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林,王丽红
(北京科技大学 招生就业处,北京 100083)
北京地区高校就业市场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孙长林,王丽红
(北京科技大学 招生就业处,北京 100083)
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就业市场运行机制,但也存在校级就业市场建设基础保障差异较大、跨域特色双选会建设不足等问题。有必要从基础要素、政府调控要素、服务保障要素等方面入手,完善规范化、标准化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加强市校级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市场建设;推进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创新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发展新模式等对策,促进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远深入发展。
大学生就业;就业市场建设;机制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700多万,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至22万余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是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基础,运用市场机制,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供需见面等综合服务的专业化市场[1]。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有效体系。然而,受到社会经济形势变化发展,就业市场缺乏统一管理,高校就业机构建设参差不齐,人才供需双方主体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聘难”并存等市场建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2]。为此,笔者曾于2015年针对北京98所高校和部分毕业生进行调研,分析北京地区就业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校级就业市场建设基础保障差异较大
人员配备、制度等软件建设、场地等硬件配备、资金支持是高校就业市场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保障。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高校都比较重视就业市场建设,但高校间的就业市场建设基础保障差异较大。
在人员配置方面,高校就业市场建设专职工作人员整体偏少,94.55%的高校仅有1-2名专职人员负责就业市场建设。1/3以上的高校认为目前的人员设置不能满足市场建设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市场的开拓和维护工作。
在软件建设方面,约1/5的高校未建立任何与就业市场相关的制度文件。在硬件建设方面,高校就业市场专用场地差异较大。就业市场建设专用场地包括办公场地、专用招聘场地、与其他部门共同管理使用的招聘场地、现场面试室、网络视频面试室及其他市场建设场地。在被调查的高校中,25%没有就业市场专用场地。
在经费配备方面,大部分高校提供的就业市场建设经费基本满足就业市场建设的要求,有17.91%的高校认为经费不足以支撑市场建设工作,市属高校经费配备情况整体好于部属高校。然而,市场建设经费在就业总经费中单列的比例不高,表明高校对于市场建设经费支持的重视程度不足,且缺少其他有效来源渠道。
(二)跨地域及特色双选会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对于传统的综合性双选会,地区性双选会、针对行业或某类特殊人群的特色双选会针对性更强,更能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调研发现,与京外地区合作举办双选会的北京高校比例较低。
74.4 %的北京高校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举办过行业招聘会,比例较高,但举办频率不高,超过5次行业类招聘的高校仅有23.1%,各高校举办行业类双选会的场次和规模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针对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村官”等国家项目就业期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寥寥无几。
(三)就业市场信息化管理程度及共享程度不高
在市场信息管理方面,目前高校单位资源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用人单位信息主要来源于工作积累。调研发现,仅有33.3%的高校建立了用人单位数据库管理软件或网络系统,大部分高校的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建设及网络系统建设工作不够系统完善。
在招聘活动管理方面,高校对于用人单位的资质审核、市场准入工作存在明显不足。仅有39.74%的高校制定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准入审核制度》或类似文件,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仍会受到虚假招聘信息的困扰。24.1%的毕业生经常遇到就业歧视,影响毕业生的求职心理。高校市场建设中的“保护主义”现象明显,仅30%左右的高校在招聘活动组织上无差别对待外校毕业生。
(四)就业市场对教育教学的反馈机制不足
根据就业市场反馈来改进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是影响高等学校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3]。调研发现,仍有26.31%的高校没有建立就业市场对教育教学的反馈机制,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真正意义。
(五)就业市场的区域导向作用有待加强
2014年,国家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北京作为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具有高校云集、人才众多的优势,对实现京津冀区域内人才配置均衡化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及辐射作用[4]。就北京高校毕业生期望首选就业地区来看,调查显示,77.8%的毕业生选择北京,22.2%选择其他省市,但每个省市的比例均不超过2%。可以看出,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地域集中在北京,不利于实现人才均衡配置,需要扩大北京周边地区对北京人才的吸引力,促进京津冀地区的人才结构协调发展。
根据劳动力市场构成的五大要素[5],主要从软硬件等基础要素、政府调控要素、服务保障要素等方面入手,并结合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图1 劳动力市场构成五大要素
(一)完善规范化、标准化就业市场服务体系
1.强化市级部门统筹、协调功能,促进就业市场管理规范化
市级就业市场,在加强自身有形市场、无形市场等相关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面向本区域范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层面制度的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指导性市场管理制度,如准入制度、活动管理制度等。建立北京高校就业市场建设评估体系,包含制度建设、软硬件建设、创新性、实际效果等评估内容,定期评选市场建设典型经验高校并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加强高校间市场建设的经验交流,促进地区高校整体水平的提高。统筹、整合高校间的资源和力量,结合北京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特点,制定北京地区就业市场开发计划,使北京地区就业市场开发更加有序有效。
