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程 吴琼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中,逐渐沉积下来其鲜明的、各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烙印。它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宣纸制作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非遗聚集状况的分析,了解该项非遗的历史演变、形成条件和当下状态,并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普及其知识传承及其技艺。从而让非遗更能够贴近人们的生活,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展示设计;宣纸制作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不同于陈列于博物馆中的,不再有生机的文物,它是有着生命力的,活态的文明的延续。非遗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继承和叠加新的内容,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入新的元素,它的发展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有着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等不同地貌的土地,因地域的不同,在各地繁衍生息着不同的风俗人情,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同样丰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血液。
從非遗网站(http://www.ihchina.cn)获得的信息来看,列入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我国有38个,包括了昆曲、古琴艺术、珠算、二十四节气等。除了世界级的非遗之外,截至目前为止,根据非遗的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和属性特征,目前共有237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国家批准。在我的毕业创作中,也主要根据国家级非遗的数据来支撑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普展示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媒体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越来越便利,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学习环境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意思也越发减弱,对身边传统民俗文化也缺乏兴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失去了了解它、继承它这部分人的人群主体,它便丧失了文化传承的活态性。信息媒介的便利,使我们可以在互联网和各种媒体中了解到关于非遗目前的状态和所面临的问题,其中起到非遗传承延续的呃决定性因素的便是传承人。在我看来,传承人不单是指继承非遗知识和技艺的那一部分人群,因为从目前传承人的年龄分布和传承人数量的数据来看,掌握着非遗传统技艺的人大多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非遗的传承、发展并不乐观,面临传承断代的问题。在现有的非遗传承途径中,有口头相授的,这一部分会因为传承者的离去而消亡;也有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来扩大非遗的影响力的,但也因为师资和环境受限的影响,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有将非遗进行分类处理,以书籍、音频等多种形式保存在博物馆的,但这种方式也容易出现失真的现象,且接触和了解的人员有限。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接触互联网的便捷,在信息时代中,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有更好的方法来完成。例如通过更加精准的数字化保存和存档技术来做数字化的保存,保存的数字档案便于查阅,传播快捷。从宏观上来看,非遗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所以通过搜集分析非遗的数据信息,能更好的理解非遗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做好非遗的普及工作,发挥基础的信息传递的作用。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数据为基础,通过非遗的空间位置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设计“非遗大地图”交互体验形式,将目前国家级的10种非遗按照地理位置信息展示在地图中,向人们展示非遗的分布情况以及其发展成因。并以“传统戏剧”和“传统手工艺”为两个具体非遗介绍的入口,来介绍各自的非遗情况、传承人的数量和年龄分布,结合微动画、微交互、信息图表和视频等展示方式,形成新的体验空间,向观众介绍该项非遗的具体特征,从更佳的视角来了解该项非遗。
非遗大地图的科普内容,倾向于以更为直观的、清晰度更高的视觉形式来展现非遗的分布状况和成因,系统梳理的框架结构和简介的信息图表,生动的人物形象来引导人们方便、快捷的了解非遗的内容。
国家级非遗数据来源于国务院颁布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非遗所申请的地址作为基本的地理信息,通过Google Earth获取该地理位置的坐标数据,然后将所有国家级非遗匹配到地图中的坐标中,从而建立一个关于非遗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便是我们非遗大地图内容的主体。
