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当下的大数据环境下,时刻审视和提升媒体自身的传播力是关乎媒介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内蒙古自治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以及对外宣传等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课题组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影响力进行调查研究,将研究结果作为参考依据,提出了提升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传播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蒙古语媒介 传播力 建议
在当下的大数据环境下,时刻审视和提升媒体自身的传播力是关乎媒介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现有100多家广播和电视台都办有蒙古语节目,120家期刊和21家报纸用蒙古文给近500万国内蒙古族受众和蒙古国等邻近国家众多蒙古族受众传达各类信息,成为内蒙古新闻传播事业最主要的一部分,对内蒙古自治區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以及对外宣传等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们目前对于众多蒙古语媒介的研究只停留在单一媒体的研究和业务技能探讨的水平上。调查和研究蒙古语媒介传播力,可以弥补对蒙古语媒介系统性研究的欠缺。基于上述考虑,课题组在2013~2015年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影响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作为参考依据,提出提升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传播力的具体措施。问卷调查分两部分进行,分别以呼和浩特市在校蒙古族大学生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农牧民为调查对象,主要考察了在校蒙古族大学生对蒙古语媒介的接触情况和蒙古语媒介对地方经济产生的影响力。
一、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传播力现状
(一)在校蒙古族大学生的蒙古语媒介接触情况
在校蒙古族大学生是蒙古族受众最具代表性的中坚力量。他们对蒙古语媒介产品内容与传播方式的总体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蒙古语媒介传播力情况。课题组依次以蒙古文报纸、蒙古文期刊、蒙古语广播节目、蒙古语电视节目以及蒙古语网络对蒙古族大学生的影响力作为研究内容,分别进行了5个小组的调查研究。对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市民族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的蒙古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在2014年3月至6月进行,每个小组提出30个题目,共有近150 个选项可供选择。每个小组发放问卷200份,共发放10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80份。被调查大学生中性别占比为:女生占59%、男生占41%;每个年级学生占比为:大一占19%、大二占32%、大三占36%、大四占13%。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调查研究结果:
1. 调查发现:89%的被调查大学生对蒙古语媒介的当下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非常关注;92%的被调查大学生对蒙古语媒介在发扬民族文化、母语传承、加强民族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具有高度的认同;93%的被调查大学生对蒙古语媒介发表内容的真实性非常满意,其中,蒙古文报纸和蒙古语电视的可信度分别为93%和94%,成为搜集政治经济信息的主要媒介。
2. 58%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阅读蒙古文报纸与期刊主要是为了了解蒙古族文化和娱乐信息,78%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欣赏文化类节目是收听广播与收看电视的主要动力。从调查可以看出,相对于政治新闻和经济新闻而言,民族文化相关媒介产品和娱乐新闻对蒙古族大学生影响力更大。
3.经常使用蒙古语网络媒体的大学生达到受调查者的70%,其中83%的蒙古族大学生认为时效性差、信息更新缓慢是蒙古语网站的最大问题;69%的受调查蒙古族大学生指出,由于蒙古语网站的技术支持不够先进、信息量匮乏、搜索系统不完善等原因,他们平时会选择汉语网站搜索信息。
4.通过调查发现,蒙古文报纸期刊、网络媒体及蒙古语广播电视在自我宣传及与受众互动方面做得还不够,从而直接影响了媒介影响力的提高。蒙古族大学生很少参与这些媒介举办的活动,很少利用蒙古语网络媒体发表意见、进行热点问题评说。蒙古语媒介也经常游离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刻讨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的蒙古族大学生从未参加过蒙古文报纸组织的社会活动,93%的蒙古族大学生未向蒙古文报纸和期刊投寄过作品,94%的大学生没有利用网络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过讨论与争辩。
5.在接受问卷调查的蒙古族大学生中,78%的人认为蒙古语媒介产品总体上以综合性内容为主,因此很难适合越来越细化的受众需求,这也是蒙古语媒体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此外,69%的蒙古族大学生对蒙古语媒体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析与深度报道不够满意。
