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莹
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语文教学的不断变革,作为语文教学改革一部分的作文教学改革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作文教学不断改革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根据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分析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了一些关于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路。希望通过作文教学改革,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要了解作文教学改革,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一)作文教学的性质
所谓作文教学的性质,就是指教师指导下学生练笔的过程,它强调教师“教”和学生“练”的和谐统一。为了正确把握作文教学的性质,在教学中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点: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写作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二要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起到很好的引导和帮助学生的作用,先让学生自主完成写作,在遇到困难时教师再加以指导、点拨,而不是把自己知道的全倒给学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注入式的教学会限制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和创新力,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要尽量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三要努力实现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动态平衡,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很好地整合起来,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动脑、勤动笔,养成写作习惯,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
(二)作文教学的任务
作文教学的任务概论起来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应对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根据教学任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以下几点:一要着重加强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练习,尤其是记叙文、应用文等常见文体写作;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和审美情趣;三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作文竞赛、演讲比赛、写日记、小组合作探究等多方面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素养。
二、作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
首先,是写作质量和内容问题。由于每周的写作课时间有限,老师想教给学生的东西又太多,就出现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老师讲的多,但学生练的少。由于缺少练习,学生就会盲目模仿。如老师让同学们写一件最难忘的事,好多同学都是写的下雨时妈妈送伞,放学后老师加班备课、改作业,警察叔叔扶老奶奶过马路等等,千篇一律,都是被同学写过又写的话题,缺乏新意和创造力。
其次,是情感表达问题。俗话说“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融入到生活中去,有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并用带有诗意和情感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出来的文章才更有吸引力。但现在学生的写作,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假、大、空”问题,缺少自己的情感体验,缺少生活实际,主观随意性强,写出来的文章僵化枯燥,没有情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文教学的发展。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写作态度问题。应付式写作盛行,写作态度松散,缺乏写作热情,抱着写作文是为了应付老师的心态,而从互联网上抄袭等等,这些原因都不利于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
(二)作文写作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
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产生的这些问题呢?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时对新课改的理解不够深入,未能针对写作教学而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导致写作教学过程中重知识教学,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另一方面,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安排的写作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写作安排缺乏创新,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写作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越來越依靠网络,而不再自己动脑思考,无法静下心来多读些优秀作品,阅读能力的缺失,生活感悟能力的减弱,知识面的狭窄,表达能力的不完善,机械模仿或者照搬他人作品等问题,都影响着写作教学的发展。
三、作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从写作内容上:
(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俗话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写作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教师在教作文时应该尽量以学生的视角去考虑问题,真正去了解学生需要的是什么,对什么样的问题或者事物感兴趣。在写作内容和形式的安排上也应该给学生较大的自由,让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内容可写,题目也让学生自己决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爱上写作,不再把写作文当作一种负担。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写日记开始,每天用几句简短的话把自己认为感兴趣的事情写下来,这样长时间下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一种写作习惯,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也会改善写作中“假、大、空”的现象。
(二)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众所周知,一篇好的作文离不开素材的积累,而素材的收集很大部分来自于生活,所以说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并用诗意的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才能够创作出一篇优秀的文章。
我们应该怎样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呢?首先我们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深入观察生活,是学生写作的前提。通过观察,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通过观察,学生才能找到心灵的共鸣,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记得一次作文老师让我们学习写记叙文,为了激发大家的写作兴趣,老师先让我们自己分成小组对身边感兴趣的事情进行观察,收集信息,然后小组讨论,大家根据自己的看法、观点去写作文。我们小组当时是写家乡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通过周围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描述讲解,以及我们对周围变化的观察,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家乡经济的发展,也激励了我们要努力学习,去创造更加美好的家乡。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充分的素材和我们自己调查的亲身感受,写起来非常顺手,而且内容也丰富,更具真情实感。
其次,要亲近自然,体会自然。在自然中,一花一叶,一草一树,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如下雨前低飞的燕子,忙着储备冬眠物资的松鼠等等。我们要学会认真观察,仔细感受,热爱自然,融入自然,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操,从自然生活中丰富我们的写作素材。
从教师教学方式上:
(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让教学生活化。
教师可以走出教室,带领学生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班级讨论、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活动等方式改变作文教学枯燥无趣的状况,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自由选择,快乐写作。
(二)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束缚住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为了写作而写作,应该明确意识到写作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写作中释放自己的平台,应该少些命题,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的時间,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要让学生多练习,养成经常写作的习惯。
有句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用在形容写作上十分贴切。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从质变到量变的积累过程。只有多练习,多积累,多写作,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日记、周记、随笔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作文评改要及时,评改方法要多样化。
在作文讲评上,教师可以采用自批自改、学生互改、课上集体评改等方式评改作文。教师改作文时也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作文水平,对程度好的点到为止,基础差点的重点评改。同时注重作文批改时效性,要在作文完成后尽早做出批改。
在学生写作上:
(一)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闲暇时间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著作,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阅读的书籍多了,文学素养会逐步提升,对于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要提醒学生注重优美字词句的积累和作文写作的训练。
教师要教导学生多练习写一些简单的比喻、排比等句子,注意对于一些好的诗词的借用以及好的写作方法的学习。要勤于动笔,把自己读到的有感触的话,遇见的有意义的事记下来,多尝试自己写一些小的练笔,长时间坚持下来,对写作会有很大帮助。
(三)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途径,获取学习材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开始越来越多的使用互联网,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有利的一面,学习利用网络查找与写作有关的内容,通过网上阅读等方式,自主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四、结语总之,作文教学中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去关注的问题,而作文教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里不仅仅需要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家长、学生一起参与进来,不断完善我们的作文教学工作,使作文教学改革取得质的飞跃。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作文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白坚.写作教学的新观念与新方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黄建成 袁立庠.中学作文教学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3]吴道文.中学作文教学论稿[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
[4]孙建龙.小学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