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区十三穴”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17-06-08 00:52关锟
医学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关锟

摘要:目的 分析“五区十三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0例2013年1月~2014年9月来我科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五区十三穴”治疗组(A组)和“普通针刺”治疗组(B组)各40例。对A组采取“五区十三穴”治疗方法,B组采取“普通针刺”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与B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5.00%及80.00%,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五区十三穴”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满意度高,疗效显著。

关键词:“五区十三穴”;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颈椎病,即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及劳动方式的改变,曲颈机会的增加,加之交通事故的增多等,颈椎病发病率较前有明显的提高,已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的一大类,约占颈椎病患者的20%~25%。由于该病属于退行性病变,患者多为中年人,工作负担重,生活压力大,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失稳,连接韧带变性,使颈椎曲度变形,造成椎动脉受压而产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因素有:①长时间伏案工作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使颈椎周围的韧带、血管得不到充足的气血供应,造成椎动脉缺血;②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潮湿比较严重比如在地下室或空调下工作,都会造成环境中的寒湿进入体内,形成了潜在影响,加重了病变部位的病情;③饮食:过度吸烟、饮酒、过食碳酸饮料会导致体内脱钙,久而久之造成骨质疏松,颈椎结构变形加重,进一步加重椎动脉供血不足。目前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虽然医学界采用了各种保守治疗方法,但疗效大多欠佳。“五区十三穴”推拿手法是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由多种手法组合、相对固定的套路式手法,尤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为2013年1月~2014年9月来我科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五区十三穴”治疗组(A组)和针刺组(B组)各40例。A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5~58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年;B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1~56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年。

1.2诊断标准 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提供的诊断标准[1]:①与病变节段相一致的症状与体征;②旋颈试验阳性;③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一致;④除外颈椎外病变。

1.3治疗方法

1.3.1“五区十三穴”推拿治疗 ①局部放松:拿揉肩颈部5 min;痛区施以滚法,手法深透有力,以深层病位温热、疼痛及僵硬感缓解为标准(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反应物加快吸收),溫经散寒、活血通络。②沿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双侧头部行经区及督脉(五区)进行点按、抓捏、揉拿,手法轻柔和缓用力由轻到重10 min左右。③点按双侧颈夹脊、颈臂穴、颈根穴、风池穴、肩井穴、天宗穴及风府穴(十三穴)进行点按、弹拨手法由轻到重患者有酸胀感为度,每穴1~3 min左右。④掌揉法及散法按摩肩胛区3 min,患者有温热感为度。⑤轻柔叩击头顶、颈部、双颞部,拍打肩背部放松结束治疗。

1.3.2针刺治疗 选穴:风池、风府、风门、肩井为主穴,临症加减阿是穴。操作:选用30号1~1.5寸毫针,按针刺常规进行操作,平补平泄法。留针25 min,期间行针1次。

1.4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颈椎病的疗效标准。优: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良: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能胜任原工作;可:个别症状消失或改善,影响工作和生活;差:症状和体征较术前无改善或加重。差以外均为有效。

2 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经统计学处理,优良率A组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眩晕症状是椎动脉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颈椎屈伸时对椎动脉张力影响不大,不会引起供血障碍,但在向一侧椎动脉行程及分布旋转或侧屈时,因供给大脑的血流量减少,此时,正常人往往可有另一侧椎动脉保证大脑、脊髓、脊神经根等正常血液供应。而在椎动脉病患者,早期由于椎间盘退变及上位颈椎错位,横突孔骨性非连续管道扭转而引起椎动脉扭曲,或因椎体后外缘、钩椎关节的骨质增生而导致椎动脉受压,造成一侧或双侧的椎动脉供血不足,或因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刺激而导致基底动脉痉挛等[3]。中晚期由于钩椎骨质增生、髓核脱出等直接压迫椎动脉而产生眩晕症状。另外中年之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回缩力减弱也是一个原因[4]。西医过去治疗本病采取口服或静脉滴注扩血管药物治疗,疗效往往欠佳,本病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夹瘀型,患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5]。《灵枢》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上虚则眩”等记载。“气为血之帅”,气虚则鼓动脉道无力,则血行不畅,中医治疗原则“益气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通过手法按摩双侧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尤其是督脉,为一身阳气之主,可鼓动五条阳经的阳气,即可调节督脉经气,又可调节六阳经经气来起到“补气行血,醒脑安神”的作用既可增加椎动脉供血,又可增加头部外周毛细血管循环,提高供血机能[6-7]。配合对双侧颈夹脊、颈臂穴、颈根穴、天宗穴、肩井穴及风府穴运用手法点、按、指揉、弹拨施术可增强行气活血的作用,又能舒经活络,温经通痹,有效改善肩颈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本套推拿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范炳华.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30-13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5.

[3]刘焰刚.临床筋伤推拿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12-16.

[4]石学敏.针灸推拿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376-377.

[5]范炳华,王新华,王鹏,等.三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4):581-583.

[6]王鹏,范炳华,丛德毓,等.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治疗颈僵型项痹病105例临床疗效验证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1):1275-1278.

[7]舒剑锋.范炳华运用三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2):81-82.编辑/杨倩

猜你喜欢
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