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羞耻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分析

2017-06-06 12:11郭瞻予
关键词:出生地羞耻感宜人

郭瞻予,李 阳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大学生人格、羞耻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分析

郭瞻予,李 阳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采用羞耻感问卷、大五人格问卷(N EO-FFI-R)和交往焦虑问卷对5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人格、羞耻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神经质与羞耻感、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与羞耻感、社交焦虑显著负相关;宜人性与羞耻感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焦虑相关不显著。羞耻感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羞耻感在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中分别起部分中介作用。

大学生;羞耻感;大五人格;社交焦虑

一、引言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实现跨时间和跨领域的交流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这些先进的科技在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随着QQ、微信等应用程序和手机、IPAD等科技产品的推广和应用,人们选择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的概率明显降低,特别是对于在这种高科技盛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来说,选择传统面对面交流方式的概率更低。因此,当他们一旦远离社交软件,真正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就会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交问题。社交焦虑就是其中的一种。Erwin等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1]。社交焦虑是指对人际处境的紧张与害怕。当有社交焦虑的个体被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者被其他人仔细观察时,会表现出显著的对社交情境或活动的焦虑,并且担心自己的言行会使自己丢脸[2],从而可能表现出逃离或回避焦虑情景的行为。

社交焦虑受到各种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在心理方面,人格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3]。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人格和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4]。那么,人格特质是否会通过其他因素来影响社交焦虑呢?已有研究表明,羞耻感在人格和社交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5],但其并没有详细介绍人格的各个特质是如何通过羞耻感来影响社交焦虑的。羞耻感是指当个体评估自己的核心自我有缺陷或错误,不符合社会标准或道德标准时所产生的一种痛苦、强烈、持久的负性情绪体验[6]。Lewis的认知归因模型曾提出了羞耻调节和“感觉到”的羞耻、“感觉不到”的羞耻的含义。当羞耻感被感觉到或者认识到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消除,比如让羞耻感情绪自然消除,转移注意力到感兴趣的事情上或者用嬉笑声来远离羞耻情绪。当羞耻感没有被感觉到或者认识到时,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被一种相对缓和的情绪取代,愤怒和焦虑是主要的替代品[7]。本研究欲从人格的不同特质出发,研究羞耻感在其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作用。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被试来自某高校大一至大三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76份,收回问卷542份,剔除含极值的问卷5份,有效回收问卷537份,有效回收率为93.23%。其中男生242名,女生295名,被试的年龄在18到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48岁。

(二)研究方法

1.施测工具

(1)羞耻感量表。羞耻感量表(Shame Scale,简称SS)是由钱铭怡等人编制的,包括29个项目,由四个维度构成:个性羞耻、行为羞耻、身体羞耻和家庭羞耻。各分量表的Alpha系数在0.760到0.894之间,总量表的Alpha系数为0.917,各分量表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羞耻感量表采用五点计分法,得分越高,羞耻感越强。

(2)大五人格量表。采用Costa和McCrae编制的NEO-FFI-R(Revised 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Five-Factor Inventory)的中文版。该问卷出版于2004年,是NEO-FFI的修订版。研究表明其与完整版的信度一致[8]。NEO-FFI-R共60个题目,其中包括25道反向计分题,分别测量了人格特质的五个方面:神经质(N)、外向性(E)、开放性(O)、宜人性(A)和尽责性(C),每个维度有12道题目。本量表的Alpha系数为0.897。

(3)交往焦虑量表。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简称IAS)是由Leary编制的,其在国内的适用性已得到前人的检验[9]。交往焦虑量表包含15条自陈条目,其中包括4道反向计分题。这些条目采用5级计分法。总分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高。本量表的Alpha系数为0.81。

2.施测程序

随机选择教室进行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统一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填写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填写完全部项目大约需要30分钟。

3.数据处理

所有调查所得的有效数据录入SPSS11.5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多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结果

