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中“心理位置互换”法

2017-06-09 12:58黄玉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育者对象师生关系

黄玉云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心理位置互换是最佳方式。“心理位置互换”是指教育者设想自己处于教育对象的境地和心理位置上,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推测出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即我国俗语“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种方式的益处有以下几方面。

一、心理位置互换有利于建立正常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

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育者的佩服程度。这种佩服主要来自四方面:①教育者渊博的知识;②教育者能开启学生心灵的教育方法;③教育者良好的师德素质;④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师生关系如何,影响着学生对前三方面的理解。实践证明当教育对象认为教育者是他的知心朋友的时候,就把教育者的教育当成了苦口良药,教育者才能收到施教的最佳效果。

正常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确立,主要决定于教育者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次我找一个因不遵守纪律屡受老师们批评的学生谈心,诚恳地征求他对学校、教师及课程安排的意见,此举打破了这个学生“屡教不改”的心理障碍,他感到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和重视,感到老师是向他授业传道的知心人,他含著激动的泪水向老师袒露了肺腑之言,这次谈话也自然成了该生思想转变的起点。

二、心理位置互换能克服德育教育过程中的意气用事、简单生硬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做法,有利于形成教育方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我在处理破损玻璃问题时,没有大发雷霆,更没有采取人人盘查的方式,而是经过深入了解,设身处地的进行了分析,尔后在黑板上写下了“3-1=0的算式。在同学们的惊奇中,从水平仪的三根支架缺一根就不能起作用谈起,联系了XXX从小犯小错不改走上违法道路的实例,启发大家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认识。重温品德课学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的道理。指出一个学生如果让点滴不光彩行为影响了自己的名誉不值得,有了过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任其发展,主动认错不但能表明战胜自己的弱点,痛改前非的决心,而且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也是一种美德,会得到大家的谅解和称赞。在同学们各抒己见之后,一个同学当场承认了自己的行为,并主动赔偿了玻璃,更可喜的是以后他对爱护公物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说明,德育教育任务需要教育者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为教育对象着想,采用“心理位置互换”了解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学习、品行诸方面的情况,为其提供受教育的可容纳性,从而获得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三、心理位置呼唤是沟通师生感情的纽带,可以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从感情上产生共鸣,加深双方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

教育者在实施教育之前的设身处地,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反馈之举,会起到把自己的满腔热情,真挚情感与教育对象的压抑心理和痛苦情绪相融在一起的作用,从而使教育对象对教育者敞开心扉,形成教育对象接受教育者的最佳期。一次,对两个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我没有直接批评更没有挖苦她们,而是叫她们一起分析全班考试情况,有意让她们从优秀试卷中找寻自己的试卷,然后问她们为什么找不到?有何感想?你知道老师的心情吗?看着她们用眼泪做的回答,我的心情也非常激动。这种方式触动了学生,也激励了学生,后来两个学生用优异的成绩,证明了教育的效果。

四、心理位置互换可以促进教育对象进行心理自我调节

心理位置互换使其在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动机、态度和采用的教育手段,通过推己及人的心理体验,变为促进内因变化的重要外部因素,达到内因和外因都起作用的效果。有几个穿着打扮时髦的学生,为了培养其良好的审美观,我并没有强迫其摘除耳环、剪去红指甲、脱掉怪服装。而是让她们到社会上观察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衣着打扮特点及有没有不符合其身份的情况,然后组织汇报讨论,讨论中很自然的谈到教师、学生的衣着打扮要求,并联系到自己的情况,还引导她们设想在上课时这样的衣着打扮合适不合适等等,最后再诚恳的提出建议,让她们心悦诚服的接受。

五、心理位置互换可以促进教育者自觉的用师德标准要求自己,去做受教育者的楷模

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不光只听教育者的言辞说教,也在观察着教育者的品德的外在表现。教育者爱生敬业的奉献精神及严谨治学的态度,无时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次,我批评一个因胳膊受伤的学生,问他为什么不在家养病而来上学?他沉默了一会,鼓起勇气说:“您前几天怎么感冒那么严重还来给我们上课呀?您不是讲过要珍惜时间吗?”学生的话正是教育者的“假如我是受教育者”的心声。

总之,心理位置互换在德育教育中的益处显而易见,但其作用的发挥主要在教育者的态度,教育者只有在正确的认识和正视教育对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摆正二者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位置,才能自觉的实现心理位置互换,如果不承认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就会在被管压的被动局面中产生压抑的抵制心理,视教育者的满腔热情为敌意,起不到教育作用,只有了解、调查、研究教育对象的位置,掌握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和教育对象的自我调节规律,才能有效的使用心理位置互换,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教育者对象师生关系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