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燕
(苏州科技大学 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苏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钱 燕
(苏州科技大学 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先进制造业是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苏州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主战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苏州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前,苏州已初步形成政府引导基金、银行信贷资金、资本市场等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对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但仍面临着一些难点问题。因而,苏州应从完善政策支持和引导方式、创新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力度等方面入手,完善与苏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相匹配的金融支持体系。
先进制造业;金融支持;苏州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先进制造业是引领制造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方向。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均制定了制造业发展计划。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1]2016年1月,《中国制造2025苏州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苏州将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加快打造苏州工业经济升级版,到2025年,苏州将打造成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强市。[2]
先进制造业发展是苏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苏州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主战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社会资源配置具有先导作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撑。苏州市金融业较为发达,金融资产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更有效地发挥金融在苏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构建并完善与苏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相匹配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实现《纲要》规划目标的一项基础性系统工程。
相对传统制造业而言,先进制造业是一个较新的经济概念,学界分别从“新型制造业说”[3]、“工业生产系统说”[4]和“产业形态说”[5]等方面进行概念新解。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先进制造业是指吸纳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工艺以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并将这些先进的技术综合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新型现代产业。[6]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先进制造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传统制造业通过吸收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向先进制造业转型;二是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后形成的新产业,带有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产业。[7]
自1978年至今,苏州制造业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1978年至80年代初期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主导时期;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期;90年代以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时期。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成为苏州制造业的主体,带来了苏州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苏州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据2015年江苏省发改委和统计局联合开展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统计评价工作显示,苏州先进制造业占比为51.0%,高于排名第二的南京3.78个百分点。
以哈盖特提出的区位熵对苏州制造业进行分析,苏州制造业31个部门的区位熵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以区位熵的评分标准*区位熵大于1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区位熵等于1表明该地区该产业优势不明显;而区位熵小于1通常是指该地区该产业竞争力较弱。来看,苏州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如何充分调动金融资源,有效发挥金融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是当下苏州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发展亟需破解的难题。从理论上说,金融支持苏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作用机制有三个方面。
首先,金融支持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MM理论认为,在完美的市场条件下,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可完全替代,企业的投资决策与资金来源无关。但现实中,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具有成本差异,进而必然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尤其对于先进制造业来说,不确定性的特征使其在外源融资时面临约束,发展所需的巨额资金仅仅依靠企业内源融资是难以解决的。
其次,金融支持有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无疑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但技术创新往往面临技术、产品、市场和管理等风险。资金的投入是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基础,企业必须借助金融机构强大的资金投入,才能实现技术研发、改造、升级和转化。同时,金融体系中不同金融机构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各主体通过承担大小不同、类型不同的风险,吸收和容忍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中各环节的风险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最后,金融支持有助于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整合。金融资源的敏感性选择使得资源配置效率高的企业更易获得外部资源的青睐,资源配置效率低的企业则因缺乏资金支持而逐渐被淘汰。因此,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能够促进产业优胜劣汰,有效培植先进制造业中的优势行业或企业,扩大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表1 苏州制造业部门区位熵值
资料来源:苏州市制造业数据来自《江苏统计年鉴2015》,全国制造业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5》
近年来,苏州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门类较为完善,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多项指标都处在全国领先水平,在制造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先进制造业作为未来制造业的前进方向,与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创新路径不同,对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金融支持苏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现状
第一,政策扶持和引导为金融支持苏州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十二五”规划开始,苏州市根据自身的产业特色,从制造业的优势出发,将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制定了《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苏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配套扶持政策,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信贷风险补偿、建立苏州地方企业征信系统等方法,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政府引导基金也扮演了资源配置引导的重要角色。2013年1月,苏州市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首期规模为2 亿元,有效引导创投资金聚焦培育苏州市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纲要》提出,要加大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力度,设立200亿元制造业专项扶持财政资金,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建立多种形式推进苏州制造业发展的产业基金。”[2]
