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焱 叶建红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普通内科 佛山 528000)
●康复与护理●
心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
杨焱 叶建红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普通内科 佛山 52800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两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FBG、2 hFBG、HbA1C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85.00%(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心理干预;2型糖尿病;血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估计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9 000万[1]。由于该病病程较长,患者体能下降,容易出现负面情绪[2],所以本研究认为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选择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诊断标准[3]。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9.8±3.7)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5.7±2.1)年;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8.7±3.9)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5.5±1.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糖尿病基础治疗,并开展常规护理,包括饮食、运动、并发症干预防治,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工作。
1.2.2 实验组(1)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持环境的整洁安静,及时通风,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对患者的被褥和床单定期进行更换,患者入院后,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陌生感,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2)加强宣教。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具体病情、家庭环境等向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3)家庭与情感支持。增加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向患者家属介绍家庭支持对稳定患者病情的重要性,树立患者对疾病治疗以及对生活的信心。(4)优化护患沟通。注意优化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鼓励患者主动向护理人员倾诉自己的内心想法,畅谈内心的感受,通过音乐、视频等注意力转移法,指导家属对患者的关爱。
1.3 观察指标在干预前以及干预后对患者FBG、2 hFBG、HbA1C水平进行检测,另外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治疗后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P<0.05则为差异显著。
2.1 血糖控制情况两组患者干预前FBG、2 hFBG、HbA1C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本组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但实验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注:t1/P1:实验组干预前后比较;t2/P2: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t3/P3:两组干预后比较。
2.2 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85.00%(P<0.05)。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多数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低下,具有较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有学者认为抑郁、焦虑也可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增加升糖激素分泌[4]。糖尿病病程延长,反复发作,合并症和并发症随之增多,患病后导致社会角色的变化,患者有无用的感觉。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FBG、2 hFBG、HbA1C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85.0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抑郁情绪对血糖水平造成影响的机制是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并且促使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对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糖升高[5]。本研究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特点,制定出心理干预方案:提供舒适环境增强患者对环境的适应性;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知识;建立支撑系统持;与每位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帮助患者之间进行沟通。心理干预以人为本,根据患者的需求展开工作,避免传统工作方式的束缚,从而灵活提升护理效果。患者的抑郁情绪对血糖水平造成影响的机制是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并且促使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对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糖升高[6]。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控制自身生理以及心理活动,从而促进体内神经体液机制的稳定调节。综上所述,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对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具有积极作用,适合临床推广。
[1]嵇加佳,刘林,楼青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617-620
[2]李饶,袁丽,郭晓蕙,等.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 (8):909-913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893-942
[4]赵晶,娄培安,张盼,等.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现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7):615-619
[5]张盼,娄培安,娄荷清,等.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11):1083-1087
[6]黄金,胡进,朱熊兆,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135-141
R47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2.087
2017-01-07)
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编号:20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