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美术发展现状探析Q亦美术

2017-06-08 02:47杨蓉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

杨蓉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Q亦美术——动之歌展开分析与研究,结合美术教育发展现状,从“要我画”转向“我要画”过渡到“我能画”,在加强活动激趣,构建形象,探识认知,把握特点,彰显个性,尽情表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美术教育;动物画教学;绘画技巧

“Q”代表qute,网络用语,意思为“可爱的”,“亦”解释为“也是”,美术也是很可爱的;“动之歌”中的“动”有两层含义:一为动物;二为动态,而非静态。我们可以理解成:美术不仅美还很可爱,让我们化静为动,共同谱写一曲栩栩如生的动物之歌!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喜欢动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对美好事物自然的流露。但随着儿童对小学美术学习的深入,对动物主题的绘画表现出畏难情绪,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美术专业基本功底,画出来的动物在比例大小、透视关系、体积结构上与原本的动物形象相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觉得自己画得不像,其实,这种追求形似的想法使他们忽视了喜欢动物的初衷。如何在动物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他们的畏难情绪,培养他们动手表现的技能技巧呢?笔者在教学实践摸索中进行了下列尝试。

一、实现由“要我画”向“我要画”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画”到“我要画”,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探究学生学习的规律,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同时,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有充分的动眼、动耳、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在亲自感知、操作、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并发展智力、能力,学会学习并乐于学习。

(一)活动激趣,构建形象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教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把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入课堂,用活动的形式创设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习中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探究新知识的学习状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虾和蟹》一课,从体验玩一玩导人,与虾和蟹亲密接触,学生们的天性被调动起来,同时引入了教学的主题;在玩一玩中,老师提出讨论,讨论为什么是虾兵蟹将?“大将军”蟹大在哪?“小虾兵”虾小在哪?对比结构的不同以及虾和蟹“兵器”大小,学生在讨论中不仅仔细观察了虾和蟹,也在叙述时,强化了虾和蟹的特征。在学一学中,学生带上“兵器”用身体的姿态演绎虾和蟹的动作变化,使虾和蟹的形象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逐渐形成。在赏析激思环节中,引导学生赏析作品,感知作品创作的意图,并激励学生以虾兵蟹将为创作主题,进行故事绘画创作。学生的作品构图多样,内容富有儿童生活情趣,虾和蟹表现生动。

(二)探识认知,把握特点

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及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不同类型知识掌握的特点不同,根据不同知识类型的特点,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促进知识地有效学习。笔者认为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探识认知的过程中要注重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真实、有效、富有趣味的情境中自主学习。例如《鸟和家禽》一课,在创设情境“耳听”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森林的情境,在听一听鸟叫中,感知鸟儿动听又美妙的声音;在一组鸟儿静态图和视频画面中,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感叹鸟儿是天使的化身,是人类的朋友。在“眼见”环节中,让学生摸一摸动物标本,把握它们的形体结构、比例大小、色彩纹饰和外貌特征。在“心知”教学环节,学生在“分一分类别”游戏设计中,以分门别类的游戏来区分鸟和家禽的习性和生活环境。通过耳听——眼见——心知三个环节,学生对鸟和家禽的绘画表现有了一个从形象组建到画面构图全方位的认知,作品的绘画水到渠成。

(三)彰显个性,尽情表现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要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注重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材《动物明星》主要是通过绘画造型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表现出动物不求处处逼真,只求抓住夸张的特征。考虑学生不同的个性倾向,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儿歌表演,喜欢威风的动物就选择了儿歌“狮子大,大过虎;狮子壮,壮过牛。尾巴身后翘,头发披肩头。张开大嘴一声吼,吓得鸟兽都发抖”。喜欢乖巧可爱的动物就选择了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儿歌里有着丰富的内容,威风、凶猛、可爱、机灵的动物特征在儿歌里得到了凸显和夸张。在对比图片赏析中,学生思考和感悟着自然和作品之间的异同,虽然动物们的颜色、花纹、形状等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还有几分原来的摸样,让我们感觉到似曾相识,又是崭新的动物形象。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绘画技能对动物进行造型与表现。只有当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作品才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

二、实现由“我要画”向“我能画”转变

要想画好动物形象,首先要掌握绘画的要领。动物的类别繁多,在刻画动物时,我们只要抓住了它们的外形特征,就可以准确地画出它们的形象。如果把它们的形象看成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梯形、菱形等基本形状的组合,我们便非常容易地画出它们的形象。

在刻画动物姿态时,可以以动物的身体为基点加以变化,比如天鹅,在椭圆形概括的身体上,可以表现曲颈高歌,可以表现低头嬉水,可以表现回头寻觅……再如画鱼,用水滴形概括鱼身,可以表现出鱼儿向水面上游弋,可以表现鱼儿向湖下探寻,像逗号的姿态表现鱼儿游弋更加灵动。总之,结合动物表现手法的共同点,彰显动物形态特征,就能表现出自己喜爱的动物。

大多数的动物是群体生活,如何表现动物的大场面?掌握了画天鹅的要领,尝试由画一只天鹅到画一群天鹅的转变,由点带面,由一只到一群,抓住动物的外形特點,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塑造出姿态生动,逗人喜爱的动物形象并不是难事。学生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更容易追求自我艺术的表达,一幅幅优秀的作品就产生了。

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根据动物绘画中的各种要求进行分析,在动物绘画教学中,通过对绘画技巧的完善与创新,对动物绘画进行优化转型,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改善,实现Q亦美术——动之歌的教学目的,推动小学动物美术教学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完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对策初探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维吾尔民间美术对南疆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分析
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