2.探索校级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标准体系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提出校级毕业生就业市场在制度建设、专设机构及人员、场地、经费等方面的就业市场标准体系。一是各高校要制定与市级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制度相适应的校级市场管理制度,包括准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保证本校市场活动的顺利推进。二是要结合本校实际,提供良好的场地、人员、经费等基础保障,保证就业市场有效开展。三是要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信息化管理,建立校级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进行分级管理,提高向学生推送就业信息的有效性。四是要加强各类招聘活动的管理,制定招聘活动工作流程,提高招聘活动组织效果。五是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形成招生、就业、培养联动,通过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而通过学科调整等方式促进毕业生就业。六是明确本校就业市场建设目标,制定适合本校学科特点、市场需求的市场开发计划。
图2 校级就业市场建设标准体系内容
3.建立各级就业市场反馈机制,促进市场良性发展
图3 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机制
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机制主要是通过了解供需双方在就业市场中的平衡和匹配情况,对供方或需方进行结构调整,弱化就业市场中的供需结构矛盾,达到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从地区层面探索发布《地区就业预警白皮书》,为高校招生、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提供决策依据。一是专业预警,对就业率、就业质量差的专业进行市场需求分析,若存在市场需求少、毕业生人数多的结构问题,建议适当减少该专业的招生规模。二是学历结构预警,对就业率低的学历人群进行分析,如果存在市场需求少、该学历人数多的结构问题,结合专业分布,建议适当减少某些专业某些学历的招生规模。三是人才培养反馈,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不吻合的问题,分析原因所在,提出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议,提高供需匹配度。
(二)加强市校级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市场建设
1.依托市级就业部门,建设北京地区区域性就业市场
北京地区高校就业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校区域内分布相对集中。市级就业部门可在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常设毕业生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管理职能,加强北京市区域内就业分市场建设,实现毕业生资源信息、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区域内共享。一是重点帮扶高校相对集中的远郊区县区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郊区县毕业生常设市场,如通州区、昌平区、大兴区等,达到区域内高校就业资源整合、解决因距离原因产生的对用人单位吸引力相对较差等问题。二是在城区高校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立区域高校联合双选会市场,解决部分高校就业资源市场配置相对不均衡的问题。三是针对区域分布相对分散的高校,可以依托市级毕业生就业市场平台进行联合市场运作。
2.依托行业特色高校,建设北京地区行业性就业市场
近年来,北京地区高校在面向综合性大学建设的基础上,仍然保留了浓厚的行业特色,具备较强的行业专业优势。市级就业部门要协调、指导行业性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一是加强重点高校优势行业就业市场建设。以单个或多个优势高校联合建设行业市场的模式,带动北京地区相关高校行业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实现高校行业就业市场资源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需求资源的有效性,避免资源的重复和浪费。二是积极帮扶行业需求相对困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社会经济形势变化发展、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在判定行业专业就业前景的基础上,帮扶行业专业需求减少或较小的专业毕业生就业。三是大力开拓京外行业毕业生就业市场。2015年北京地区高校约有70%的毕业生为京外生源,在北京市对人口规模发展进行控制的背景下,要充分引导毕业生到京外就业。
3.依托京津冀一体化举措,建设京津冀毕业生就业联合市场
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北京地区高校约65%的毕业生为华北、东北、华中生源;调查显示,近80%的毕业生选择北京为其求职之初首选的工作地区。一方面,是学生渴望留在大城市的意愿较强;另一方面,毕业生去京外地区就业存在信息获取不足、求职花费较高等现象,给毕业生京外就业带来一定困难。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三地省级就业部门可联合打造毕业生就业市场圈,成立京津冀地区毕业生就业市场联盟。由各省级就业部门提供一定资金,广泛动员地区高校和企业达成建立京津冀地区就业市场一体化的共识。吸引三地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按照地区人才战略布局,统筹进行人才招聘活动,定期组织京津冀地区招聘会,实现就业市场资源大区域范围内合理有效配置,促进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到北京周边就业,更是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资源,辅助解决首都人口资源的矛盾问题。
(三)推进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
1.实现市校级市场、校际间资源信息共享
平台依托北京高校就业信息网、各高校就业信息网、手机APP等为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提供注册管理、信息服务、求职服务模块,为用人单位提供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各类招聘服务功能,为就业工作部门提供统一的用人审核准入标准和信息资源使用机制。首先,平台可实现招聘信息的统一采集、审核、管理、发布和使用,提高信息的有效度和及时性。其次,平台可实现毕业生“一站式”对于北京市所有招聘活动及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毕业生获取更多的就业岗位信息。再次,平台可为用人单位参与市校两级各类市场活动提供更为便捷的途径,有利于招聘资源信息整合。最后,平台在一定授权范围内实施市校级市场、校际间资源信息共享,实现用人单位资源信息在不同高校之间的更为合理有效的配置,逐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和市校级大市场建设。
2.提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成功率
在市场现状下,出现“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聘难”并存等市场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与毕业生求职信息的不对称性。建立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发布模式,实现把各类市场招聘信息传达至符合条件需求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一是要继续发挥既有的校园信息发布模式,包括就业信息网、宣传栏、微博、微信等。二是重点开发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APP手机客户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置市场推送信息范围、隐私信息保护、在线简历修改、重点用人单位关注等内容。三是可为用人单位提供根据自身需求发布招聘信息、查找适合学生简历、了解市场双选会安排等服务模式,实现供需双方的信息有效匹配。