第二,银行体系信贷为苏州先进制造业基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在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信贷的支持。调研表明,在政府政策推动和银行自身创新驱动下,苏州市各银行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增大,机制不断完善。目前,苏州银行业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首先,加快信贷审批速度和增加综合授信额度,改进面向先进制造业贷款的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提高企业的融资便利和信贷可得性(见表2);其次,提高对企业内部信用评级。
表2 商业银行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资料来源:本课题组委托中国人民银行吴江支行发放调查问卷,根据15家商业银行问卷整理而得
在银行信贷政策的支持下,苏州先进制造业贷款规模不断增长。以苏州市确定的先进制造业六大重点领域,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来看,2011年以来,贷款余额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见图1),2011年贷款余额631亿元,截至2016年3月,贷款余额1446.21亿元,是2011年的2.29倍。新增贷款以2013年增长最快,达到484.67亿元,增长速度超过50%,远远超过全市平均信贷增速。
图1 苏州市新兴产业贷款余额
第三,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苏州先进制造业的融资渠道。先进制造业具有不确定性高、信息不对称性大、风险大等特性,与债权融资相比,股权融资与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特性能更好地匹配。历史经验也表明,技术创新性企业对外源性股权融资有着更大的依赖,一个充分发育、完整无缝、层次清晰的资本市场是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机制。[8]近年来,苏州先进制造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截至2016年5月末,苏州沪深A股上市公司达80家,数量稳居江苏省和全国地级市第一,且制造业上市公司已成为苏州企业上市的主角,占比接近80%(见表3)。制造业细目中,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为主,三类合计占比超过50%。另外,苏州积极制定新三板培育计划,截至2016年4月底,苏州新三板挂牌企业达303家,数量列北京、上海、深圳之后,位居全国第四,占全省的35%,其中制造业企业最多,达213家,占比70%。
表3 苏州上市公司分行业统计表
资料来源: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数据整理
除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外,创投公司也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投融资业务体系,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目前苏州市备案的创投企业125家,累计注册资本251亿元,管理资金总量已突破1200亿元,在投项目累计超过1200个。
(二)金融支持苏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政策环境有待完善。苏州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提供了政策扶持和投资导向,但政策实施的效果与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政府支持制度的设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苏州市政府制定了《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计划》,为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指明了方向。但到实际操作层面,对先进制造业的行业分类模糊,使得银行在企业授信、放贷过程中面临着先进制造业识别的难题。其次,苏州市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专项补偿或担保制度设计,现行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次,苏州市尚未建立专门的先进制造业融资信息平台,现有的企业信息平台、综合金融平台尚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信息无法共享。
第二,银行信贷投向先进制造业面临诸多制约。规模比较大、处于成熟期的先进制造业或者向智能化转型的优秀传统企业,通常是银行信贷投放的优质客户,但市场上这样的目标客户数量有限,银行面临着较大的同行竞争压力;规模较小、处于起步阶段的先进制造业,盈利能力不足、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影响了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支持意愿,更突出的问题是,企业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等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与银行的审慎经营不相匹配。银行也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对先进技术的评估,增加了信贷风险。目前银行的监管制度、考核机制都与先进制造业贷款可能的高不良率不相容。[9]
第三,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影响直接融资的普遍化。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容量、运行规则、监管制度等各方面仍需不断完善,苏州先进制造业企业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数量极为有限,股权融资仍属稀缺资源,难以承担先进制造业融资主模式的功能。苏州市风险投资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政府出资、国有背景是苏州创业投资的主要特征,资金渠道来源单一,民间资本参与程度低,且目前风险资本退出渠道狭窄,影响了风险投资的发展。从投资效率上看,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在管理、人才和市场等方面均没有体现出显著的价值增值作用,效率低于商业性创投基金。这些问题使得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资金流向和资金集聚的效果不佳,很难成为先进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第四,金融创新与先进制造业发展融合程度不高。调研显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租赁、科技保险等金融创新与先进制造业发展融合程度不高,创新金融产品的推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苏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包含着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风险差异使其融资需求存在差异,与之匹配的融资模式也不尽相同(见表4)。不同金融机构均将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业务重点,但不同资金对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存在异质性效应,各金融机构之间缺乏协调,影响着各环节创新绩效的有效发挥。
表4 企业不同阶段外部融资来源比较
注:++表示该阶段的主要资金来源,+表示该阶段的第二融资来源
金融支持苏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是苏州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苏州市政府以及金融业都应转变工作思路,准确把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规律,创新金融支持的新模式、新工具、新机制,优化资金配置,推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一)完善政府支持和引导方式
一方面,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无疑是资金流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保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抵押担保贷款依然是银行比较青睐和常用的贷款方式,而先进制造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为中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偏小、抵质押物偏少,难以满足银行贷款要求。因此,苏州市需以市场化模式完善政府增信长效机制。一是安排财政专项基金作为专门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信贷补偿资金,与商业银行开展助保贷等业务,引导银行增加对先进制造业的贷款,提高对先进制造业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调动银行创新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积极性。二是发挥担保体系在融资中的作用,在加快再担保机构发展的同时,构建与苏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相适应的政银担三方合作模式,共同参与、共担风险。苏州也应利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投资基金的契机,积极争取政策,成立苏州市先进制造业投资引导基金,拉动民间资本,向苏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注入更多活力。
