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金秀
摘 要: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针,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全面发展;个性培养;提高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它更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需求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必须要走出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教师也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能力,笔者经过长期的调查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提升他们的能力。
一、要全面地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多与学生交流
世界上难以找出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的在一个班级里也难以找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智力水平和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同样的教学方法,同一个教师,学生之间也会有较大的差别,致使他们的个性各不相同,这就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的时候,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实现共同提高,教师首先就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如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和观察等,深入地了解学生间的个性差异。此外,教师在平时还可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询问一下他们在学习上都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平时喜欢哪些游戏,有什么兴趣爱好等,在交流的过程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就能够更好地开展。
二、改变评价方式,创设和谐向上的环境
评价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是书面评价,也可以是口头评价,但是无一例外,积极正面的评价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渴望得到表扬。而在传统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评价多是书面的,而且多是在期末考试后,简单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平时的表现进行终结性评价,缺乏课堂上的及时性评价与交流。
教师的这种评价方式显然是不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一定了解以外,还需要改变教学评价的方式,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将平时的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上受到了智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十分出色,但是他们在课堂上学习认真,善于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尊重教师和同学。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也要不吝评价,积极地鼓励他们,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得到發展,也有利于创设和谐向上的环境,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
三、发挥班集体的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
在教学的时候,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就必须要注意发挥班集体的作用,注重通过班集体的影响力,提升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比如说,有些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后喜欢打闹,上学总是迟到,针对这些学生,如果教师仅仅是严词批评,作用可能很有限,学生可能在受到老师批评之后的一两天会有一些好转,但是时间一久,他们便又会故态复萌。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如可以在班级里设立学习小标兵,开展竞赛活动。不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每周都对学习认真,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表扬,给他们发放小红花,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受到他人的感染。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运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引导,很容易激发他们的竞争心理,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个性培养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的时候,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个性培养,教师不仅需要从理论方面入手,还需要结合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数学中的“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教师可以开展“我是小小顾客”的活动,让班上的学生自己独立去商店购物,认识人民币,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
总之,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是不适用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学生创作力的培养具有较大的帮助,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也必须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廉文山.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解析[J].学周刊,2014(35).
[2]彭全省.浅议小学生体育爱好和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