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简双语博雅课程的评估

2017-06-14 13:38孙敏唯李婕杨皓然张慧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博雅思辨能力人文素养

孙敏唯+++李婕+++杨皓然+++张慧文+++赵宏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教育的空白即审辩性思维培养,我们研发了易简双语博雅课程,以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兼顾中英双语技能的发展。并通过教学实践反思,构建自身的思辨能力测试体系。

【关键词】博雅 双语 人文素养 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012-02

一、引言

1.中国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取得了世所公认的巨大成就和空前发展,但是目前却有一个短腿:即审辨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培养,在现有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基本上是个空白。这个短腿,既有中国文化自古“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传统为根基,又有现行的教育考核体系和升学制度为“保障”,可谓根深蒂固。

横观当今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我们发现:

①国内学校教育日趋完善,然而存在教学思想和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功利化等问题,并不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长期培养。

②教育培训市场发展迅速,新东方、学大教育、学而思教育、环球雅思等培训机构不断涌现。这类培训机构往往追求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以提供标准化的语言技能培训课程为主流业务。不少课程为“应试型”课程,例如针对托福、雅思的培训,有较强的功利性。總体而言,目前教育培训市场的主流仍然处于同质竞争的阶段,而教育需求却是多元的、差异的。

③国际学校和国际课程在对学生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颇有建树,但是从西方引进的课程在文化和价值观上也是全面西化的。完全在西方课程体系下培养的孩子,容易走入另一种模式的“单一价值体系”,这也是近来教育部整顿境内国际学校教育的根本原因。

2.博雅教学理念

面对功利主义、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这一局面,有论者指出解救之道在于: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或者人文素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或humanities education)。

博雅教育,已被称为“自由教育”,这一教育思想来源于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教育功能有文雅与实用两个方面,主张对于具有高尚灵魂的人和自由民,只追求效用和功利是不相宜的。对于现代博雅教育,乔纳森·贝克认为其是“为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训练批判性思维、有效交际以及公民义务的能力而建立的高等教育体制”。近些年来,国内外知名高校对于博雅教育的研究也有不少。

康奈尔大学是世界公认的一流研究性大学,实用主义与学术研究并重是其教学理念的两大特色。它规定本科生前两年先进行博雅学科(liberal arts)课程的学习,以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方向,再进入专业领域的深度学习,使学生最终在各个领域获得合理的知识与能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正如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对博雅教育的总结:“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的多一些。”

清华大学外文系自创办以来就重视博雅教育,并结合学生情况不断完善与发展,制定相应课程设置体系,四年开设25门课程,共132个学分,第一年课程体现中西并举、文理兼修的特色,第二年才开始专业课学习,主要为英美文学,目的即培养语言文化功底扎实、批判性思维强的外语人才。

二、易简双语博雅课程

合博雅教育的先进理念,我们研发了易简双语博雅课程。

何为“易简”?其源于《易经》,易、简分别是乾、坤最根本的特性, 易主要体现于时间维度, 指乾的健而动和变化不居的势用, 简主要表现于空间维度, 指坤的顺而静和贞固赋形的势用。把握易、简便可从根本上得天下之理。

博雅和双语的完美融合体现在:课程主题包罗万象,涉及哲学、逻辑学、历史、社会、美术、音乐、文学、数学、自然科学等;每讲含同一主题的中英文本各一篇,涉及文言文、诗歌、散文等不同形式的文体,文本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配套开放性思考题供课堂讨论用,引入思维导图以视觉化呈现逻辑结构;课后作业内容丰富,既包含传统的选择、填空等客观题,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又包含汉英翻译、自由创作、朗读诗歌等主观题,以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

授课采用小班化教学,面向高端培训市场。授课阶段,“教师”带领学生疏通理解文本,结合具体任务、互动环节展开讨论,分析双语文本的逻辑关系,对比中西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的差异。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保证每个学生能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学的内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彰显个性、表达意见,并提供个性化的作业批改和读写指导。

