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

2017-06-14 09:36狄烨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狄烨

( 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江苏常州 213303)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对其进行合适的数学思维锻炼,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适应数学思维,以便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重点探究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及如何培养并让学生适应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探究

由教育教学理论可以了解到,数学思维活动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实在性质,而且人的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独创性、敏捷性以及灵活性等方面,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们适时的创造出良好的思维环境,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和自由思考的空间,将发现问题的机会与权利真正的交给学生,不能一昧的随心的说出问题所在,我们所做的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去创造、去探索、去发现。另一种说法是思维有着非常广泛的内容,但是数学思维培养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任务,由此可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

一、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学生的数学能力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家庭因素和先天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具备着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甚至还可以举一反三,这种学生的数学思维十分敏捷,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甚至可以说并不满足于现状所掌握的知识,想要通过自己提前的预习了解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学到的知识得以升华,通过自己提前预习了解新的知识,并不是被动的学,可以让自己更明白学习之中乐趣,同时也自然而然的,无意识之中的明白数学思维的重要性。[2]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体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学思维能力与技能、知识密切结合。教学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老师讲学生听模式,而是要让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全面培养的一个过程。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采用各种不同的思维将为题解决的过程,培养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教给学生们一个死记硬背的公式,处理问题的方法要灵活,并不是只是唯一的一个公式可以解决的,不要让学生们养成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这样会让学生们失去判断能力 ,与其说失去还不如说根本就没有判断能力,因为只记得死记硬背的公式而不会灵活的运用,如果错了那么会错在哪?公式没错,发生错误了都让学生无处去找错误的关键。所以说判断力也体现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判断周边事物的真假对错是学习的根本,要敢于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根据自身的判断力、理解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将自己的想法提出,哪怕是自己的想法、看法理解力错误也要大胆提出,因为这样可以解决你的疑惑,肯定下自己心中唯一的想法,放弃了错误的想法,同时也让自己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的悉心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去引导学生锻炼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用数学思维去影响思考方式,从而让他们渐渐形成一种习惯,最终让他们转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附带的对这门课程也会感兴趣,所以和学生相处应当热情和谐,不要上课时候总是一脸严肃,更不能把自己的私事情绪带入课堂上,因为一次的情绪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爱好,态度不能过于严苟,对班上的学生的一些小错误应当尽量原谅理解,不要轻易地在班上批评教育学生,不懂得尊重学生那学生怎么可能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呢?其次小学数学教育中一定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学习课堂上活跃起来,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所以上课的方式一定要生动活跃,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手段设置一些有利于课堂氛围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当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收获了学习成果时,就会让他们感到开心和喜悦,这样就会对小学数学产生好感,能够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重视思维品质教学。所有的教学都应该注重在教学质量上,空有一套一套的方法却无法提升教学质量那就是老师运用方法的时机,轻重有关。所谓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而老师只是作為引导者和朋友的身份,在传授学生知识和引导学生思考时,要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可以自己思考问题,完善自己的想法,这进一步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过于单一和过去式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想起父辈千叮万嘱的死记硬背式读书,不仅学习成绩无法突破,还会让学生以后思维机械化 ,不能够灵活的运用自己的头脑和想法形成思维固定势,这样不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在学习数学公式、定义的时候,大部分的老师都是让学生套公式解题,这种方法在一定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这就阻止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长期这样下去学生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练就好了记忆能力,并没有真正形成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试试自己的方式可不可行,哪怕不行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他们的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果的,它是一个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准确、教学重点突出,不能想着一朝一夕就会有效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耐心教导学生,在教导学生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不足,然后尽力去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小学起我们就要注重这种数学思维培养方法的渗透,越早渗透对学生越有好处,当然,前提是已经到了可以接受的年龄,坚持努力下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海肖.浅议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农村科技. 2017(01)

[2]巩应勤.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甘肃教育. 2016(24)

[3]刘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 2017(02)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