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帮扶到精神帮扶

2017-06-09 09:13苏浣钗
文教资料 2017年8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感恩教育

苏浣钗

摘 要: 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保障贫困生上学,更要发挥立德树人的载体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较完整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但从学生资助工作案例中可见,一些高校困难学生存在惰性思想、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缺失、心理健康等问题,需要实现从物质帮扶到精神帮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要不断健全资助体系,开展诚信、感恩教育,给予困难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与正确的价值引领,以发展性的资助理念培养困难学生发展各项技能,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校资助 精神帮扶 资助工作心得 诚信教育 感恩教育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对大学生进行资助不仅要发挥保障上学的作用,更要发挥其立德树人的载体作用。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地出台资助政策,完善资助政策,目前我国已建立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中高校学生资助涵盖了奖助贷勤补减全方位的项目,可以说,物质帮扶已经让学生实现了“若想要上学,都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的梦想。但在高校的资助工作中仍会遇到不少学生案例,凸显高校资助工作开展的新问题——如何对困难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实现精神脱贫。

一、学生资助工作案例

案例1:毕业生小君,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优异,在毕业季遭遇网络诈骗,刚领的助学金和生活费因骗子的伎俩被骗光,报警后得知金钱追回的可能性极低,加之就业压力的重负,使其精神崩溃,夜不能寐。

案例2:学生小海,家庭经济困难、背景复杂,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保守,一度要求其退学打工,并拒绝提供经济支持。她通过绿色通道减免学费入学,但入学后既不愿申请助学贷款,又不愿意参加勤工助学,表明只想领助学金作为生活费,而学费可以先欠着,等毕业时再说。

案例3:学生小马,通过困难认定,成绩优异,前两年都有领到助学金,第三年助学金评选落选后情绪失控,提出异议,称自己比其他同学更需要助学金。

案例4:往届生小芬,入学时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助学贷款,学习未满一年后退学,贷款逾期不偿还。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案例1中的小君因金钱和精神压力,身心疲惫,出现焦虑、愤怒、难过等情绪,如果没有及时疏导,有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在了解了当事人家庭成员情况后,建议其将此事告知已经工作的姐姐,得到家人的宽慰,其精神压力稍有缓和,同时已经参加工作的姐姐可以为她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支持其毕业季找工作期间的部分生活开销。与小君的室友等生活联系较紧密的同学取得联系,达成共识,轮流关注她的精神状况;自己一方面通过面谈、短信时不时关心她,提供就业补贴申请的帮助、求职面试的意见,将她的注意力引导到求职就业准备上,另一方面借机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宣传,强化學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经过家人、同学、老师的努力合作,小君很快从诈骗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在毕业前找到了工作,成为一名中职院校的专业教师。

案例2中的小海一方面对助学贷款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贷款”会使自己负债累累而不愿意提出申请,另一方面自我期望很大,希望学习取得好成绩以获得父母的肯定,认为勤工助学占用了课余时间无法专心学业,因此不愿意参加。认为自己的情况属于特殊困难,理应获得助学金,学费可以先拖欠,等暑假打工领工资再偿还。对于这位学生的思想误区,我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与其父母沟通,但均以失败告终,只能从学生在校教育入手。一开始拿出助学贷款的相关规定和学校对勤工助学的管理规定,向其解释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的好处,意图扭转其对这两项资助制度的误解,但多次说服均无效果。她的情况确实困难,如果不给助学金就无法完成学业,但给助学金又助长了她“只索取而不付出”的惰性思想。在助学金评比中,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执行,以学校规定的“对于个人经济困难又不愿意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取消其资助资格”震慑她,终于她有所松动,表示愿意尝试一段时间校外兼职改善经济条件。而后在日常生活中对她给予持续关注,指导她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兼顾学业和兼职,同时鼓励她参与班干竞选,树立服务同学的意识,培养她的责任心,并进行感恩教育。该生虽未毕业,但目前思想观念已经有所转变,并且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在案例3中,针对小马情绪失控的情况,应先平复其不满的情绪,表示在了解事件后给一个公平的答复。接着向班级评议小组进行助学金评议的摸底了解,班级评议小组的评选程序符合规定,但因名额有限,评议小组认为与小马有相似家庭情况的同学之前都未受助过,应该将有限的名额让给其他人;同时认为小马虽然成绩优异,但对班级工作并不热心,与班级同学的关系淡之如水。考虑到小马的敏感情绪,采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方式对她进行说服:名额限制是事实,其他同学也需要,是不是之前其他人把名额让给你?助学金的受助人应履行团结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的义务,不能因自己家庭经济困难就认为获得助学金是理所应当的。鼓励她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改变与人相处的方式。班里其他受助的同学得知小马此事后,纷纷向她伸出援手,在其他资助项目上让出名额给她参评。此事让小马感受到班集体的关心和温暖,在大学最后一年的班干竞选中担任班长,尽心为班里同学服务,获得优秀毕业生的称号,顺利毕业。