三、评价体系

1.现有测评体系的不足

第一,测评形式单一。当今对学习成果的测评大体以考查和考试两种形式为主。考查主要由学生就某一主题撰写一篇论文或文章完成对一门课的考评;考试的内容虽稍许丰富,不过近几十年来题型缺乏创新,考卷构架不尽相似。第二,测评内容缺乏深度。考试题型单一,充斥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学生学习备考时更注重对理论与结果(facts)的记忆,忽略对知识本身的探索和理解。此外,现有教育体系也缺乏对情感的培养和考查。例如英语教学中,考试内容侧重语言技能,主要考查语法、词汇与阅读等,缺少与英语语言文化的结合,也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的交际作用。学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哑英语”,“书呆子英语”等现象泛滥。第三,测评标准不科学。试卷配有固化的标准答案,严格的对错禁锢了学生独特和自由的思维,其反映应试者能力的科学性也值得怀疑。如中学语文试卷常出现的阅读问题:“该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某段在文章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等。本该让学生发挥审辩思维、抒发个人见解的主观题目被客观化,闹出部分文章题目违背作者本意的笑话。

2.审辨思维能力理论模型的归纳

审辨思维能力是抽象概念,由诸多部分组成,有多重衡量标准。已知思辨能力的构建模型如下:

①双维结构模型:1987年开始,在哲学家Peter Facione领导下,历时两年构建而成。在此模型中,思辨能力包括情感特質和认知能力两个维度。其中认知能力包括阐释,分析,评价等;而情感特质包括好奇,自信,开朗等能力。

②三元结构模型:2006年,Paul和Elder提出三元结构模型。三元结构模型包括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三大维度。其中,标准包括清晰性、精确性、重要性、相关性等硬性标准;元素包括目的、假设、问题、视角等方面;智力特征包括谦恭、自信、正直等要素。相比较而言,双微结构模型和三元结构模型都看中情感特质。

③层级理论模型:文秋芳老师于2008年提出层级模型的概念。该理论建议将思辨能力分为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两个层次。层次模型将三元结构模型简化为五条标准,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3.易简双语博雅课程评价体系的要素

利用科学方式对学生审辩思维测评,是完善易简博雅双语课程的关键。通过反思普遍测评模式的不足,参考国际权威的思辨思维能力理论模型,我们对构建自身的思辨能力测试体系提出以下几点要素。

第一,明确测评目的,突破“Assessment of learning”的局限。博雅教育不同于僵化的“应试教育”。赋予测评更多的意义与价值,让其从学生的“生死门”变成推动教育进步的着力点,即“Assessment for learning”。测评非简单的周期总结性考试,而应持续性、经常性进行,从而调整课程节奏、完善教学方案。

第二,丰富测评形式。如辩论、演讲、小论文写作等,不仅能够达到科学测评的目的,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真正享受思辨的过程,摆脱常规考试的紧张氛围。例如,在“世界是随机的还是确定的”一课中,针对“你更想存在于确定性的世界还是非确定的世界”的问题,自由讨论组织辩论,要求正反双方阐观点,并予以论证。除教师评判外,加上自评和互评的模式,拓宽学生思路,加深主题理解。在诗歌一课中,引领学生体悟英文诗歌的格律美,根据提供的文章,让学生创作诗歌处女作。

第三,注重评测题目的思想深度。传统的试卷考试模式侧重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思维创新的空间有限。Critical thinking 是个人潜在能力,我们考察的不是学生对于标准答案的贴近度,而是他们的思维习惯。这并不意味着思辨能力测试就是随心所欲、毫无规矩的胡乱评判。学生思维逻辑是否顺畅、严谨,思想延伸是否切题,思维表达是否简洁清晰、主题明确,论证观点是否鲜明、新颖……诸如此类的思辨指标,都可作为我们评判的参考。例如,要求学生通过了解爱因斯坦出生背景、成长经历、主要研究方向等信息,思考其坚决反对非决定论的世界观的原因。提出这一在学术界颇富争议的问题,并非为了得出统一的正确答案,而旨在考察学生整合信息、逻辑推理的能力。测试题目应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借此考察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情感倾向。

四、结语

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非被体制束缚的应试工具。正如“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易简双语博雅课程为之作了最好的解答。

参考文献:

[1] Jonathan Becker,岳玉庆,嬴莉华.博雅教育的内容[J]. 开放的时代,2005(3):24-34

[2]蓝秋香. 美国康奈尔大学本科博雅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与特点[J]. 重庆高教研究,2013(2):104-108

[3]孙有中,刘建达,韩宝成,査明建,张文霞,彭青龙,李莉文,孙旻.创新英语专业测评体系,引领学生思辨能力发展——“英语测评与思辨能力培养”笔谈. 中国外语,2013(1):4-9

猜你喜欢
博雅思辨能力人文素养
赴博雅之约 促学校发展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