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风中飘荡(2)

2017-06-06 10:12冯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乐土恐惧人性

冯源

望不见山顶,也不知道是否有山顶,然而,人还是要攀登。在这日日夜夜的攀登中,人类走过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走过愚昧黑暗的中世纪,走进追求科学与民主的现代社会。

当被问及理想社会的特征时,人们都会给出和平、自由、民主……诸如此类的美好字眼,总之,是洋溢着“宽容”精神的一方乐土。

那么,人类真的能得到这样一方乐土吗?真的能赢得长久的和平与自由吗?不同肤色、种族、文化、地位的人真的能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吗?

纵观历史,难以得出肯定的答案!

人类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迫害史。一部中国古代史,正如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所言:“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外国的历史又何尝不是这样。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即是宗教的迫害史。先是公元初基督徒被世俗政权及异教迫害,再是基督教合法后,它从被迫害者变为迫害者。基督教会敌视一切不合乎圣经的东西,包括近代的思想和科学。罗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及加尔文的“宗教法庭”就是迫害“异端”的专门机构。诸如希柏提亚、维萨留斯、塞尔维特、布鲁诺、伽利略、拉美特利、狄德罗,这些自罗马到近代的伟大思想家、科学家皆饱受基督教会的迫害,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

人类的历史又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这些战争使36.4亿人丧生。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见诸史籍的战争,从夏朝至明代大约有3300次,清代有400余次,近代也有数百次之多。

在当代,战争与迫害仍没有停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里,世界上爆发了470余起局部战争。在世界范围内,无任何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另外还有恐怖组织的各种恐怖袭击,这些都让人民生活在动荡、恐怖之中。

事实说明人类不仅未曾得到“宽容”,还总是生活在“不宽容”当中。

这与“不宽容”的起因有关。美国历史学家房龙说:“所有不宽容都源于恐惧。”

是的,无论迫害以什么形式出现,它都是由恐惧引起的。那些向火刑堆里扔木柴的人,那些向受刑者吐唾沫的人,那些砸碎机器的工人,那些“焚书坑儒”的官员……其所有的举动,都是出于恐惧。

一旦新事物或新人物出现,推翻了当事者已有的认知,挑战了当权者的既得权益,他们就会恐惧;一旦有条不紊的生活状态被打乱,一旦按部就班的作息规律被改变,人们就会因失去方向而恐惧。如此,芸芸众生都会转身向那“威胁者”举起“屠刀”。这些不止于品德,还因为人性。

由此可以理解,暴政刚刚被消灭,推翻暴政者却成了新的暴政者;“孩子”成为了“家长”,他又以“家长”的手段对付“孩子”。那都是因为当事者在新的环境里不适应,从而产生了新的恐惧。不宽容乃人性使然。

更为残酷的事实是,恐惧对于人类而言不能全部消除,人类离不开恐惧。

因为恐惧寒冷与黑暗,人类才学会了用火;因为恐惧日复一日的劳作,人类才发明了机器。古希腊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固然创造了“黄金时代”,却也无法阻止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惨败;而斯巴达高压政策却能使其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使相对松散的海洋文明变得集中起来,推动欧洲历史的发展。有时候,不宽容是群体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比如原始部落会惩罚触犯禁忌者。没有恐惧和束缚,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也没有探索与变革,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人类注定要与恐惧相伴,这是基于人性的结论。而只要恐惧还与人类相伴,宽容就只能在风中飘荡,无法落地生根。

但“宽容”又一直是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为了实现自由平等的人间梦想,为了建设宽容博爱的人间乐土,一代又一代的先贤,献出了自己的财产、才智、心血,甚至生命。释迦牟尼、耶稣是宗教领域里宽容的典范,而鲍叔牙、梭罗、圣雄甘地、杰弗逊、曼德拉……他们则是人间宽容的践行者与坚行者。

他们是伟大的智者,他们并非不知人性的局限,但他们“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人类创设了一个不可抵达的崇高目标。唯其崇高,故值得追求;唯其不可,故能支撑人类永远向前。

而事实上,人类尽管在本质上并未改變不宽容的习性。但这种不宽容的强烈程度已经有所降低。尽管至今依然战火不绝,但毕竟和平已经成为人类政治桌面上最动听的声音,即使是肇事者也须举着“和平”的大旗;尽管至今人们骨子里仍不能削除种族歧视,但种族歧视的言行已经不能在阳光下畅行,种族平等已经占据了人类道德与法律的高地;尽管至今世界依然是弱肉强食,但毕竟剥削与奴役已经包装上了各种“合法”的外衣,显得相对文雅文明。

房龙在《宽容》的最后一章中说:“宽容的时代就在人类战胜恐惧,取得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的胜利之后,这一天终将来临!”

我说:“宽容这一天,对于人类,永远不会抵达,但能无限接近。”

这是人类的悲哀,也是人类的幸运。

答案在风中飘荡,但我们可以迎风寻找。

点评

综观历史,人们都在追求洋溢着“宽容”精神的一方乐土,但这样的理想社会,真的存在吗?在读了《答案在风中飘荡》的歌词后,本文作者想到了这个问题,并在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作者首先站在历史层面,用事实说话,力证“人类不仅未曾得到‘宽容,还总是生活在‘不宽容当中”。紧接着又用翔实的事例进一步挖掘“不宽容”的根源——恐惧,论证精辟而有力,体现了作者丰富的知识储备与思考的深度。最后更是将论述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在承认“人类注定要与恐惧相伴”的同时,亦辩证地指出“宽容这一天,对于人类,永远不会抵达,但能无限接近”,给人以希望。全文见解新颖,颇具深度,作为一名高中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属难得。

猜你喜欢
乐土恐惧人性
盈江 中国犀鸟的一片乐土
逼近人性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展演期间基本功考核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功能与人性
中国,外资挂车企业的乐土?
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