(一)人格、羞耻感和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人格、羞耻感和社交焦虑为因变量,以性别(男、女)和出生地(农村、城镇、城市)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宜人性在性别(T=5. 405,P<0.05)和出生地(F=3.953,P<0.05)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即女大学生的宜人性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来自城市大学生的宜人性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羞耻感在性别(T=4.245,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即男大学生羞耻感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羞耻感在出生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社交焦虑在性别(T=6.742,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社交焦虑在出生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在性别和出生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和出生地两个因子均不存在交互作用。

(二)人格、羞耻感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表1 人格、羞耻感和社交焦虑的相关

由表1可知,神经质与羞耻感、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与羞耻感、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宜人性与羞耻感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焦虑相关系数不显著;羞耻感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

(三)羞耻感在人格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

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来估计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相应的t值。第一步,检验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宜人性相关不显著,不适合做中介效应分析)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以社交焦虑为因变量,将性别和出生地作为预测源放入回归方程第一层,分别将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放入第二层。第二步,检验神经症、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对羞耻感的影响。以羞耻感为因变量,将性别和出生地作为预测源放入回归方程第一层,分别将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放入第二层。第三步,检验羞耻感在人格各维度(宜人性除外)与社交焦虑中的中介作用。以社交焦虑为因变量,将性别和出生地作为预测源放入回归方程第一层,分别将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放入第二层,将羞耻感放入第三层(结果见表2)。性别和出生地为控制变量在表中未呈现。

由表2可知,在控制了性别和出生地影响的情况下,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对社交焦虑、羞耻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当引入羞耻感变量后,羞耻感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对社交焦虑的直接效应下降,标准系数都有所下降,神经质、外向性和开放性的预测效应仍然显著,尽责性的预测效应不显著。根据温忠麟等人介绍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10],对尽责性进行sobel检验,检验结果不显著,即羞耻感对责任性与社交焦虑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表2 羞耻感在人格各个维度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

四、讨论

典型的宜人性人格特质的个体通常表现出较强的社交能力,能够做到换位思考,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网。当他们面临困难或挫折情境时,通常能够通过自己或他人的帮助解决困境,并且能够得到他人对其心理上的关怀。宜人性的人格特质在性别和出生地上分别存在显著的差异。宜人性人格特质在性别上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在社会交往方面,女生通常比男生要好,这不仅与男女生大脑的发育状况和结构有关,也与父母对男生和女生不同的教养方式有关。另外,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也对社交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宜人性人格特质在出生地上的差异可能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在城市长大的个体,接触社会的概率更高、范围更广,再加上父母对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视和培养,其在这方面的能力通常都会优于来自农村和城镇的个体。

大学生羞耻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羞耻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与王登峰等人的研究成果有一致性[11],他们也得出男生的羞耻感体验要比女生强。但这与国外已有的研究结果不同,大量国外的有关羞耻感的研究结果中表明,女性被试比男性被试具有更高的羞耻感[12]。出现这种差异性的研究结果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男生的责任就是要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这就使得在现实生活中男生被要求要取得更高的成就,并且要求他们以无所事事为耻。因此,当男生无法达到别人所期望的状态时就更容易产生羞耻感。与此同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则与男性不同。尽管对女生的要求从以前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变成了现在的能够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但这些要求都没有赋予女生太大的养家重任。钱铭怡等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说法,其研究表明,羞耻感与自尊、父母的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和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有关[13]。另外,这种差异可能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关。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得西方父母和东方父母在教育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在西方社会,满18周岁的个体就会被要求外出打工自己养活自己,并且这种要求不存在男女生的差异,而在东方社会,特别是在中国,18岁的个体甚至有些已经成家的个体还会伸手向父母要钱。总之,教养方式、社会环境赋予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生活的认知等差异,都对羞耻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羞耻感在地域上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不管是农村、城镇还是城市,大学生都会产生相应的羞耻感。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城镇和城市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这种差距的缩小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还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等问题上。

