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剑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明珠,诗词教学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价值。但,其中诗词注释多有值得商榷之处,现加以列举,以求教方家。
《唐诗宋词选读》最新版,2007年6月第3版。
1、第3页,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注释③【物候】指自然现象变化反映出的气候不同。
原句“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其中的“物候”,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解释: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在诗词中,这样解释未免生硬。其实,“物候”从词语结构上看,应为并列式结构,“物”指自然风物,“候”指气候。从语义上看,更侧重指“风物”,即风景万物。如卢照邻《元日述怀》: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而教材的注释采用偏正式结构,只强调了“气候的不同”,解释不完整。
2、第8页,刘希夷《代悲白头吟》,注释⑨【三春】指初春、仲春、季春的三个月。
原句“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来表示兄弟排行、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成语伯仲之间。《说文解字》:“孟,长也。”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长的。后来,孟、仲、季逐渐引申用以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逸周书·周月》:“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
而教材的注释“初春”的说法与仲春、季春并列,不够严谨。
3、第11页,张九龄《望月怀远》,注释②【遥夜】远隔天涯的夜晚。
原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教材把“遥”解释为“远隔天涯”实在不妥。遥,既有距离远之义,也有时间长之义。遥夜,长夜也。本诗中,有情人由于思念远人,难以入眠,所以埋怨长夜漫漫。又如,《楚辞·九辩》:“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4、第30页,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注释⑦【画图省识春风面】省识,略识。
原句“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略识”,约略识得。这一解释与历史、句意是相矛盾的。因为,传说中汉元帝正是被画师毛延寿蒙蔽,他看到的王昭君的画像是被故意丑化了的,而不是“春风面”。这才有“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的后话。而昭君怨,怨的正是汉元帝被画师蒙蔽而不识春风面。
因此,这里的“省”,应读shěng,从“免掉,减去”的意义上引申为简单了事,即“不”的意思。“省识”应释为“不识”。
5、第38页,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注释⑧【四海为家】指天下统一。
原句“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教材注释不错,原指帝王拥有天下,如《汉书·高帝记》:“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
但“四海为家”其实有两种意思,还有一种,也是后起的意思: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教材應作补充,方便学生全面理解。
6、第45页,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注释②【二十四桥】唐时扬州市井繁盛,共有二十四座桥,见沈括《梦溪笔谈》。
原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究竟指什么,历来说法不一。教材采用《梦溪笔谈》之说。但,这种说法颇多异议。一是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补笔》中仅仅列出了23座桥的名字和位置,不足24座;二是其中“下马桥”竟有两座,重复。比较通行的说法应是指一座桥,名为“二十四桥”,当地人也称“廿四桥、念四桥”。清代文人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另,宋代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从这首词看,也应指一座桥。
7、第63页,欧阳修《蝶恋花》,注释⑤【章台路】汉代长安有章台街,多妓馆,京兆尹张敞无威仪,罢朝以后常走马过章台街游乐。后以章台路代指歌妓聚居的烟花柳巷。唐许尧佐《柳氏传》,记韩翃与歌姬柳氏故事,作有“章台柳”词。韩翃《章台柳·寄柳氏》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章台柳·答韩员外》云:“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夜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原句“楼高不见章台路”。
教材注释的核心是:后以章台路代之歌妓聚居的烟花柳巷。这本不错。但注释前引用了“张敞罢朝常逛章台路游乐”的典故,注释后又引用“韩翃与歌姬柳氏”的爱情故事。故事虽动人,但实在是叠床架屋,且“韩柳”历经沧桑终得团圆,其中的情味与《蝶恋花》的女主人公怨恨丈夫花天酒地的情感基调格格不入,理应删去。
8、第79页,晏几道《临江仙》,注释⑦【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彩云,古代常用以比喻美丽而薄命的女子,此喻指艳装的小蘋。
彩云,比喻美丽而薄命的女子,没有问题,正如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但教材注释后半句“此喻指艳装的小蘋”,实属多余。艳装的小蘋叫“彩云”,玄衣的小蘋岂不成了“乌云”?
9、第80页,晏几道《鹧鸪天》,注释⑤【舞低杨柳楼心月】舞腰越弯越低,使她感到挂在柳梢、照到楼中的月儿也随着下沉。注释⑥【歌尽桃花扇底风】歌喉越来越高而急促,使她觉得拿在手中的桃花扇也跟不上那快速的节拍。
教材此处的两处注释实在是随意性太大。词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描写的是宴会上的歌舞盛况。“舞低杨柳楼心月”,应指挂在柳梢、照亮高楼的明月在酣舞中渐渐低落,而不是舞女的腰越弯越低。“歌尽桃花扇底风”,桃花扇是歌姬所用团扇,一面画有桃花,另一面写的是所唱曲牌名目,点歌者依目点歌,歌女依点歌舞。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双关《国风》之“风”。在这里应指曲牌名目,相当于节目单。因此,这句的意思是:歌女已经唱完扇上所列的歌曲。这两句生动描绘出了宴会上酣歌醉舞,通宵达旦,热烈欢乐的氛围。
10、第82页,秦观《踏莎行》,词后补充了湖南郴州三绝碑的插图。
但教材的选文竟然与碑文有三处不同:无寻处——知何处,斜阳暮——残阳树,幸自——本自。这应该是诗词在流传中不同的版本。究竟那一个版本更好,为什么采用与三绝碑碑文不同的版本,教材应该就此做出简要解释,以免学生产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