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2017-06-13 13:18刘雪梅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东盟广西职业教育

刘雪梅

摘 要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利用文化与地缘优势积极开展与东盟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初显成效。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广西紧紧围绕“三大定位”,深入实施“四大战略”,不断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合作项目、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品质,逐步构建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新高地,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东盟;职业教育;广西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2-0033-05

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取得突破性成效。广西坚持以职业教育攻坚和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共建为抓手,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激发活力、提高质量,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为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当前,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正步入起点更高、内涵更广、合作更深的崭新阶段,东盟连续15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国与东盟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对话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成为惠及各国人民的重要纽带,其发展现状成效、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共赢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一、做法及成效

(一)以发展为主题,持续深化与东盟的合作

一是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从2012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3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联展暨论坛是由教育部及广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广西教育厅承办的政府行为,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领域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联展暨论坛也逐渐成为广西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面向东盟的主要窗口。目前,广西东盟国家参展的职业院校达到74所,近200多所院校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

二是设立东盟国家留学生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奖学金招生学校达19所。广西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坚持“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并重、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并重”,吸引东盟国家留学生来广西学习,近5年累计接收留学生4.7万人,其中,东盟国家留学生达3.7万人。广西成为全国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成为东盟国家学生留学中国的首选之地。

(二)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一是成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中国—东盟农业人才培训中心、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等9个国家级东盟人才教育培训中心。为东盟国家培训了农业、语言、行政管理、医药、艺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达6000多人,进一步深化了广西—东盟人力资源培训和技术技能的交流合作。

二是建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智库。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学术研究,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和改革发展提供重要平台和智力服务。近两年,围绕中国—东盟的交流合作出版学术专著数十本,学术论文100多篇,为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奠定良好理论研究基础。

三是成立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广西不断探索与东盟国家开展多元合作的新机遇。2016年,由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广西、云南边境地区11所高职、12所中职、35个对接边境产业的企业单位以及10所东盟国家学校,共同组建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联盟通过搭建资源共享、中高职合作办学、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合作、信息交流等5大平台,旨在集聚中国边境职业教育优势资源,创新合作交流机制,推动职业院校“抱团式”走出去[1],以开放发展带动创新、推动改革,联合培养复合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共同开展技术服务合作,促进双边合作向更深层次推进。

(三)以共赢为目标,实施“职業教育伴随企业走出去”行动

一是拓展合作新途径。近20所中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企业走出国门,帮助东盟国家发展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向宽领域、深层次发展,积极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长效机制。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汽通用五菱是广西面向东盟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2015年,学校与上汽通用五菱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立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2016年,又在印度尼西亚印尼卡拉旺国立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教育培训中心,“两个中心、双向互通”,助力“柳州智造”与“柳州技艺”走向世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配合广西农业企业走进东盟国家,在东盟国家建立农作物优良品种实验站,开展校企合作共建生产实训基地,实现了128个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二是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深化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等明确要求“建设与东盟国家职业院校、教育机构、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高地”“实施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输出计划”“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并且还制定出台《职业教育区域(国际)合作工程实施方案(2014—2020年)》和《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专项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发展配套文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政策组合拳作用,在省级层面上对加快发展与东盟的职业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广西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区域(国际)合作工程,有效指导和管理职业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推动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合作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对外开放

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承担着文化交流与人才培养的重任,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是不断深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不竭动力。当前,广西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已经成为密切双边多边合作关系的一个新亮点,是广西扩大开放合作和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中国与东盟各国职业院校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在办学经验共享、专业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联合培养、留学生互派等多领域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广西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化新局面。

(二)有利于深化双边多元合作

随着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增强,广西必将是中国—东盟经济建设中互联互通、产业合作、海上合作、金融合作等重点项目的生力军和受益者。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广西充分发挥作为对接东盟桥头堡的优势和多年来东盟人才小高地建设成果,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为载体,深入推进实施广西现代职业教育品牌工程,促进广西、带动全国各地与东盟国家开展教育、文化、金融等领域多边合作,形成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双边多边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资源共享,强化政策沟通、设施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聚焦,共建共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经验。

(三)有利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新四化”快速推进,一批石化、电力、冶金、海洋、新能源等的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区域和产业发展形成新增长点,在新常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新形势下,亟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了解东盟风土人情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随着中国品牌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面向东盟等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正在逐步深化。广西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改善民生、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的重要任务,而且担负着为“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大使命,发挥着输送基础性、支撑性人才的价值效用。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发展是广西贯彻落实党中央赋予“三大定位”新使命的具体实践,是中国及东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支撑,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四)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和谐

中国和东盟国家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商缘相联、利益相融。广西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是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桥头堡,东南亚国家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当前,广西正深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积极开展双边实用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提升边境地区劳动者职业素质,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红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福祉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形成往来频繁、合作众多、交流活跃、关系密切的携手发展局面。

三、存在问题

(一)合作广度不够,规模范围相对较窄

目前,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主要依靠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和每年一次的广西国际教育展两个固定的官方交流平台,双边合作规模、合作领域大多局限于广西与东盟国家高校间开展的学生互换、教师培训、基础技能培训等浅层次、低水平的交流与项目合作,国际职业资格互联互通及认证框架等高层次深入合作并未构建起来,合作形式和途径也较为单一,且中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具有更大潜在市场和活力的办学主体极少参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教育合作机制还没有形成,在此基础上很难有效扩大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政策对话和信息交流。

(二)合作深度不够,创新驱动能力不足

中国和东盟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广阔的合作前景,但在职业教育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等领域的共识与合作深度仍然不够,再加上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差异性,广西职业教育无法满足新常态下东盟各国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亟需创新驱动引领广西和东盟国家提升综合实力。职业教育标准、企业产品及技术研发合作等要实现各国本土化还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还没有真正形成通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双边物化的高科技成果比较缺失,一定程度上很难体现新的比较优势。

