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查研究

2017-06-05 14:52:42杨贤超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信用融资

杨贤超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涟水,223400)

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查研究

杨贤超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涟水,223400)

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规模的在不断壮大。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地区就业和维护地区社会稳定的主导力量。然而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又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难融资”。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立足于淮安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便从中找出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为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一、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数据来自于淮安市地区共5个县区,按照5个县区中小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分布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共150份,回收139份其中有效问卷122份。问卷分布具体地区及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淮安市地区中小企业样本地区分布及所占比例

(二)融资现状分析

1.样本企业融资方式及融资额度分析

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分析可知,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以及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可是根据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获知,收回的122份样本企业中,这些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时所选择的融资方式情况如下:有8家样本企业采取内部融资,占样本总量的6.56%;有80家样本企业选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进行融资,占样本总量的65.57%;有30家样本企业通过民间融资筹集资金,占样本总量的24.59%;采取其他方式如(财政支持、接受风险投资、租赁)等进行融资的样本企业只有4家,占样本总量的3.28%;没有1家样本企业采用发行债券或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具体统计分析情况见表2所示。

表2 样本企业融资方式分析

同时,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可知,从该地区中小企业通过以上融资方式进行融资时所获得的一次性融资额度来看:122家样本企业中有33家样本企业一次能够获得20万-50万元的资金,占样本总量的27.05%;有40家样本企业一次能够获得50万-80万元的资金,占样本总量的32.79%;有30家样本企业一次能够获得80万-100万元的资金,占样本总量的24.59%;有12家样本企业一次能够获得100万-200万元的资金,占样本总量的9.84%;只有7家家样本企业一次能够获得200万元以上的资金,占样本总量的5.73%。具体统计分析情况见表3所示。

表3 样本企业融资额度情况分析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淮安市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时所选择的融资方式主要有:银行借款、民间融资和内部融资。但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可知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还是比较窄的呈现出内源融资不足,外源融资受阻的问题。而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分析获知,中小企业"融资难、难融资"的本质是进行外源融资难,即当中小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时,很难及时的从外部获取资金的帮助,所以对该地区中小企业来讲一旦出现资金问题,很可能出现"融资难、难融资"的困境。

2.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样本企业融资比较分析

本次所调查的样本企业所有制形式主要涉及五大类:国有企业、集体乡镇企业、私营个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与三资企业。从调查分析情况来看,全部的122家样本企业中,国有企业有5家,所占比例为4.1%;集体乡镇企业有8家,所占比例为6.56%;私营个体企业有63家,所占比例为51.64%;股份制企业有30家,所占比例为24.59%;三资企业有16家,所占比例为13.11%。由此可见,淮安市中小企业所有制形式主要是私营个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与三资企业。为了保证调查分析的可信度,本文主要对这三种所有制形式的样本企业进行融资比较分析。具体统计分析情况见表4所示。

表4 样本企业所有制形式情况分析

同时,对上述三种所有制形式的样本企业选择向银行借款进行融资比较时发现:属于私营个体企业所有制形式的63家样本企业中,有46家会认为在向银行借款时会受到歧视,所占比例为73.02%;属于股份制企业所有制形式的30家样本企业中,有13家会认为在向银行借款时会受到歧视,所占比例为43.33%;属于三资企业所有制形式的16家样本企业中,有9家认为在向银行借款时会受到歧视,所占比例为56.25%。具体样本企业所有制形式与所有制歧视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所有制形式与所有制歧视关系

由上述统计分析可知,淮安地区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发放借款时往往存在所有制歧视。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来看私营个体企业所有制形式的中小企采取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进行融资时受到的歧视最严重,也就说私营个体企业所有制形式想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进行融资难度很大,这也说明了该地区中小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即进行外源融资受到了严重阻碍。

3.样本企业借款融资所选择的机构分析

对122家样本企业进行借款融资所选择的机构调查统计分析获知:有75家偏好于选择向"四大国有商业性银行"进行借款融资,占样本总量的61.48%;有30家选择地方商业性金融机构借款的方式获取资金,占样本总量的32.79%;只有5家选择向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占样本总量的5.73%;没有1家选择向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借款融资的。可能该地区就没有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具体情况见表5所示。

表5 淮安市中小企业借款融资机构情况分析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淮安地区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这样就造成了本地区的中小企业进行外源融资时大多数选择向四大国有商业性银行进行借款,这不是一种偏好而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因该地区就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借款的金融服务机构,再者四大国有商业性银行为了规避借款风险,往往很少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即使向它们发放贷款且数额也是有限的,甚至有的银行直接拒绝向中小企业借款。下面数据可以验证这一观点: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可知: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下的24家样本企业中有19家遭到拒绝,拒绝率高达79.17%;职工人数在50-100人的23个样本企业中有15家遭到拒绝,拒绝率达65.23%;职工人数在100-200人的17个样本企业中有10家遭到拒绝,拒绝率达58.82%;职工人数在200-400人的21个样本企业中有10家遭到拒绝,拒绝率为47.62%;职工人数在400-800人的12个样本企业中有5家遭到拒绝,拒绝率为41.67%;职工人数在800-1000人的14个样本企业中5家遭到拒绝,拒绝率为35.71%;职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8个样本企业中有3家遭到拒绝,拒接率为27.27%。具体分析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企业规模银行借款融资遭拒情况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该地区的中小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会存在:"融资难、难融资"现象。