每一个单项非遗,对应到非遗大地图中后,便形同一个抽象的地理坐标上的点一样。然后根据点在空间中分布的几种不同类型来进行分析。比如分析点的离散,聚集等状态。(如图1)非遗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状况。
根据非遗在地图上的分布状况来看,在地理分布上,有很明显的聚集的特点。然而在不同类型的聚集中,又呈现着不同的聚集特点。例如,传统美术、传统曲艺等,聚集程度高的原因是,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断积淀的是其文化属性,所以文化延续对其有很大的影响。而与非遗聚集特点不同的是传统民俗,传统民俗则更多的是受地域性因素的影响。
在非遗大地图显示的数据信息中,不难分析出非遗集中分布于渤海湾、黄河下游、长三角地区,主要以沿河、沿海呈带状的形式分布。非遗在西南地区、四川盆地等地分布较为稀疏,与东部平原的分布上有着明显的对比。也就是说,非遗与人群聚集成正比。在歷史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特征越明显,文化的传播的时间越长,开放的程度越高,则该地区的非遗聚集也就越多,种类也更加丰富。
非遗是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文化是由一群人创造而来的。所以人口的多少与当地的开放程度、与外界的交流,都对非遗的发展演变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在交通便利、人口众多、交流丰富、文化碰撞强烈的地区,非遗就容易形成,且会影响周边地区的非遗的发展,从而使得分布在这一地理空间位置的非遗有着更多的相同点。而在四川盆地等多山地丘陵的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会与外界有一定的隔绝,因此与外界的文化碰撞的机会就相对较少,从而这些地区的非遗也就更能保留其地域特色。(见图2) 各类非遗在地图中的分布情况。
经过对非遗聚集状况的分析,可以了解具体某一项非遗,了解该项非遗的历史演变、形成条件和当下状态,做到对这项非遗细致、深入的进行研究,普及其知识传承其技艺。
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于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西南以及东南地区。非遗是文化演变的产物,伴随着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不难与这几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积淀有关,譬如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因而这一地区的非遗也就很丰富。沿海地区的文化和经济与对外的碰撞交流更为频繁,所以这一地区的非遗种类也较多。
对非遗的成因总结,主要分为三点。第一是自然因素:首先是河流,河流有利于文化传播,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以及其他东南地区河流流域的非遗分布最为密集;其次是地貌的影响,地貌平坦的地区交通来往便利,人口易于聚集,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的强度大,非遗也就更容易形成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三是气候,特定的气候对非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节气,文化和传统医药方面。
第二个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中华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国家行政,经济文化中心等都是“非遗”分布的密集地区,从数据表现的结果来看,东部农业文化区的“非遗”密度远高于西部游牧文化区。
第三个是历史因素:历史发展状况以及人口迁徙和文化扩散的形式,影响着“非遗”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由于战乱和朝代的更迭,人口大量的迁徙,积极的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南方地区的非遗相比北方更为丰富。
非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非遗的传承,很多非遗都只能由传承人来继承,所以也导致了诸多非遗的流失和不完整。我国非遗传承人在地区分布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东部和沿海地区的传承人数量较多,西部以及少数名族地区的传承人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相比,数量较少。与现代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主要通过心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承,而大多继承非遗的传承人,却已年岁较高,很多的非遗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现象。据资料的统计,在国家级非遗的传承人中,平均年龄已达65岁,其中不乏百岁老人,最小的继承者,也就只有28岁。多达1/3以上的传承人都是年岁已高的老人,这些现状都在警示我们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下图是传承人以及对应年龄分布的情况。见(图3)传承人年龄分布情况。
在国家级非遗传统手工艺中,有关造纸技艺的非遗主要有安徽的宣纸制作技艺;西藏地区的藏纸制作技艺;云南傣族和纳西族的手工造纸技艺;江西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新疆桑皮纸制作技艺;贵州皮质制作技艺;陕西楮皮纸制作技艺。造纸技术自唐代成熟以来,在文献的记载中,就又澄心堂纸、玉版笺、金花笺等。有关造纸技艺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文房四谱·纸谱》,书中描述了有关唐时造纸的记载。除此之外,另一本有关造纸技艺的古代科技著作是《天工开物》,书中对造纸的技艺有着详细描述,并配以插图和文字说明,对竹子造纸的工艺做了详细的描述。
