意打压下,辛弃疾长期受到朝廷的冷落,不被重用,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抗金救国理想的破灭,使得他在隐居期间更加地关注闲适的田园生活。这首词就是创作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所以这首词是一首田园词。在学生回答之后,老师要做出适当性的总结,对辛弃疾这首词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既给学生与补充,又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了辛弃疾,这样既方便了讲课,又给学生的理解奠定了基础。通过引导让学生更加全面具体的对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可以很好地为学生更加精确深入地理解古诗词奠定基础。

三、深层次解题意,倾心倾力揣度作者意图

文章的题目浓缩了文章的主旨大意。古诗词亦如此!从古诗词的题目就会对诗词的主旨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学习语文中古诗词这一部分内容时,老师要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题目所阐述的意思。通过深入解读题意,可以让学生细心地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之下就会主动的深化自己的思维,从而感受词人的意图和情感。

例如:在进行《清平乐·村居》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先通过让学生通读整首词,然后在度题目进行反复的朗读,在读完后让学生谈一谈对题目的理解,通过阅读题目可以想到些什么?此时就会有学生说:这首词是由清平乐和村居两部分组成的。接着老师要在继续发问学生本文和普通的诗词区别之处。这时学生又会说村居才是真正的题目,而清平乐只是词牌名。接着老师要在继续追问,什么是词牌名?此时学生已经不能够理解了,需要老师在深入的进行回答。通过这样逐渐深入方式的引导,学生就会对整首词有了相应的了解,既了解了此人的情况、作词时的背景,又了解了词的各个部分,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层的体会词的内涵,而不是专注于词的表面。

四、聚精神读诗文,若隐若现想象古诗意境

在语文课程学习时,我们一定要重视“读”,古诗词也是一样,但“读”就要“活读”切勿“死读”,我们读得内容多了,自然就会对文中的意思有所了解并掌握。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使学生来了解词中所要表达的意境。在学习《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作的时候,教师就是让学生通过全神贯注地反复诵读来品悟想象这首词的所要表达的内在意境。

首先教师先让学生大声地自由诵读完这首词之后,然后让学生结合朗诵的内容进行汇报交流说出本首词的内容。如根据“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短短兩句诗,感受到美丽迷人的田园景色尽收眼底。在一条流水潺潺、清可照人的小溪边上芳草萋萋。在这青青的草地旁边有一间屋檐低矮的小茅屋。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的理解和想象进行肯定,鼓励学生再依据前面的同学汇报方式再来说说感悟。如从“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中了解到一对恩爱有加的老夫妇在醉意朦胧时一起相互逗乐的情形……

在学生充分表达诵读本首词的感悟后,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在风景秀丽的吴地农村,一家五口,老两口在闲适地饮酒作乐,三个儿子在慢条斯理地做着农活。一幅安居乐业的农村景象跃然纸上。

在教師的点拨下,学生通过聚精会神地朗读古诗词,就会若隐若现地想象出词人在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绝妙意境。

五、凝心神悟诗情,至真至切感悟古诗情感

在学习古诗词时,注重对诗词中情感的体会和领悟,既是核心知识点,也是难点。所以,老师要采用创新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可以平心静气的来阅读诗词,全身心的融入到诗词当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老师不能够一味的让学生多读,还要与词人的生活状态、创作背景和事迹相结合,从而让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诗词,把握好诗词的中心内容和表达情感。

教师在前面课堂上让学习从本首词内容的初步理解后,要根据小学生对词文学知识的所认识有限而浮于表面的认知特点,要告诉学生本首词是词人用白描的写作手法描绘了迷人的乡村田园风光。从词的外表和内在都体现出了作者浓烈的田园闲适之情,既有赞美又有赞叹。引导学生今后再学习古诗词时,一定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与词作的创作背景来理解感悟古诗词内在更深层的思想感情。接着,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教师刚才的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堂预习所获得的词人作词时的背景资料,说出因为抗金复国是作者毕生的追求,在作者创作这首词作的时候,并不是宋朝所有的百姓都过着这样闲适安逸的田园生活。在抗金的前线,周边还有好多的老百姓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的故事背景来。让学生感悟说出作者在创作这首词作的时候应该心里会在想:如果宋朝所有老百姓都能过上这种闲适安逸的田园生活该多好啊!

在学生能够有所悟地说出上述词人作词的时代背景和心境之后,教师要再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充分肯定,做到师生情感的共鸣: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美丽的乡村景色,闲适的田园生活。作者其实通过这首词作最想流露的是他浓浓的爱国情感,反衬表露出词人深深的忧国忧民思想。

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凝神静心至真至切地体会到了这首词作的思想情感。

当然,学习古诗词的技巧绝不仅仅局限于这些,还包括抓住关键词明确意象象征意义等,如松、梅象征高尚的节操,牡丹象征富贵等。总之,在教学小学生语文古诗词时,一定要重视学生内在情感的培养,让学生正确理解和剖析词人的内在思想,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将感情溶于文本,通过识作者、知背景、解诗题、读诗文以及悟诗情等技巧来全方位深入浅出地理解古诗词,立体式准确透彻地解读古诗词。总而言之,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全方位入手理解,立体式解读感悟,才能理解感悟到诗中更深层次之意。

参考文献:

[1]刘少鹏.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技巧谈.教育科学.2016年12期

[2]杜玉甫.漫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技巧.软件.2016年06期

[3]孙静.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技巧与方法.神州旬刊.2016年05期

[4]龚联明.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技巧.都市家教月刊.2015年12期

猜你喜欢
清平乐村居首词
村居
清平乐·初冬夜半惊雷
清平乐·归老
神回复
清平乐(1)
村居
村居
宋高宗的眼力
许瀚文??《村居》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