4.样本企业对当地融资环境评价分析

从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来看,122家中小企业对淮安地区融资环境的评价是:有28家样本企业认为当地的银行贷款要求过高,占样本总量的22.95%;有49家样本企业认为当地的融资担保机构太少,占样本总量的40.16%;有37家样本企业认为当地缺乏商业信用评定办法,几乎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评定标准,所有的商业信誉评定都与大中型企业评定标准一致,占样本总量的30.33%;只有8家样本企业认为当地的融资利率过高,这可能因为当地的金融机构借款利息与其他地区的融资利息相差不大,占样本总量的6.56%。具体情况见表6所示。

表6 淮安市中小企业对融资环境评价情况分析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70%多家样本企业都认为该地区信用担保环境有待改善,这也充分说明了淮安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在,该地区能够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担保的信用机构很少,甚至有些担保机构为了降低它们的担保风险,还要对融资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但是该地区又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标准,可能唯一的标准就是与大中型企业信用评级标准一致,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先天性不足"这样就造成了中小企业很难获得担保机构的信用担保,从而很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为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设置了障碍。

5.样本企业对当地政府的融资政策建议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92家样本企业对该地区的政府融资政策提出了建议。具体的建议与分布情况见表7所示。

表7 样本企业对政府的融资政策建议情况分析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可获知,80%以上的样本企业提出当地政府应出台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优惠政策,这说明该地区还没有专门的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即使有也可能也是用国家出台的有关法律法规,没有针对本地区的特点制定出符合本地区中小企业情况的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也正好说明了淮安地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力度不足,所以本地区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时就缺乏了政策上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保障,造成了该地区的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难融资”的现状。

二、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上述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内因也有外部金融环境及地区政府政策支持等外因。下面就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内因分析

我们都知道,事物的内因起决定作用。因此,对于该地区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主要在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原因,下面就简单的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内因进行分析。

1.缺乏对内源融资认识,自我积累意识差

内源性融资是企业不断将自身的留存收益或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也是企业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提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的过程,它具有融资成本低、风险小的特点。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特别在利润分配过程中往往存在“重消费、轻积累”的短期化倾向,缺乏对内源融资的认识,很少考虑利用自留资金补充经营资金的不足,自我积累意识差,不注重利用自身的积累来健全造血功能,长此以往,企业陷入“负债-经营-还债”的恶性发展循环,造成企业难以发展,其生命力注定不能持久。

2.信用制度建设滞后,信用等级较低

由于淮安地区经济不发达,受到国内信用大环境的影响,该地区大多数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基本上还处于空缺状态,这就造成了企业信用等级较低。银企之间的商业信用屡被破坏,造成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危机感,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失去了对中小企业失去信任。长此以往,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时就越发的困难甚至很难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造成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受阻。

3.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

较大企业而言,该地区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比较小,盈利能力差,经营风险高。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属于"家族式"经营模式或者属于个体经营模式。这些经营模式使它们对于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强,会计制度建设不健全。这样它们很难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使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不透明,造成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强化严格信贷责任追究、强化信贷风险防范意识的体制下,很容易造成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惧贷心理,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障碍。

4.中小企业抵押式担保能力不足

对淮安地区样本企业的调查分析可知,该地区中小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资产都比较少,唯一可以进行担保抵押的固定资产可能就是厂房或办公场所,而这些所谓的厂房或办公场所也有可能是租赁来的,不是自己的“资产”。同时也有不少中小企业所谓的“资产”如土地、厂房等因所有权证不全,不符合抵押贷款条件等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小企业抵押式担保能力严重不足,面对抵押贷款方式融资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高门槛,因此,很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

(二)外因分析

1.金融体系不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惜贷”现象严重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获知,该地区的金融体系不完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仍占统治地位,主要表现在在贷款业务方面处于高度垄断地位,大部分的金融资源都集中在这些商业银行手中,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资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制约了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其次,由于中小金融机构自身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等缺点,使中小金融机构面临很大的金融风险,这就使其中小金融机构不能很好的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综上所述,该地区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2.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获知,该地区政府就没有设立或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担保的一些金融公司或金融保险公司,而现存的担保公司可能即为大中型企业进行担保,又为中小企业进行担保,从担保风险角度来看这些担保公司肯定更愿意为大中型企业进行担保,不愿意为中小企业进行担保。同时,这些担保机构在向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时,基本上都要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而据调查分析来看,该地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定标准或办法,而是采用了大、中、小型企共用一套评定标准或办法,从而就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定等级,一定程度上低估了这些中小企业的信用资信,加大了中小企业进行外源融资的难度。

3.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首先,当地政府从意识上就没有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地政府可能把重点放在多培育大中型企业上面了,甚至有些政府官员把能否把当地的大中型企业搞成上市公司作为工作业绩,这一做法固然没错,因为有了上市公司当地的知名度或影响力就有了,可是他们却忘了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生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政府政策对中小企业存在歧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或方式主要是外源融资中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借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范围和融资额度,如果政府不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或支持,中小企业很难解决资金问题,从调查情况看本地区政府并没有在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扶持。

