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川黔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完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产生更高的兴致,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综合性能力,成为当前各个学校教改工作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但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且在改革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针对不断涌现出来的问题,需要找到相应的策略和措施,这样才能使高中语文教学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素质;内容安排;多媒体;问题及对策
语文作为高考学科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受到广大老师和学生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的高中教学中,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高,有的低,并不平衡;教师对高中教材把控不好,上到哪里算哪里,没有整体规划,前后无法有机结合,相互衔接;部分教师年龄较大,不愿意接受新思想,不愿意接触新事物,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力较差,创新意识较弱等等,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制约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影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必须要加以解决才行。同时,新课标也给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学习要求和任务,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给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强化其把控教材的能力,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让课堂更生动,学生更主动,才能更进一步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让他们具有更高的审美能力及应用能力,才能为未来的理想之路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高中语文老师的综合性素质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而且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独特的审美能力,所以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必须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使自己的文学素养水平以及综合性能力能得到学生们的青睐和认可,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比如,在学习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语文老师一定要发挥自己对美景的热爱之情,通过自己高超的对课文情感把控的能力,声情并茂地把课文朗诵给学生,从而感染学生,让学生被朱自清先生笔下描写出来的美丽意境有所触动,深刻了解课文描写的景色和作者抒发的情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调动积极性,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习惯。另外,老师还可以把这篇文章做成一个PPT的课件,让学生一边欣赏美丽的荷塘和月色,一边进行心灵的感受,而这些意境的塑造则需要语文老师的正确引导,只有能够熟练的驾驭课堂,才能让这三尺讲台成为学生汲取养分的地方,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提高修养,更新知识,拓展视野,得到情感价值观的提升。
二、做好教材内容的合理安排
要想在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得到质的飞跃,就必须从教材本身出发,对于内容的安排进行合理的整合与筛选。比如,通过我们可以对语文教材的分析研究,发现高中语文教材中“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的表达和交流,是为了让学生们从中学到它们的精华之所在,学会用文字来表面内心的思想与感受,就像课文《荆轲刺秦王》一样,作者不惜笔墨的描写,让整个过程变得好似一部惊险大片一样,这样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就是为了在这种波澜壮阔中显示荆轲的勇气,这是一种衬托,更是一种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这是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学习的重点,通过这种层次分明的学习,可以为学生节省大量的时间,还能让他们找到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大的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教学的正确应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學已经进入到每个学校,成为老师的教学工具,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视频教学不但可以激发起中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紧紧抓住他们的心,让他们对语文学习更加的积极和主动,而且这种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说教式”的沉闷,为课堂氛围创造了更大的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比如,在进行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的学习时,语文老师可以为其配备合适的画面及背景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当年毛主席的情怀;通过视频与教材的结合,深刻的理解毛主席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激发起学生自身的斗志,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在对于多媒体的应用中一定要注意其合理性,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就会让学生们陷入视频的欣赏中,而忘记了学习本身的任务,所以在对于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融入时,一定要时刻记住,多媒体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手段和方式,是吸引学生们眼球的一个工具,绝对不能让多媒体教学变成影视大片的欣赏,更不能被它牵着鼻子走。只有合理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万敏涛.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2]吴建军.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与对策[J].新课程(教研),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