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平 李秀丽 孙福云 许艳
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肾内二科
左卡尼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状态的疗效观察
徐海平 李秀丽 孙福云 许艳
061000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肾内二科
目的:探究并观察左卡尼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次透析结束后,观察组给予左卡尼丁,对照组不使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微炎性状态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炎症指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丁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性状态,对其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左卡尼丁;维持性血液透析;微炎性状态
微炎性状态是由于炎性物质参与引起的血管内发炎的情况,透析患者虽然没有全身或局部显性的临床感染征象,但存在低水平、持续的炎症状态,表现为炎性因子升高等情况[1]。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病疾病最终阶段的常用办法,虽然治疗效果理想,但预后情况却不理想,其中以微炎性状态和尿毒症等并发症较为常见[2]。有研究发现,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性状态,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3]。因此,本院为探究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性状态,进行此次试验,现报告如下。
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要求:①患者在3个月内为接受过左卡尼丁及免疫抑制剂治疗;②近1个月内没有出现过酸中毒、急性感染、慢性感染等炎症病史;③没有合并患有其他重要脏器及系统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4~72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5~7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观察组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后,接受左卡尼丁治疗。将1 g左卡尼丁用20 mL生理盐水稀释,然后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缓慢注射,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血液透析后不接受左卡尼丁治疗。
观察指标:测量两组患者治疗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并于治疗后采血检查白介素-1 (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情况,与治疗前对比。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s)
组别 例数 时间 CRP(mg/L) TG(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观察组 40 治疗前 13.74±12.56 4.11±0.57 159.26±17.42 13.74±12.52治疗后 7.12±8.92 3.02±0.35 112.64±9.65 7.19±12.63对照组 40 治疗前 13.69±12.27 4.19±0.52 158.92±16.27 13.71±12.49治疗后 11.62±11.24 3.99±0.21 147.69±11.08 11.04±11.5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反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情况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各项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维持性血液透析已经成为治疗肾功能衰竭最为常用的方式,但由此所引发的多种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预后效果不佳、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4]。微炎性状态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于微炎性状态的发病机制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但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微炎性状态是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系统持续活化的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与透析膜或透析液中的污染内毒素接触,导致单核细胞活化,进而加重了炎性反应或促进了炎症的发展。临床上已经有研究证明,降低患者的微炎性状态,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临床上认为检测微炎症状态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①对前炎性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如IL-1、IL-6等;②对急性炎性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如CRP、淀粉样蛋白A及纤维蛋白原等。其中CRP可以看作是反映炎症情况的关键性指标。同时还能缓解脂肪代谢紊乱、骨骼肌和心肌等组织的功能障碍,进而实现抗感染及调节血压的目的。
本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情况及炎性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左卡尼丁能通过有效降低患者的TG和LDL-C的浓度,改善脂质紊乱、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概率,进而缓解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微炎性状态。观察组患者的IL-6、IL-1和TNF-α等指标的明显下降,证实了该药物对于微炎性状态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本院认为微炎性状态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血液透析造成患者的营养不良,存在严重的病理状态,导致患者体内的左卡尼丁不足。
表2 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情况(±s,pg/mL)
表2 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情况(±s,pg/mL)
组别 例数 时间 IL-1 IL-6 TNF-α观察组 40 治疗前 16.34±2.57 9.04±6.12 17.09±8.23治疗后 10.25±6.01 5.12±6.65 11.97±4.23对照组 40 治疗前 16.41±4.82 8.84±6.03 15.34±7.39治疗后 14.23±4.92 5.42±3.18 12.05±4.32
[1]喻业安,夏瑗瑜,尹青桥,等.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1,30(1): 55-58.
[2]莫碧芳.左卡尼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治疗中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79-80.
[3]陶静,孙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微炎症反应[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1,20 (02):176-180.
[4]谭鹤长,宋雪霞,刘春晓.左卡尼汀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1):1413-1414.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levocarnitine on the micro inflammatory state of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Xu Haiping,Li Xiuli,Sun Fuyun,Xu Yan
The Second Nephrology Department of Cangzhou City Central Hospital,Hebei Province 061000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levocarnitine on the micro inflammatory state of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ethods:80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t the end of each dialysi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levocarnitine,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use.The clinical micro inflammatory state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 Results:The treatment condi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flammatory index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Levocarnit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icro inflammatory state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and it has a good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Levocarnitine;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icro inflammatory state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