再次,该地区政府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使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重重。

三、解决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企业自身对策分析

1.增强企业内源融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

内源性融资是企业不断将自身的留存收益或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也是企业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提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的过程。它具有自主性强、融资成本低和融资风险险小的特征。以此中小企业要树立内源融资的价值观,认识到内源融资的重要意义,重视自身资本积累以增强内源融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达到拓宽融。

2.加强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俗话说,信用也是一种资源,对淮安地区中小企业调查分析可知,该地区中小企业呈现“融资难、难融资”的现状,可以说信用缺失也是一个基本原因。诚信乃立业之本,信则立,不信则废。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要强化信用意识,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以提升企业的信誉,提高其信用等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即加强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其次,中小企业要遵循诚信原则,构建与银行的良好关系,为企业的融资创造条件。

3.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制度

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中小企业要想破除所有制歧视,打通外源融资的渠道就有必要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制度。首先,中小企业应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中小企业还应根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能正确反映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会计制度,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改善信息不对称局面,为中小企业融资打好基础。

4.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能够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中小企业自身实力提高了,对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起到缓解的功效。首先,中小企业要走高科技发展道路,依靠科技成果,加速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次,中小企业要进行制度创新,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除家族制对其发展的束缚,增强企业活力。以此来拓宽决中小企业进行外源融资的途径。

(二)金融政策及政府措施分析

1.健全金融机构体系,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

根据淮安地区中小企业进行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时所选择的机构来看,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时大多选择四大国有商业性银行或地方商业性银行,几乎没有一家选择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原因可能如上所述:该地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金融机构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因此要想缓解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就必须建立健全当地的金融机构体系,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如何做呢?首先,本文认为可以效仿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如德国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大众银行和储蓄银行,日本有中小企业金融公库,韩国有中小企业银行等专门的中小金融机构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那么该地区政府可以借鉴一下经验,组建或设立专门的中小政策性或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可以在其他金融机构中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部门来解决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其次,考虑到组建或设立专门的政策性或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成本问题,为了缓解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也可以考虑对现有的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拓展这些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即扩大其中间业务,使这些业务更倾向于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以此来解决当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2.完善信用担保制度,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评定标准

以上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可以获知。该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时,都要求这些中小企业拿出资产作为融资担保抵押或找到相应的担保机构进行融资担保,同时还要对这些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进行评定。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先天性”不足即规模小,资产少等缺点,使中小企业很难拿出较多的资产来抵押;再者该地区就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或办法,一定程度上就低估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使之很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首先,当地政府要完善该地区的信用担保制度,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信用担保基金会,同时在政策上要给予信用担保机构一等的优惠如,降低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准入的门槛,另外在税收方面可以给予这些担保机构一定的“减免”优惠,来促进这些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一定的保障。其次,在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方面,要实行两套标准即“大中型企业评定标准”和“中小企业评定标准”也就要结合当地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出符合中小企业标准的信用评定办法,来提高当地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等级,为中小企业融资扫除障碍。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从上述调查统计数据分析来看,有80%左右的样本企业都认为当地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力度方面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法律扶持方面,当地政府没有针对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出台或制定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的法律法规;在资金扶持方面,当地政府没有优惠的税收政策,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贷款援助,更没有在财政补助方面给有中小企业一定扶持;在政策扶植方面,存在政策性歧视,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往往倾向于大中型企业,对于存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很少。这些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发展,特别在中小企业初创阶段的创业融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所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减少阻碍势在必行。首先,政府要转变观念,增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识,出台或指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如指定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中小企业发展纲要》、《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让中小企业融资在法律上有一定的保障。其次,在资金扶持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如对于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环保型的中小企业进行税收优惠或直接减免一定的税收,或者对中小企业实行财政补贴,贷款援助和为中小企业开辟直接融资渠道等扶持措施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再次,在制定政策方面要对中小企业进行倾斜,减少政策上的歧视行为,同时针对中小企业成长周期中薄弱环节,做到有的放矢,重点解决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1]王庆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J].中国物价,2011 (08).

[2]江小林.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J].理论研究,2012(04).

[3]刘盛华.供应链金融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06).

[4]王求实.民间融资与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分析与国际借鉴[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论文,2012(05).

[5]陈啸.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3.

Research on Financing Problem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Huaian

YANG Xian-chao
(Yanhuang Technological College,Lianshui 223400,Jiangsu)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the scal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growing continuously.SMEs have become the leading force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solving regional employment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in the region.But for a long time,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facing many problems,the biggest problem is financing.Under the above background,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research problems in financing,so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can be foun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can be proposed,which offer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financing decision-mak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financing;problem;research

F276.3

A

1671-5004(2017)01-0049-06

2016-10-30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部控制的规则属性及其执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8SJB6300030)。

杨贤超(1981-),男,江苏徐州人,炎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信用融资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5:02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6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中国外汇(2019年9期)2019-07-13 05:46:30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6
信用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