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语文教材,做“通透”的语文教师

2017-06-07 19:21王艳桃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于漪课文教材

王艳桃

于漪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于漪老师就迈出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在教学和语文教材的使用上做出了新的尝试。于漪老师在长达6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秉持着“教文育人”的人文教育思想,践行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大教材观”,具体表现为:深入钻研教材,做到“胸中有书”;活用课程资源,丰富语文教材;打破教材迷信,发展学生思维。这对当下的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深入钻研教材,打通教材壁垒

教育事业包蕴着崇高的使命和重大的责任,于漪老师一直用“树魂立根”的使命意识鞭策着自己不断前行,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学生的发展。语文教材作为教师教的工具和学生学的媒介,作为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漪老师强调课前必须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力求“真懂”,做到“胸中有书”。

(一)尊重语文教材,正确认识语文教材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阐释教师研究教材的重要性:“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1](P62)因此,学生能否对语文课产生兴趣,新课标所提的“三维”目标能否落实,都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很好地处理教材,而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取决于对语文教材的把握。

于漪老师对语文教材的重视在她的语文教育书简中显而易见。在致洪宗礼的《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通信》中,前两则是关于选文,文辞简短却句句恳切,饱含对语文教学的深情;最后一则是回复某位执教老师对课文《往事依依》的质疑之处,于漪老师在信中大赞这位教师对待语文教材的谨慎态度:“这位执教老师对课文深入钻研,处处求落实的认真负责态度令人尊敬。教学确实不能大而化之,否则,就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2](P4)《往事依依》是于漪老师的作品,能如此郑重且坦率地回应质疑,足见她对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的重视和尊重。

(二)破除教参迷信,深入钻研语文教材

首先,要有全局观念,用整体的眼光去看待教材。要用‘多管齐下的全局观念来处理教材,对教材的来龙去脉、编写意图,梳理得一清二楚,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了如指掌。[3](P21)通过读于漪老师《春》的“再教后记”,我们可以看出,于漪老师用全局观念审视教材,在第三次教《春》时把教材中几篇写季节景物的文章综合到一起设计教学,对教材的把握常教常新。

其次,要细致地研究每一篇语文课文,把握文本的个性。于漪老师批评尊崇教参,答案求同,不闻读书声,只见做试卷的语文课堂,强调熟悉教材是教师上好课的基本前提,要将教材烂熟于心。她强调要先做学生,后做老师,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文本的来龙去脉,反复推敲、咀嚼,在深度和广度上探究课文。正是因为将教材读懂读透了,于漪老师在教《茶花赋》的时候才有了自己的创新,她抓住“心都醉了”的“醉”字设计教学,着力于讲深讲透;在教《挥手之间》时,把三句写人群“涌”上去的句子集合在一起教,打乱了文本固有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领悟其中深意。

钻研教材要有不明理就不罢休的那股劲儿,求准、求深、求有自己的发现。[3](P21)在教学中,我们应对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深入研究,对选文进行比较,敢于打通课文与课文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本与课本之间的壁垒,潜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精准把握教材的思想内涵和精髓。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缘文释道,因道悟文,先让文本感动自己,寻找到能激发学生情绪的动情点,才能引领学生走向充溢人文气息的广阔语文天地。

二、吃透学生学情,活用课程资源

我国现代语文教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叶圣陶说:“教科书好比一张旅行的路程单,你要熟记那些地方必须亲自到那些地方去旅行,不能够单单记住一张路程单。”[4](P98)可见,在使用教材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叶圣陶使用教材但不囿于教材的束缚,将教科书斟酌活用,有针对性地从课外选择一部分文章丰富充实教材。

于漪老师正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之后,利用课外语文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创造性地确定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以及思想情操的陶冶。于漪老师对教材的补充又有几种不同的形式,一是补充课外文章做教材;二是为课文补充相關材料。

(一)补充课外文章做教材

《春》的教学实录学情分析部分这样写道:“该班以数学成绩为依据组成,语文基础与基本能力相对而言差一些。学生字迹潦草,错别字多,朗读能力不强,写作比较困难。作文内容空洞,写不具体,叙事粗粗拉拉……当时《春》还没收入教材,我通过自选的这篇散文,作为补充教材,希望能促进学生的作文写得具体些,看周围的事物精细一点。”[3](P111)可见,在充分了解学生需要什么的前提下,于漪老师果断地选用了文章浅显易懂但意境优美,语言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春》作为补充教材,致力于让学生在细致的教学中领会《春》准确生动的用词、形象细致的景物描写,并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于漪老师非常的细致,在字音字形上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这与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第一次学习新教材》“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1](P33)的观点一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二)为课文补充相关材料

