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药式气管导管在全麻气管插管和拔管中的应用观察

2017-06-07 08:23韩灵龙栗付民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异物感咽部插管

韩灵龙,栗付民

(许昌市中心医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注药式气管导管在全麻气管插管和拔管中的应用观察

韩灵龙,栗付民

(许昌市中心医院,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观察可注药式气管导管在全麻气管插管和拔管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需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气管导管注药囊内给予2%利多卡因3 mL,对照组气管导管注药囊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插管前后、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拔管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后与拔管后患者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发生呛咳率、咽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药式气管导管对于咽喉部及气道内黏膜的表面麻醉可以减轻在气管插管、拔管时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还可以减少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具有优势的新型气管导管,值得推广应用。

注药式气管导管;气管插管;全麻

气管插管是一种有创操作,在插管、拔管时会对患者形成伤害性刺激,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影响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稳定,还可造成患者术后出现咽痛、咽部异物感等症,给患者带来的身体伤害及恐惧、紧张情绪[1]。如何有效的减少气管内插管对患者带来的一系列损伤,广大麻醉工作者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有学者设计发明了可注药型的气管插管,来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取得良好效果[2]。本研究改进可注药的气管插管,选取需进行气管插管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气管插管时、麻醉期间及气管拔管时患者的应激反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许昌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讨论通过,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需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向患者讲明实验方法及风险,征得患者同意后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平均年龄(38.2±10.6)岁,平均体重(63.6±12.7)kg,平均手术时长(69.2±20.6)min;观察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37.7±11.3)岁,平均体重(61.8±13.5)kg,平均手术时长(70.5±19.8)min。全部患者ASA分级I~II级,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肺部疾病、呼吸道敏感及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长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取平卧位,开通静脉通路,静脉点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8 mL/kg。行桡动脉穿刺有创监测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准备好麻醉剂、气管插管、喉镜等麻醉相关物品,一次静脉点滴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2 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进行静脉快速诱导,患者意识消失后面罩手动辅助呼吸3 min,喉镜显露会厌及声门完成气管插管,肺部听诊确定插管深度后固定导管。两组均采用特制气管导管进行气管内插管,观察组特制气管导管注药囊内给予2%利多卡因3 mL,对照组注药囊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插管完成后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 mL/kg,呼吸频率控制在10~12次/min。手术结束,患者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16~20次/min,意识恢复、唤之能醒,同时确保在吸入空气时SPO2>95%,PaCO2<45 mmHg,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拔管。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接受麻醉前基础值(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5 min(T3)、气管拔管前即刻(T4)、气管拔管后即刻(T5)、气管拔管后5min各时间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其拔管时的呛咳反应、拔管后的咽痛、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等发生情况并对数据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插管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T1时HR、SBP、DBP均低于T0(P<0.05),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T1相比较,T2、T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HR、SBP、DBP均有升高(P<0.05)。T2、T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插管各时段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1)与T0相比较,P<0.05;2)与T1相比较,P<0.05;3)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两组在T4时HR、SBP、DBP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T4相比较,对照组患者T5、T6的HR、SBP、DBP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仅T5时HR升高(P<0.05)。T5、T6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拔管各时段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1)与T4相比较,P<0.05;2)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无心律失常、呼吸道梗阻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发生呛咳率、咽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咽部异物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全身麻醉的围插管期与围拔管期是危险性最大的两个时段,麻醉诱导后在进行气管插管时,患者由于喉镜及气管导管的刺激发生应激反应,对咽喉及气管内的感受器形成强烈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增强,同时兴奋患者交感神经,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强烈的应激反应甚至可能引起患者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甚至凝血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出现生命危险[3]。在拔管时段,麻醉深度变浅,患者意识与自主呼吸恢复,气道的反应性增高,同时由于吸痰等刺激,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再次增强,患者出现呛咳、身体挣扎及一系列内脏系统反射,对患者心脑血管系统产生较大负担,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增加[4]。为减少围插管期的意外发生,可用加深麻醉、抑制心率、扩血管降压等方法,但可能增加麻醉深度增加、循环不稳定、呼吸抑制等风险的发生;围拔管期为减少心血管系统及气道反应的不良反应,可以选择患者呼吸恢复但意识未完全恢复时拔管,患者舌后坠、呼吸抑制、返流误吸的风险同样增加,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的进行全身麻醉并减少围插管期、围拔管期的风险是广大麻醉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中使用可注药型气管导管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利多卡因对于气道黏膜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5]。插管时,T2、T3观察组与对照组HR、SBP、DBP均有升高(P<0.05),但观察组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在插管时对咽喉及气管表面的麻醉可以一定程度的抑制插管时患者的心脑血管反应,降低插管时风险的发生率。拔管时,由于较好的咽喉及气道粘膜表面麻醉,观察组仅在拔管时出现心率增快,血压未出现明显变化,对照组血压、心率等均出现明显升高。两组拔管后不良反应情况,两组均无心律失常、呼吸道梗阻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发生呛咳率、咽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咽部异物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患者咽部异物感情况进行30 min观察,观察组患者咽部异物感消失或出现明显减轻,考虑与咽部黏膜局部麻醉有关。

综上所述,注药式气管导管对于咽喉部及气道内黏膜的表面麻醉可以减轻在气管插管、拔管时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还可以减少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具有优势的新型气管导管,值得推广应用。

[1] 沈社良,胡双飞. 右美托咪啶与瑞芬太尼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效果的比较[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11):1306-1309.

[2] 邱宝军,汪 伟,张 惠. 雾化型气管导管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11): 1023-1024.

[3] 王永强,傅国强,袁 岚. 喷雾气管导管减轻气管插管和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554-3556.

[4] 兀效儒,左文君,路晓东. 多功能重叠双囊气管导管用于全身麻醉老年患者53例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98-99.

[5] 李景宾,余志兵,邓友勇.不同剂量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4):356-357.

本文编辑:王 霞

韩灵龙,男,主治医师,从事麻醉临床工作

R614

B

1671-0126(2017)02-0020-03

猜你喜欢
异物感咽部插管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咽喉异物感 试试代茶饮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食管胃黏膜异位与咽部异物感等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