在本文科普的内容中,主要集中讲诉宣纸的制作工艺。下图是造纸技艺在地图上的分布情况。(见图4) 造纸技艺的分布情况。
宣纸是我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是传统造纸工艺之一。宣纸的闻名始于唐代,唐代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之《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已把宣纸用于书画了。另据《旧唐书》记载,天宝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而宣城郡纸尤为精美。
宣纸产地位于安徽省宣城泾县。因其特有的原料:青檀,沙田稻草和其繁复的制作技艺,被视作宣纸的保护原产地。
安徽泾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乌溪水源充裕,且有着优良的水质,溪水自山澗流出后,便在下游因地势的原因,自然分为两条溪水,一侧水质呈碱性,另一条水质呈酸性。这与宣纸制作工艺中所运用的酸性抄纸,碱性制浆的工艺要求正好符合。
原料中的青檀和沙田稻草是宣纸制作的最重要的材料,從历代书画作品用纸的化验分析,明代的宣纸含有青檀成分,但没有沙田稻草,因为在宣纸的定义中,纸中是否含有青檀纤维,是鉴定该纸是否为宣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宣纸与普通书画纸有着明显区别。
宣纸的制作工艺很为复杂,总体可以分为三大步:皮料制造;草料制造;制纸。按照工艺的实际需求,还需要经过浸泡,灰腌,蒸煮,晒白,打料,加胶,捞纸,烘干,整纸等18道工序,100项操作,整个制作的过程历时300天才能完成。在科普内容的选择上,以宣纸造纸工艺的三大步骤作为科普造纸工艺的三大板块,然后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和有非遗传承人参与的步骤作为细节。见(图5) 原料浆制作的步骤、(图6) 纸张抄造的步骤。
宣纸的传承方式是多传承人的模式,多传承人中,又分为家族传承模式和作坊内师徒传承模式。这与单传承人的非遗制作工艺有所不同,比如紫砂壶制作工艺就是单一传承人的方式来继承和发展的。形成多传承人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宣纸的制作工艺步骤繁多。是一个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的工艺。在需要有传承人继承的工艺环节,如捞纸工,晒纸工,剪纸工等都有着明确的分工,有着严格的师承关系。这些技艺只能靠意会而难以言传,因此师徒之间长期合作,在协助师傅完成某一个步骤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口传心授成为了这项技艺的传承方式,(见图7) 宣纸传承人模式。这种传承方式可以交互体验的形式向观众展示。
在前期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在宣纸的制作工艺步骤中,人们更多的关注点是在于其工序和传承技艺上。我们对宣纸制造技艺进行科普展示,描述宣纸技艺的内容,还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宣纸为何能够成为书画纸中的瑰宝,所以必须从微观的视角,“进入”到宣纸制作的步骤之中,去详细探究其特性。
在资料的调研中得知,宣纸有这样几种属性:变形性、润墨性和耐久性。宣纸之所以会有这样几种属性,与其使用的原料和制作工艺都是密不可分的。从原料的角度来看,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青檀皮纤维粗细均匀、细胞壁薄,且细胞壁表面有许多的褶皱,正是因为这些褶皱,增大了纤维的表面积,所以宣纸对水墨的吸附性和纸本身的易湿润性都很强。这是我在科普宣纸的微观内容中,需要重点展示和做解释的一部分。除了搜集青檀皮纤维的的纤维结构之外,为了做出对比,我还找到了以龙须草为原料的书画纸,用以观察龙须草纤维的内部结构,并将两种纸的纤维结构设计成科普互动展示程序,让人自己动手在科普屏幕上点击,在新的空间里交互体验,人们在此能够对比了解龙须草纤维与宣纸青檀皮纤维的差别。(见图8) 青檀、沙田稻草及其纤维结构。人们“在新的空间里体验人与环境的交互、人与展品的交互……在交互中去体验科学技术原理,”。通过对龙须草纤维、青檀皮纤维细节的描述、科普和展示,使人能够更好的了解宣纸,对宣纸制造技艺的研究、展示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这一优秀的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中,逐渐沉积下来其鲜明的,各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烙印。它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同的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专门的技能和积淀的知识,还需要传承者在传承非遗的同时,本身也是一个研究者、创作者。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让非遗更能够贴近人们的生活,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任海,刘菊秀,罗宇宽.科普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关琰.交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在科普展览中的应用.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3]程时伟,罗玉容.信息可视化中的交互设计研究及应用实例.创意与设计.2011(2):25-27.
[4]胡显章,曹莉.艺术、科学与文化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吴诗中.展示陈列中的叙事空间设计.装饰.2012(7):120.
[6]高健,陈玲.信息时代下我国科普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科普研究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