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琴
评课时,经常听老师这样讲:“这节课师生配合默契,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非常流畅、无懈可击,是一节难得的好课……”对此评价语言,本人不敢苟同。
也许你会问,现在老师上课能达到配合默契、自然流畅就已经不错了,这样评价有什么不对?
评价一节课的好与坏,应该从多个方面去考量:看教师的基本素质,看确立和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情况,看运用教材、把握教材的情况,看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情况,看每个学生是否从中得到了成长和发展……“无懈可击”的课可能有其可取的方面,但这样的课不见得就是一节成功的好课。试想,在一节课里,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顺利地回答出来,整个教学过程都按教师预设的进行,一点意外都没有,这看起来很圆满,但认真分析起来,师生配合默契、“无懈可击”的背后,可能有如下三个隐患:一是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比较浅显,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能回答出来,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二是教师只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中、差学习水平的学生没有说话的机会,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回避了一些矛盾,或省略了质疑问难这一重要环节,使整个教学过程都按预设进行,学生的思维完全被老师牵着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落实,精彩的生成更谈不上。
无独有偶,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外国人对一位中国老师进行评课,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某校为了迎接英美教育专家来校听课,学校领导特选一位资历高深的教师上课。教师不辜负该校领导的厚望:整堂课,语言精练,教态从容,板书整洁、漂亮,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都是重点。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精彩。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可以说是达到了“无懈可击”的程度。等到评课的时候,英美教育专家说话了:
“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他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节课呢?”
“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这样就把学生的探索过程取代了。取消了探索过程,无异于取消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过程。”
“我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学的,但我们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因此我们认为这不是一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节表演课。”
错误是成功的开始。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经历错误,再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逐步发现真理。学生的认识亦如此。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波三折的,并不太顺利,需要老师的帮助、引导。也许这种课堂看似不太顺利,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体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论证自己的观点,评论别人的看法,互相启发、补充、修正,使错误得到及时纠正,让课堂的生成成为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教师处理得好,不仅可以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完善对知识的理解,弥补一些学生知识上、思维上的缺陷,而且能强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成为一节课的亮点。
为此,展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过程,远比展示完美的结果重要得多、有意义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