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权
最近一篇有关“读经”少年的文章,将“读经”再次推到了公众面前。文中提到,十余年前的“国学热”中,那些离开体制教育闭门“读经”的少年们,用十年最宝贵的时光“读经”,结果很多人只会背诵而不解其意,连识字都成问题。孩子们受到了难以逆转的伤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答案直接而残酷,就在望子成“圣贤”的父母自身,推进一步,则可归咎于教育,因为我们的教育没能塑造“父母”一代独立思辨的人格。由于蒙昧,有些父母以爱的名義参与了对孩子的戕害。
独立思辨的人格形成,在于对常识的坚持。常识并不是知识,而是人人应知的准则,独立思考本身是重要常识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气功热”,到新世纪张悟本式的“养生热”,“热”度不断,而每一种“热”,最终都会灼伤一批人,这当然也包括了“读经热”。当读经成了可复制的连锁培训模式,家长难道对此没有丝毫防范之心吗?
如果独立思考,那么面对“国学热”和“读经热”,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国学或“经”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希冀获取什么。比如说真正的儒学本身就是成长的学问,从孔子开始,教化从来不是“全日制封闭背诵”式的知识灌输。送孩子“读经”的许多家长对传统国学只是出于简单的仰慕,便把孩子的未来全盘托付给了一个未知其详的机构。但是,当家长从反对应试教育的初衷出发,而使孩子置身于另一种甚至更为僵化的教育,难道没有意识到哪里不对吗?
“读经热”的一个核心症结是死记硬背,反对僵化的死记硬背也是常识之一。影响家长判断的,也许是许多大师从小背诵的事实。但这只是一个常识性的逻辑问题:大师能背诵,不等于能背诵的人就是大师。成名成家者毕竟是凤毛麟角,死记硬背造就的更多是食而不化的腐儒。
其实,只需要坚持简单的常识,我们就可避免大部分陷阱。正如一位曾带孩子“逃离”读经班的家长,判断依据是:被渲染得神乎其神的人,未必是好的教育家;而一些国学派人士的骄傲和易怒,也让她惊讶,如果学习不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包容和平静,即使满腹经纶又有什么意义?因此,常识本身很简单,需要的只是独立思考的自信和勇气。
(选自《新京报》2016年9月1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