像案例中的小海和小马,属于比较自我的,不善于与同学交流,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对周围的事务和人都比较敏感,一些事情往往会成为他们情绪、情感突变的诱因,虽不至于产生心理问题,但隐藏着情感危机。因此,在工作中鼓励他们参加勤工助学和班干竞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逐渐消除人际交往障碍,在同学们互助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

案例4中的小芬助学贷款到期,一开始联系借口推脱,后来恶语相向,注销手机号码,而其在校时提供的家庭电话经查为空号,求助于同班同学及班主任仍无法联系,目前处于失联状态。目前该事件单靠高校一方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表明在资助工作中的风险防范体系尚未健全。

三、案例的启示

随着高校扩招,经济困难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中的特殊学生群体。以本院为例,2015年困难学生占本院学生总数的24.46%,从已经建立的困难学生库中看,已受奖、助、贷资助的困难学生达96.19%,基本落实了资助工作的全盘考虑性,使经济困难程度不同的学生分别享受到国家资助,在此基础上,资助发挥育人作用还需要实现从物质帮扶到精神幫扶的转变,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健全资助评选制度,建立持续性资助体系。

严格制定困难认定的审核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困难学生建立档案库,与乡村及银行等多方形成联动体系,及时更新学生个人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降低因诚信问题导致的社会风险[1]。重视资助后的跟踪管理和各种价值观教育,为困难学生提供学习课外技能的渠道,将现行侧重于在毕业前后帮助贫困生找到工作岗位的“结果式”帮扶向注重在求学期间帮助贫困生提升就业能力的“过程式”帮扶转变[2],“授之以渔”,让困难学生毕业后能够强化脱贫的能力。

(二)及时处理情感危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贫困学生因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成长历程,在心理上承受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有贫困家庭背景的学生,呈现出要么十分积极,要么非常消极的两极分化现象,励志的学生意志坚强,自信且开朗,自卑的学生通常成绩普通甚至很差,少言寡语,孤僻和内向。对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需要从入学开始进行心理普查,对于有较明显心理问题特征的学生给予特殊关注与关怀,建议或说服其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3]。积极发挥学生干部及亲近同学关系的情感渗透作用,对以一带十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充分利用勤工助学制度和奖学金制度勉励贫困生,以此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正视贫困,需要他人资助并不意味着比他人“弱势”,贫困的学生同样平等地享受着学校的教学资源、收获同窗之间的友谊,需要怀着一颗正常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开拓进取,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摆脱精神贫瘠。

(三)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进行思想价值引领。

困难认定材料弄虚作假、助学贷款恶意拖欠、助学金滥用等都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消极地期盼领助学金度日,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最困难,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心态是缺乏感恩的行为。价值观偏差固然有家庭、社会层面的原因,但从学校角度,重教轻育的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及无可遵循的监督机制,都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因素[4]。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将感恩行为和诚信行为量化为考评标准,制定一票否决制,对于不诚信的行为一经发现,不得再参与任何资助项目的参评,以此对学生起约束作用;将诚信、感恩的价值观融入各种校园主题活动中,倡导自律、自强、自立、自尊的生活学习氛围。在资助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解决经济问题首先应当想到的是助学贷款等有偿性或“半循环性”的资助,而不是只想着享受无偿的资助;享受助学贷款的学生在读书期间享有免息优惠的同时,应当讲诚信,到期主动偿还贷款。

参考文献:

[1]马爱林.社会诚信: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风险防范的基石——从社会学视角谈高校资助工作的风险防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郭云贵.我国高校贫困生就业帮扶政策分析[J].学术交流,2013(10).

[3]余敏.由“经济资助”到“心理资助”的思考——基于助学金评定中典型问题的案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4).

[4]赵杰.高校资助工作中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和对策[J].教育观察,2016(15).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感恩教育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浅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