另一方面,政府应完善相关平台的建设。一是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体系。细化先进制造业各行业的分类明细,根据苏州地区经济发展状态,选择培育重点,使得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内容更加具体。银行也可据此制定更为清晰明确的信贷支持范围和投向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信贷指标,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同时,整合并共享先进制造业相关的国内外最新技术成果、市场行情等信息,缓解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构建有关先进制造业的融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金融机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多方沟通与联系,使金融机构能准确把握先进制造业的金融需求,促进处于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融资需求的企业与不同类型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相匹配,形成资金支持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机制。三是完善企业征信平台。信息不对称阻碍了金融机构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健全的征信体系有利于授信机构控制金融风险,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苏州地方企业征信系统应进一步采集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各类经营信息,同时纳入企业契约履行、声誉评价等商业信用信息,为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夯实信用基础。
(二)创新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
尽管先进制造业高风险性、市场不确定性的行业特征与银行稳健经营的理念相悖,但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到,积极审慎地介入先进制造业也是银行发展转型的重要契机。
首先,商业银行应积极提升专业人员的专业研究能力。针对先进制造业的授信特点,开展专业化的服务来满足不同主体融资要求,确定重点支持领域,深入了解资金需求特点,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银行可加强与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合作,选择权威的机构对企业的核心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提高评估的专业服务水平。
其次,制定符合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是苏州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商业银行在信贷政策上应给予适当倾斜,建立先进制造业贷款绿色通道,简化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扩大贷款利率优惠幅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针对苏州先进制造业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优先介入苏州地区发展较快的新材料、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积极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研究跟进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集成电路。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对接先进制造业企业,了解企业金融需求,向企业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
再次,创新金融业务并加大推广。“投贷联动”模式解决了轻资产先进制造业企业的资金短缺压力,同时银行也可获得部分投资收益用以覆盖企业融资的高风险。苏州商业银行应积极争取进入试点,根据银行自身特点,或借助集团内投资子公司开展“自投自贷”的联动模式,或积极与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机构开展“股权+债权”的联动模式,探索投贷联动有效模式、风险承担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供应链协调发展是产业链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依托。商业银行可以依托苏州地区规模较大、发展状况良好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为核心企业,量身定制供应链金融方案,为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供应链生态环境,并逐渐向全产业链金融升级,建立产融结合生态圈。
(三)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力度
苏州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不同发展阶段和融资需求的企业与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相对应。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企业可通过主板市场的支持,实现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应主动与金融中介对接,完成股份制改造,增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新三板是全国性的股权交易系统,主要服务于成长初期的企业,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平台。苏州应继续做好新三板培育工作,积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健全公司治理机制,规范公司财务运作,为IPO或转板创造条件。此外,苏州先进制造业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努力拓展融资渠道。
债券市场融资也是苏州先进制造业发展可考虑的途径,应充分调动企业债券融资、公司债券融资的积极性,针对先进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设立市级的“中小企业发债增信资金池”为企业发债增信,提高企业发债可行性,增强企业的市场征信和融资征信。
风险投资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10]苏州地区的风险投资机构应加强对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长期支持和引导,国资背景的创投机构应注重管理机制的改造,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从投资管理、业绩考核、资产评估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创业投资机构的良性发展,从而有效发挥其资本配置和创新支持功能。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尽快制定有利于风投发展的配套机制,完善相关法规,设立投资于先进制造业企业的产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公司对种子期和初创期先进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支持优势。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EB/OL].(2015-05-19)[2016-03-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2]《中国制造2025苏州实施纲要》发布[EB/OL].(2016-01-08)[2016-03-10].http:∥sz.xinhuanet.com/2016-01/08/c_1117710194.htm.
[3]李廉水,杜占元.“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和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5(2):184-187.
[4]龚唯平,查伟伟,薛白.先进制造业的三维理论模型及其特征[J].学术研究,2008(6):74-79.
[5]王国平.产业升级中先进制造业成长规律研究:以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为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2):29-34.
[6]于波,范从来.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1(7):34-40.
[7]刘明达,顾强.从供给侧改革看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1):19-29.
[8]张岭,张胜.金融体系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9):15-19.
[9]刘志彪.科技银行功能构建: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1(4):1-7.
[10]寸晓宏,卢启程.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4(9):79-87.
(责任编辑:周继红)
2017-02-19
钱 燕,女,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
F127
A
2096-3262(2017)03-00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