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丹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梁 丹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1)
目的评价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66例进行评价,选取时段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平均分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切开引流与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治疗的33例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2组比较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予以切开引流与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效果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在临床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点为发病急,同时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必须予以及时的治疗,否则会扩散到邻近间隙,导致脓肿或弥漫性蜂窝组织炎形成,严重者会导致纵隔炎、脓毒血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发生[1]。在临床上采用如意金黄散对其进行治疗较为常用,我院发现同时予以切开引流具有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以下为分析结果。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66例进行评价,选取时段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平均分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包括20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年龄最高者为75岁,年龄最小者为3岁,中位年龄为(45.8±15.6)岁;予以切开引流与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治疗的33例患者为实验组,包括18例男性患者和15例女性患者,年龄最高者为73岁,年龄最小者为5岁,中位年龄为(44.6±15.5)岁,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基本信息,显示结果为P>0.05,提升了此研究对比数据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即静脉滴注足量广谱抗菌药物,必要时予以激素治疗,并且予以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将其抵抗力增加,14d为1个疗程,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则为切开引流与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治疗,切开脓肿之后,应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反复冲洗,予以如意金黄散进行外敷治疗,1次/d,7d为1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统计和对比。
1.4 疗效判定标准
若患者经治疗全身症状及病变部位红肿热痛全部消失,恢复正常的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判定为显效;若患者经治疗全身症状及病变部位红肿热痛有所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的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判定为有效;若患者全身症状及病变部位红肿热痛与治疗前相比基本无变化或者恶化,存在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障碍[2]。
1.5 统计学工具
本研究中2组患者的相关对比数据分析和整理工具均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所涉计数数据表示方法和验证方法分别为%和卡方值,而所涉计量数据表示方法和验证方法分别为均数±标准差和T值,判定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1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表1所示。
表1 2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2.2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为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为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χ2=5.1207)。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致病原因主要为冠周炎及根尖周炎继发感染所致,若机体抵抗力降低,牙周及牙齿感染就会扩散到颌面部、根尖及颌骨,导致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发生[3]。其发病早期若没有及时治疗,感染会扩散入疏松结缔组织,导致多间隙严重感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炎症反应、功能障碍及红肿热痛等,甚至会有全身症状发生,比如白细胞计数提升、高热及寒颤等,在临床上主要对感染进行控制,早期切开脓肿引流,以此将病灶清除,对间隙感染扩散进行预防。如意金黄散组成成分为黄柏、天南星、苍术、白芷、姜黄、大黄等,其功效为消肿止痛、散瘀通络、清热除湿,现代医学作用主要为解痉、镇痛、抗炎及抑菌,使得渗出物过多、水肿及局部疼痛进行有效减轻。引流与外敷相结合治疗,可对感染进行有效消除,防止发生扩散,并且发挥镇痛及消肿作用,对愈合进行促进。本研究结果显示:予以切开引流与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治疗相较于常规治疗,提升了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予以切开引流与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1] 孙玉荣,苑芳胜,邵明兰,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2):3032-3034.
[2] 刘巧荣,石 磊,路兴华,等.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效和费用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3):1024-1027.
[3] 郑先雨,程继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5(10):1966-1968.
本文编辑:贺 攀
R782.3
B
ISS.2095-8242.2017.01.06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