于漪老师的经典课例《晋祠》在对教材深入挖掘的基础上,认为《晋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就会显得平实无味,于是于漪老师引入《中国名胜词典》一书作为参照,设计了辞典条目与课文的对比阅读:

师:……把词典上介绍晋祠的语句和课文《晋祠》对照起来看,你们会发现哪些问题?这是一;二、两者有哪些不同之处?三、请你们判断一下是文章写的好呢,还是词典上说明得好。

……

生(52):……数据上有些不对。

……

生(53):……两个“三绝”内容不同。

……

生(61):词典和课本上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写晋祠三绝的时候,写作方法是不同的,课文上是先总述,然后再分述,字典是先分述,然后再总述。

……

师:两者都有可取之处,有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分别呢?

生(70):我觉得词典是向别人解释的,它应该简洁明白。……我们所学的《晋祠》这篇文章,说明十分具体,它的写作方法是用了大量的形容与描述。[3](P142-151)

学生在两相对比之下,寻找出了多处不同,由此引发了全班同学的大探讨,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在比较中,学生的认识由表及里,逐步深化,从而对文艺性说明文的本质特征有了了解,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大大加强。”[3](P93)于漪老师在教《事事关心》时,将注释中对作者的介绍与《燕山夜话自序》结合起来,让学生更“立体”地感受作者的精神风貌;在教完《变色龙》之后,让同学们课外阅读《凡卡》和《小公务员之死》,体会课内所讲的主人公和配角之间的关系。

补充材料,对比阅读,体悟文本,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了学生的精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比思维的能力。

诗有“兴观群怨”的作用,于漪老师就非常重视古诗词的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在古诗词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在于漪老师的课前,同学们都会背诗。于漪老师也经常在恰当的时机信手拈来最贴切的诗词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比如在教《春》时,就涉及到了《绝句》、《泊船瓜洲》、《淮中晚泊犊头》等古诗。可以说,古诗文就是于漪老师课堂的第二大教材,于漪老师用诗意的语文课堂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除此之外,古今中外的戏剧、电影、绘画、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都进过于漪老师的课堂,盘活了语文课程资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真正把语文课讲“活”了。

三、打破教材迷信,发展学生思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于漪老师强调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认知和思维的工具。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除了是文化的圣地,还是思维训练的殿堂。于漪老师善用“面上开花”训练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用“鼓励求异”训练法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用“纵深发展”训练法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其中“鼓励求异”训练法就是利用语文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教材评头论足,打破对教材的迷信,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是范文,首先应学习,但学习之余,可挑挑毛病。”[3](P84)以此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谈骨气》一文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认为课文中对“骨气”的定义有待商榷,文中说:“什么叫骨气,指的是抱有正确、坚定的主张,始终如一地勇敢地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遭遇任何困难,都压不扁,折不弯,碰上狂风巨浪,能够顶得住,吓不到,坚持斗争的人。”这位同学认为“骨气”不是“人”,说这句话有语病。再如于漪老师在教《变色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了课本注释对“变色龙”的解释与字典里所给的不一样,课本注释只有“蜥蜴的一种”这一解释,但字典里还有“比喻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这一层含义;还有同学提出《变色龙》揭露俄国社会的黑暗,选入教材有什么现实意义。随着课堂的深入,同学们在探讨中都有了解答,明确了编者在编写教材注释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认识到了要学习契诃夫观察生活、由表及里地认识生活的品质。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不乏尊奉教材、教参的老师,更不用说让学生跳脱出教材的限制去发现问题。在于漪老师课堂上,同学们能在语文学习中破除“教材至上”,“唯教材是信”的僵化观念,或多或少能以批判的眼光对待语文教材,从而引发思考,解决问题,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语文教师也是一种鞭策。

综观于漪老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于漪老师一直用“大教材观”指导着语文教学,打通语文课程资源脉络,读透文本内涵,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使命意识,深入了解学生,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不迷信教材教参,细致深入地钻研教材,形成自己的独特认知;活用课内课外的课程资源,弥补学生的短板,拓展学生的眼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材,破除教材迷信,训练学生思维。这对当今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要用正确的语文教材观去指导教学,体察学情,挖掘教材,将教材读通读透,以此为依据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师本身“通透”了,才能破除权威意识,还语文教学以本来面目,从而启发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冯渊.关于语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于漪老师访谈[J].语文学习,2013,(6).

[3]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于漪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