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街道生态绿地景观设计

2017-06-10 03:16秦亦楠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

秦亦楠

摘 要:本文以海绵城市理念为背景,针对传统城市开发模式下的城市绿地景观现状的局限性,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并结合相关优秀实践案例,为营造功能性街道绿地景观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水弹性城市;街道生态绿地;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5;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060-01

一、海绵城市与街道绿地景观

1.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海绵城市是新兴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在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它针对城市地下水涵养、雨洪资源利用、雨水污染径流等问题,从源头控制,过程减速,末端消纳着手,以多种城市基础设施为载体,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相关绿色技术措施,控制雨水径流量,最大限度地实现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保持不变,采用“自然渗水,自然净水,自然蓄水”的方式将城市变成可以吸水的“海绵体”。

2.街道绿地景观。从海绵城市的角度出发,探索街道绿地的复合功能性景观: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础,自然水资源利用为核心进行城市造景的绿地景观,运用相关的弹性基础措施应对自然灾害及城市环境问题的同时,最大限度得发挥绿地的美观性能,为城市市民创建宜人优美的生活环境。街道绿地不仅有着装饰城市的功能,而且还承担着保持城市水文特征的责任,创建具有复合功能型的可持续街道绿地景观。

二、传统城市开发模式下街道绿地景观的局限性

1.生态绿地的排涝蓄水的能力不足。灰色基础设施的不断开发使绿地景观的面积大量减少且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在降雨量以暴雨形式出现的严重情况下,地面雨水径流排水压力过大,造成绿地蓄水池积水过多,无法在短时间内将雨水迅速的收集在土壤中,长时间的积水会损坏植物的生态性能。这些成为造成城市洪涝灾害的因素。

2.绿地景观基础设施功能的不完善。传统水资源利用设施缺乏对实用性功能的综合考量,是以“快排”为主的排水思路的体现,使水资源利用和绿地资源之间的生态性能失去平衡。对水资源基础设施的能力考虑不充分,忽视了场地本身的水文特征,导致有些绿地基础设施乏善可陈,未尽其用。隐藏在草沟内的排水口未受到人们重视,以致绿色基础设施长久得缺乏后期的维护,陈旧的排水口时常堵塞污泥与杂草,排水不畅。

3.美观性能的缺失。水资源利用基础设施是街道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绿地景观和城市基础设施设计的品质。单一无序的街道绿地植物配置使街道景观丧失美感,绿地景观被多以矩形等规则的几何形体表现,缺乏景观趣味。街道景观装饰功能被忽视,这些基础设施被章程式得安排在街道,与周围景观的不协调,大大降低了绿地景观的美观性。

三、水弹性城市规划街道绿地景观的设计策略

1.广泛运用渗透排水设施。采用绿地下凹式植草沟可以从源头快速消纳雨水,在绿色植被和土壤之间增设贮层、透水层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在需要时将雨水释放,可以增加城市土壤的相对含水量,同时扩大植草沟的覆盖率,雨水入渗量随之呈倍数增加。低洼绿地作为调蓄设施不仅节省投资而且便于场地就水接纳,对地表的雨水的污染物有一定的净化和截流作用。

2.多元化绿色弹性基础调蓄滞水设施。雨水花园是公众接受度以及景观效果较好的蓄水措施。可以多渗透30%甚至更多得雨水,有效去除徑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以及种金属离子等。鹤壁市桃园公园内的雨水公园,通过植草沟相互串联或与其他措施相连,多于地形低矮处栽植既适合陆地生长又耐水湿的植物,给人以新的景观感知与视觉感受。

植被浅沟是在街道场地的设计中运用自然的材料和植被作为基础设施技术,在发挥雨水管理的同时创造适宜的游憩环境。街道两侧设计土壤和植被的缓冲带,保持一定的雨水积蓄,是经济投入较少的措施,其储存水量取决于植物的耐旱程度和土壤的渗透能力。人行道路旁侧的明渠排水是对自然雨水的排蓄处理直接有效的方式,同时是对景观的自然塑造。明渠地面铺装材料选用花岗岩混合青砖搭配,地面呈一定坡度,有利于雨水被收集后汇入水渠中进行造景。

3.营造观赏型功能景观。景观的出水口与街道景观结合流动的水声和波光的影子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加强绿地空间的向心力,成为场地景观的中心。在雨水花园中的高差可以形成跌水景观,可借鉴美国盐湖城街区道路的植被溪流浅沟。在绿地中的基础设施可以将井盖作为景观元素进行美化,比如以卵石、碎石等细碎材质遮蔽排水口或雨水口,布置在雨水口盖板处,绿地与道路之间的衔接处等,或直接用造型装饰美化雨水盖板,提升景观品质。

四、结语

提升街道生态绿地景观的品质是创建海绵城市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不仅可以提升对城市水资源的利用解决城市的雨水问题而且也从景观途径为加强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提供保障。优美的绿地景观的呈现不仅是提供一种设计策略,同时需要前期的合理规划,后期的监管维护,以及人文参与度。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运用多元有效的基础设施解决与水相关的突出问题,创建出人水和谐共生的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吕伟娅,管义龙,张金戈.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海河水利,2015(05).

[2]蒋涤非,邱慧,易欣.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景观学途径及其综合效益分析[J].资源科学,2014(01).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策略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学习平台的设计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艺术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