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打造高效课堂策略

2017-06-13 11:31王皓
新课程·上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案课程标准过程

王皓

一、教科研方面

1.丰富集体备课形式

在集体备课开始之前,可以提前在备课组内安排好中心发言教师及集体备课主题,让每位参与教师明确活动内容,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活动中,由中心发言人先就活动主题进行自我观点的阐述,提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建议及意见,然后由其他参与教师进行轮流发言,最后形成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教学流程。当然集体备课的形式千变万化,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或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组织。比如,我校数学学科在集体备课中,通过收集分析学生的易错题目,从而确定活动主题,查找出错原因,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二次预案修改,将三级备课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知识的漏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推广“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应适当实行“课堂前移、作业前置”的学习方式,所有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下节课将要讲授的内容,提前编写前置性预习学案,有针对性地指导与帮助学生提前预习,并对预习效果进行检测,为学生下节课高质量、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教师多元化讲评做好准备,达到了“提出目标、初步学会、练习巩固”的目的。

预习学案一方面要求遵循基础性。要求学案内容以新课程标准为抓手,以本单元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主线,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要求遵循普遍性。要对预习学案中所涉及习题的难易程度进行严格的把控,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能自主学习学案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3.课后反思总结

教师要注重自我反思,总结提升。教师课后要积极撰写教学反思,重点记录自己教学中摸索出的规律、教学上的灵感、教法上的创新、组织课堂的妙招、结题误区的突破、启发是否恰当、训练是否到位,分析低效原因,总结高效经验,写课后小记、单元反思、学期总结等。以反思为抓手,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高效课堂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借听课日活动,落实课堂常规

为了规范教师教学常规,使“构建高效课堂”落到实处,要加大常态课监管力度,通过主管教学的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的逐级推门听课和每周一天听课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为每位教师诊断把脉,为课堂教学问诊把脉。每次听课后,听课人员立即展开评课,对教材掌握、课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等情况做点评。对上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及时整改,同时帮助执教者探求最佳的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与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应在熟知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要为每个学生学习新知进行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对前置作业中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侧重点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让学生认识到预习作业和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忽略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指导,对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促进学生再次合作探究,再次创新知识,为多元点评做好准备。点评过程中,要力求做到精讲精练,对学生已经掌握或者绝大部分学生可以自主解决的问题,可以一语带过,没有必要一一阐述。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或者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应该重点详细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规律,答疑解难。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点拨,而不应就题论题。课堂练习应以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易错点为主,着重对学生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训练。此外,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方面还要注重密度与梯度,要做到层次分明,难易适中,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训练的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开火车、抢答、小测验等不同形式进行。这对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学会倾听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极大的帮助。对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大小,利用课堂巡视、课堂作业或者课余时间开展补困工作,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以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对一节优质高效课堂的具体要求总结为:第一精彩导入。这是高效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教材的情景导入不但可以激發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二精讲多练。这是衡量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主要评价指标。要善于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通过优化教学情境,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过程,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从而内化知识;第三教材的学习过程。这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上,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参与力度,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节奏要松弛有度,严禁一堂言、满堂灌的现象出现,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教师转变观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灵活取舍课堂环节,营造民主快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高效课堂真正实现。

猜你喜欢
学案课程标准过程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乡愁导学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比例尺(一)”导学案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