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洪
摘 要:思维能力训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相应的思维活动组织能力,教师应树立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主阵地的教学观念,科学、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改变以往简单的练习方式,通过说思路、找理由、写过程、一题多解等形式,实现有效的思维训练。
关键词:思维能力;逻辑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
思维能力训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缺乏相应的思维活动组织能力。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主阵地的观念,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练习是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主要载体,改变以往简单的练习方式,通过说思路、找理由、写过程、一题多解等形式,想方设法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便于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及时引导思维方向,达到有效的思维训练。
一、说思路——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一个能清晰表述解题思路的学生,他的思维逻辑性肯定很强。因此,在学生练习时,我非常强调解题思路的表述,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思路,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性。
如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75页中的练习题:
学生理解题意后,我不是让学生动笔开始解题,而是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解题思路。解题思路不是具体的算式,而是解决问题的步骤,要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从学生反馈中大致可以归纳出两种思路,第一种:①先求出看完这本书要多少天?②再求出到开学前共有几天?③进行比较,判断她能否开学前看完。第二种:①先求出到开学前共有几天?②再求出看完这本书要多少天?③进行比较,判断她能否开学前看完。这两种思路都是正确的。有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后,学生解题时就步骤清晰,大大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
二、找理由——训练学生的思维批判性
人都有思维惰性,能不用脑子思考的就不愿进行思维活动,特别在解决一些非对即错或非错即对的问题时,就不愿用脑子思考,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中尤为突出,而这种不良现象对正处思维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比如,在做判断题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判断对或错,学生就会“投机性”地判断,那就失去了练习价值。为了让此类习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我要求学生做判断题时有理由地去判断,若对要找出“理由”来佐证,若错也要找出“理由”或举出反例来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批判性。
三、写过程——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在练习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一看就会做,但一做就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思维缺乏深刻性,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不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本质。而思维的深刻性又非常重要,它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因此,在练习的时候,我让学生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学生在写解题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写解题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规律和本质,从而圆满地解决问题,进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如: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扩大( )倍,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这道练习题,学生的错误率很高。因为题目中没有具体的数据,学生思考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随意猜测。做类似的填空題,我要求学生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学生如果不经过深刻的思考,是不可能写出解题过程的。教师可以在学生写过程时进行适当的点拨、提示。如上题可以运用假设法,以表格的形式写出过程。
解题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能暴露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是否正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
通过写过程的练习,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扩大倍数的关系。当学生正确解决这道题后,练习不能马上结束,而是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扩大倍数的规律,即半径、直径、周长扩大倍数相同,而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或直径或周长扩大倍数的平方倍。持之以恒地写过程练习,思维的深刻性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探求一题多解,不仅会给人以新鲜感,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小学数学知识的结构,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练习中,适当地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可以有效突破学生解题思路的束缚,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如: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的钱数比是7:8,两人共捐款75元,求两人分别捐了多少元钱?
这道题是学生学习比的应用后的练习,学生习惯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进行解答。7+8=15,75×7/15=35(元),75×8/15=40(元)。学生完成正确解答之后,一般来说,此题的练习就结束了,而我是鼓励学生继续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教师的一句鼓励话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尝试着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
画图法:
75÷(7+8)=5(元)
小伟:5×7=35(元) 小英:5×8=40(元)
方程法:
解:设每份钱数是x元,那么小伟捐的钱数是7x,小英捐的钱数是8x。
7x+8x=75
15x=75
x=5
小伟:7x=7×5=35(元)
小英:8x=8×5=40(元)
练习中,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的解题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学生求得多种解题方法之后,教师要及时组织他们分析比较、相互讨论,找出最简便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正如春天的“百花”一样,能让单一枯燥的数学变得绚丽多姿。
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在教学意识上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学方法上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坚持引导学生多思、多变、多探索,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钟秉枢.训练理念与创新思维[J].体育科研,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