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伟
诗歌教学在语文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诗歌教学,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并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课堂教学看,教师讲的多,学生阅读少;从学诗过程看,往往老师分析多,学生欣赏少;从能力培养看,往往侧重理解能力,忽视表达能力的培养。有鉴于此,笔者在诗歌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探究诗歌背景,了解作者生平
首先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际,凡是优秀的诗作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尚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即人的志,通过言表现出来就是诗。因此鉴赏诗歌就必须仔细探索诗歌创作背景及作者介绍,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明确写作背景对理解诗歌很有帮助,所以首先教学生“会看”,那就是需要仔细的去看,诗中或注解上有无相关诗歌创作背景及作者相关信息,并能充分利用这些读懂全诗。如杜甫的诗作如标有“作于公元757年”那就是告诉你这首诗是写于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期间。如赏读杜甫的《春望》诗,先要弄清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正值安史之乱,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安家。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他乘隙逃离长安。这首诗就是他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诗人正是因为与家人难通音信,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萦,为了表达他对妻儿的强烈思念,于是发出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若不跟学生讲清这一背景,学生就很难明白作者的这种境遇,也就理解不了一封家书何以值万金。
又如李白的《行路难》,若不弄清楚李白写这首诗的处境,那么诗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等句子学生就无从理解。因此分析诗歌前,要先跟学生把背景资料交代清楚:天宝元年,李白被召入京,供奉翰林。玄宗虽对他礼遇有加,但不过是赏识他文学上的才华,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一向清高的李白忍受不了这种处境,而他的清高又为当朝的权贵所难容,终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就意味着被迫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不能不使有着积极入世之心的李白感到极度苦闷。这时,他的一位朋友在京城摆了一桌酒席宴请他。面对美味佳肴,李白却“停杯投箸”,难以下咽,学生也就能理解这种心情了。
二、反复吟诵诗歌,把握诗歌意境
许多教师在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挖掘,很详细地分析了诗歌通过……抒发……,或表达……。这种对情感世界挖掘固然重要,但这种分析只停留在诗歌的表象当中而无法深入透视作者的内心世界。缺乏对诗歌意境的总体感知和把握,对诗歌的赏析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而不能从深层次揭示其意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又怎样把握意境呢?这里只做简单介绍,意境是客观物象同作家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思想内涵和语言呈现。而我们都知道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高明的诗人总是能透过简短的文字传递无比丰富的内涵。要知道这些信息,必须透过诗歌中的表象去把握诗歌的意境。因此,当一个物象已经进入诗歌作品之后,已被作者赋予了这样或那样的情感内涵,由于作者所处的环境不同,一个物象往往寄托了一种或多种寓意和独特情感,所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种种原型意象,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灵沟通,更是一次生命的原始感悟,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诗歌是感性的,所以,学习诗歌就要反复吟诵,通过直觉的感应去体会诗歌。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接触作品之初,我就指导学生按此进行泛读,并要求在短时间背下来,不少学生兴趣很高。在反复吟诵中揣摩作品的韵律节奏,作者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忧所悲,以及作品表现的意境。王国维说:“诗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情感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它是情与景的交织,意与象的融注,神与物的浑成。所以在欣赏诗歌时应从情景 、意象等因素入手探讨作品的深层境界。
三、品味诗歌语言,发展创新能力
诗与散文最大的不同,在于诗歌蕴涵的文字之外的意思,在于符号之下负载的意象、暗孕的哲理、流淌的音韵、跃动的情趣。诗歌精巧的构思,生動的形象,深邃的意境,都是通过千锤百炼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语言是一切文学语言中最纯粹 、最具魅力的语言,因此,诗歌鉴赏中,语言的品鉴很关键。
再以李白的《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为例。其中“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形象地展示了李白被权贵排挤,离开长安时内心抑郁悲愤、 苦闷彷徨、 愤懑激荡的复杂情感。面对金樽美酒 、玉盘珍馐他却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生动的表现了李白一腔爱国激情却报国无门的愤懑,这几个字,体现了诗人对准确、鲜明 、生动语言的执着追求。古人作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而一首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字句就如同这首诗词的眼睛,即整首诗词的主旨句。因此抓住古诗词的诗眼或词眼,是我们教学古诗词的一个突破口。比如大家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诗人曾用过“到”、“过”、“入”“满”等字,但终觉不如“绿”字来得好。原因是用“绿”字诗意就更显深沉,情思浩荡,不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流露出诗人当时奉诏入京的喜悦,还有经历罢相之后被征召回朝的重重忧虑,一个“绿”字高度概括出诗人的喜悦、彷徨等丰富的内心世界,着实让人称道。
总之,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感性的东西去挖掘理性的东西,并且要做到活学活用,这样才能达到诗歌教学的目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我们炎黄子孙,应当继承民族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能撑起精神的大厦。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就更有责任把这种光荣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让它继续发扬光大,泽被后世。上面是笔者个人做出的一点尝试,微不足道,相信广大的语文老师定能总结出更多、更妙的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