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神经质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宜人性与社交焦虑不相关。神经质人格特质占主导地位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焦虑、敌意、抑郁等负性情绪,这种情绪表现也会出现在社交情境中。这与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神经质得分越高,社交焦虑水平就越高。外向、开放和尽责的人格特征可以有效降低社交焦虑的水平,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5]。羞耻感与社交焦虑呈显著的正相关,这与李波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对自己的羞耻感评价会加剧社交焦虑情绪的产生[2]。神经质与羞耻感呈显著正相关,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宜人性与羞耻感呈显著负相关。该统计结果可以根据羞耻感的认知归因理论来进行解释,对自我的消极评价和归因会引发羞耻感[7],而神经质人格特质占主要支配地位的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往往会偏向消极的方面,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和宜人性人格特质分别占主导地位的个体对于自我的评价更多的是积极的方面,由此就削弱了羞耻感的体验。总的来说就是,不同的人格特质对羞耻感和社交焦虑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研究拓展了先前的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大五人格的各个特质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格因素在影响社交焦虑的过程中存在的可能的影响机制。一方面,人格可以通过自身来调节社交焦虑;另一方面,人格可以通过羞耻感,使得个体对外界的评价更加积极或者更加消极,从而间接地影响社交焦虑情绪的产生。也就是说,神经质人格占主导地位的个体对社会和自我都存在负面的评价,从而产生更强烈的羞耻感,进而加剧社交焦虑;而外向性和开放性人格占主导地位的个体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自我和周边的社会环境。在中介作用检验中,宜人性和尽责性中介作用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不足引起的,即在选取被试的过程中虽然遵循了随机性的原则,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只选取了一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这对被试的代表性可能有所影响。

五、结论

本研究结论有以下两点:1.大学生的人格(宜人性除外)、羞耻感与社交焦虑密切相关;2.羞耻感在神经质对社交焦虑、外向性对社交焦虑和开放性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1]Erwin,B.A.,Turk,C.L.,Heimberg,R.G.,Fresco,D.M.,&Hantula,D.A..The Internet:Home to a severe popul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social anxietydisorder?[J].Journal ofAnxietyDisorders,2004(5):629-646.

[2]李波,钟杰,钱铭怡.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归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2):109-112.

[3]郭永玉,贺金波.人格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4]汪涛,谭静,李敏,等.医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和人格特征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11):1095-1097.

[5]李波,钱铭怡,钟杰.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羞耻感等因素影响模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5):304-306.

[6]宋灿,熊丽娟.大学生羞耻感特点调查[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28-29.

[7]李键芳.大学生羞耻感与成人依恋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8]McCrae RR.The NEO-PI/NEO-FFI Manual supplement[M].Odessa,FL: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1989:12.

[9]彭纯子,龚耀先,朱熊兆.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39-41.

[10]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2):268-274.

[11]王登峰,甘怡群.内外控和抑郁对生活事件知觉和适应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4):207-210.

[12]June Price Tangney,Ronda LDearing.Shame and Guilt[M].New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2:153-154.

[13]钱铭怡,黄学军,肖广兰.羞耻感与父母教养方式、自尊、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3):147-149.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Personality,Sense of Shame and Social Anxiety

Guo Zhanyu,Li Yang
(College ofEducational Science,Shenyang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034)

This re search applies Shame Scale questionnaire,Revised 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Five-Factor Inventoryquestionnaire and 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questionnaire to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ersonality,shame and social anxietyofcollege students,576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neuroticismwas positivelycorrelated with shame and social anxiety;extroversion,open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 were significantlynegativelyrelated toshame and social anxiety;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greeableness and shame,however,it was not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lycorrelated with social anxiety;shame and social anxietywere significantlypositivecorrelation;neuroticism,extroversionandopennessweremediatorsofinfluencingsocialanxiety.

college students;sense ofshame;BigFive Personality;social anxiety

B849

A

1674-5450(2017)03-0121-04

【责任编辑:赵 颖 责任校对:张立新】

2017-03-10

郭瞻予,女,辽宁黑山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出生地羞耻感宜人
出生地
成长中最大的敌人,是羞耻感
社区睦邻点的“宜人温度”
进军魔环山
你永远不可能通过羞耻去真正改变一个人
秋食养生 炖补宜人
杨天惠生平考
陷入羞耻感泥潭的高二女生
此处宜人(精卒)
此处宜人(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