3.建立就业市场信息分析模型,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平台在实现对用人单位资源信息管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要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分类管理。一是要求各高校通过系统登记本校毕业生资源及简历,区分就业、考研、出国等意向。二是对意向就业毕业生生源、学历、就业因素(如求职首选地、行业、职位等)等进行系统分析。三是建立毕业生就业实时跟踪机制,包括面试、签约环节进度等。市场供需主体双方信息的统计分析,有利于实现市场预警数据的发布。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信息、毕业生求职统计信息、实施跟踪信息等,建立并完善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数据分析、对比模型,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创新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发展新模式
1.促进毕业生创业与微型企业结合,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市场发展模式
虽然大学生创业被寄予厚望,但总体创业比例仍然相对较低,创业成功率也一直低迷,失败率逾九成。如创建大学生创业与微型企业结合的就业模式,给与政策支持,将大大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以创业者的身份进入微型企业(20人以下),可视同大学生创业,企业享受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政策优惠。微型企业已经完成了创业初期的基础工作,解决了注册、场地、资金、营销、管理等现实问题;大学生具有理论知识基础、创业智慧、创业热情等优势,也弥补了微型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二者结合有利于提升微型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才结构水平,激发企业的活力和潜力,大大加快微型企业的发展,也将大大促进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
2.加强特色市场建设,落实政策配套服务,促进就业市场服务多元化
调研显示,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举办特色双选会的比例均较低,特别是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特岗计划、海外汉语教师、大学生入伍等国家项目就业,基本没有后续的跟踪服务。为了更好地为这些政策后续的落地提供服务,加强政府公益项目市场建设,以省级市场为主体,设立北京市“村官”、西部基层、社区志愿者、退役士兵等就业专场。此外,建立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市场、女大学生就业市场、重点帮扶院校及行业市场等,拓展就业市场服务多元化。
3.完善就业市场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联动,增强就业市场导向性功能
调查显示,77.8%的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将北京作为就业首选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区域、户口、薪资、声誉等可见性强的指标上,忽视了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发展等关键求职指标,容易造成职后稳定性差、职后发展障碍等困境。同时,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与就业市场实际相脱节的情况,如小微企业对毕业生需求强烈,然而高校中关于小微企业的招聘、介绍等相对薄弱。本项工作在市场反馈机制和市场预警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就业市场活动、数据统计、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就业意愿等因素分析,重点做好毕业生求职市场引导工作,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实现有机对接,探索通过市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适合区域、适合行业、适合职业就业的高质量就业市场服务模式。
就业市场建设在推进过程中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市场供需主体变化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从规范化标准化制度方面加强市场管理,从区域化行业化建设方面拓展市场外围,从智能化信息化平台方面提升市场时效,从创新化发展化举措方面促进市场发展。只有这样,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才能日趋成熟和完善,充分发挥就业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促进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远深入发展。
[1]常万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4):55-56.
[2]郝登峰.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57-161.
[3]马挺奇.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34-39.
[4]于林月,张力,陈龙.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思路[J].新视野,2015(3):96-100.[5]于挺.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构成要素研究[J].商业时代,2011(36):12-13.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mployment Market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of Beijing
Sun Changlin,Wang Lihong
(Department of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BeijingUniversityof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100083)
The market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Beijing has formed into a good market operational mechanism after years of construction.However,problems do exist in some areas.On the one hand,big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level employment;on the other hand,a lack of construction is found on cross-domain double-elec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basic elements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service support elements,this paper aims to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the of employment market service system,to strengthen the market construction of city-level integr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rket intelligence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system;to innovate a new model of the employment market service of universitygraduates in Beijing;topromote a long-termin-depth development ofuniversitygraduates in Beijing.
employment of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market construction;mechanismconstruction
C939
A
1674-5450(2017)03-0143-05
【责任编辑:赵 伟 责任校对:赵 践】
2016-11-12
孙长林,男,山东泰安人,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