(三)合作力度不够,社会服务能力有限

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以来,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紧密的对话机制下双边开展了多领域的经济贸易活动,带动联盟各国经济迅速发展。新常态下,深化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既是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客观需要。目前,面向东盟国家的广西职业教育输出在聚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广西与东盟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矿业、能源等新兴产业及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实施的合作项目仍缺乏人力资源支撑,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比较欠缺,新常态、新业态、新产能下职业教育服务双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开发。

四、发展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广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着力营造“三大生态”,奋力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期,这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务实合作就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不断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品质[2],把广西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和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

(一)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

一是加强现代职教宣传。利用新媒体,通过境外合作院校加强对与东盟国家开展的教育交流活动进行大力宣传,鼓励职业院校完善英文网站、创新网站宣传形式,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东盟活动,为拓展广西与丝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扩大广西职业教育在东盟国家的知晓度,提升广西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人文交流基地的重要地位。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籌措资金的保障机制,统筹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引导支持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争取国家各部委的政策支持与经费扶持。

三是完善共享长效机制。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建立行业企业与政府、职业院校多元合作新机制,组建国际性职业教育集团,探索双边、多边认可的人才培养;协调推动各国共建教育质量保障协作机制,激发国际交流内生动力,提升现代治理水平,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以不断顺应东盟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需要,以更加开放的状态融入东盟职业教育发展中。

(二)搭建合作平台,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加强东盟国别和区域研究。开展“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法律、政策协同研究,加强职业教育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加快构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推动高职院校建设国家级东盟问题研究智库,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东盟教育研究院等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东盟研究基地,建设高水平东盟问题学术研究机构,使广西成为东盟问题研究、咨询、服务中心,为东盟各国政府推进职业教育政策互通提供决策建议。

二是加强职教新平台建设。利用广西的地缘、历史渊源、人才资源和政策优势,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中高职院校等多元主体作用,支持高职院校依托专业优势,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共同应对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广西—东盟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机遇。继续推进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等职业教育新平台建设,为人才培养合作提供新的对话载体,形成职业教育合作新的动力增长点;建设健全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课程培训、资格认证、技能竞赛、职业教育研究、国际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平台,打造中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职业教育的“窗口”。

三是推动建设中国-东盟联合大学。培养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构建东盟人才成长“立交桥”,使中国-东盟联合大学成为推进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层次人才引擎,推进“一带一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拓展合作项目,树立特色职教品牌

一是加强学生互换、教师培训、项目输出、技术研发等领域合作。扩大留学生规模,完善全链条的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开展东盟留学生“双万人”计划,建立健全“留学广西”国家基地和广西高校东盟国家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和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继续实施广西高校优秀教师出国留学深造项目,扩大在校生海外研修、联合培养和访学规模。继续推进与东盟高校开展学历学分和资格互认、联合培养、学位联授工作,提高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全球竞争力。

二是建立健全校内外交叉协同培养、国际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东盟语种培训,试行“通用语种+非通用语种”的人才招生与培养机制,推动职业院校参与中国-东盟区域教育一体化建设,引进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方法等优质资源,建立合作开放的“双向互通”中国-东盟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稳妥推进境外特色办学。集中广西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鼓励高职院校与东盟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二级机构和项目,支持有条件的院校“走出去”共建海外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培训机构,鼓励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及优势专业开展对东盟职业技能培训,合力共建人力资源区域国际培训基地,构建服务东盟国家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管理模式、服务当地模式、公共关系模式。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引进或共同开发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稳步推进国家级教育培训中心建设。以特色职业教育品牌为形象,形成多元、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平台,提升面向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深化合作内涵,服务优质产能“走出去”计划

一是拓宽广西企业在东盟的海外市场,推动广西高职院校优化对接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等“14+10”产业的专业布局,配合高铁、电信运营等行业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展交通运输、农业技术、工程机械、国际物流、跨境旅游等的项目合作,加大对急需性、短缺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实现人才供需结构的动态平衡[3]。提高技术协同创新能力,将广西职业院校建设成面向东盟的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成为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的主要阵地,为广西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是通过联合办学、吸纳培养留学生、输送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发挥政府引领、行业主导作用,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标准、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示范等项目输出试点。逐步提升东盟国家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互联互通,不断探索区域性职业资格框架合作与交流,培育区域对外开放特色。

(五)提升合作品质,聚力构建“一带一路”共同体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原则,强化广西与东盟双责任主体意识,共同致力于完善政府推动、行业组织协调、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多元化合作机制,共同深化在职业教育战略规划、政策制订和制度建设等领域的共识与合作,疏通教育合作交流政策性瓶颈,发挥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性、保障性、开放型作用,推進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建设。

二是落实项目合作。坚持政府引导、学校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的合作模式,利用广西职业院校各自优势特色和东盟各国国情的差异性,把面向东盟的特色化、差异化交流合作项目落细落小落实。以加强质量保障体系为手段,提升合作办学现代治理水平,不断延展职业教育务实合作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合作办学效益,推动联盟内教育资源共享。以立足广西、面向世界的视野,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优品质、更高水平发展,为政策沟通、设施沟通、贸易沟通和资金融通提供人才支撑,打造“教育丝绸之路”,让东盟及丝路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参 考 文 献

[1]梁裕.“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建设的战略构想[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7(1):105-106.

[2]周为.“互学互鉴 福祉未来”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5):46-47.

[3]韩丹丹,张力跃.平台项目合力“一带一路”职教共同体的关键词[N].中国教育报,2016-09-20(8).

猜你喜欢
东盟广西职业教育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