(二)蒙古语媒介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力
课题组在2014年7月至10月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蒙古语媒介内容对蒙古族农牧民经济生活的影响力和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此次对480名蒙古族农牧民受众(其中锡林郭勒80名、呼伦贝尔80名、阿拉善80名、通辽市80名、兴安盟80名、赤峰市80名)进行问卷调查,提出50个问题,共200多个选项。
受调查对象情况为:男性占56%,女性占44%;20~30岁占25%,30~40岁占33%,40~50岁占32%,60岁以上占10%。问卷重点考察了蒙古语媒介在宣传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政策、报道经济发展态势、对农牧民经济生活提供导向性的决策和技术指导、宣传农牧民的土特产等方面做出的影响力;调查被调查对象对蒙古语媒介经济报道和相关节目的内容偏好和整体评价。对收回的456份有效问卷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
1.对于订阅蒙古文报纸的主要理由:73%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从报纸上可以搜集到脱贫致富的经济类信息;55%的被调查对象选择希望第一时间接触到与农牧民相关的政治经济新政策;61%的被调查对象希望了解农牧产品的价格走向和市场情况。对于蒙古语广播节目,68%的被调查对象选择经常收看经济类节目,从而能够获得相关信息和技术指导。对于蒙古语电视节目,72%的被调查对象经常收看经济技术服务类节目,87%的被调查对象经常关注土特产市场信息,81%的被调查对象对税收和资助政策的相关信息特别感兴趣,88%的被调查对象对农畜作物的价格走势非常关注。调查发现,蒙古语新闻媒介借助于报道经济新闻能够给蒙古族受众传达最丰富的经济资讯、最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变动情况,从而能够给受众的经济活动给予指导,提供服务,直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蒙古语媒体在提供有时效性的经济信息,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82%的被调查对象从未在蒙古语媒介上介绍和宣传过自家的农畜产品;60%的被调查对象没有在蒙古语媒介上接受过农畜生产的技术指导;89%的受众在查询和接受经济生产和农畜产品市场信息时选择了汉语媒体,只有9%的受众选择了蒙古语媒介。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蒙古族农牧民受众特别希望通过蒙古语媒介介绍自己的农畜产品,获得相关的技术指导,但蒙古语媒介在实际传播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提升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传播力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课题组对政府相关决策部门、媒体机构以及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由于资金不足、设备简陋、人才缺乏等原因,蒙古语媒体传播力的提升受到制约,在传播内容的创新力、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播方式的灵活性等诸多方面与其他主流媒体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未能满足蒙古族受众的信息需求。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蒙古语媒介传播方式的变革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例如,蒙古语网络媒体与移动媒体发展面临的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蒙古语网站的编码不统一,蒙古文输入法不兼容,蒙古文献数字化薄弱。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设备与技术革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二)各方要协同培养蒙古语媒介优秀人才
媒体人才的缺失,一直是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发展面临的困境。对于蒙古语媒体来说,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高校有针对性的培养、媒体的严格选拔和聘用可以加大人才储备。而对于在岗的媒体工作人员,要通过业务培训、继续深造等方式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和练就新媒体时代的业务技能和专业技术。高校蒙古语新闻教学的人才培养,要结合实际需求,培养有较深的蒙古族文化底蕴的新媒体技术的人才。
(三)媒体要转变观念,加强服务意识
由于受体制方面的影响,我国的新闻机构长期以来习惯于将自己置于信息把关者和发布者的地位,在进行信息与文化传播时很少研究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媒体,因为传播实力相对薄弱,信息的时效性与丰富性方面都很难达到受众的期望值。因此,媒体方面一定要改变理念,从单项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引导舆论的同时要加强为受众服务的意识。
(四)媒体要了解受众,加大互动,加强自我宣传
全媒体时代,受众对媒体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大,树立市场观念,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是蒙古语媒体加大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受经济发展水平、媒介竞争状况、区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与习惯存在明显差异,蒙古语媒体应该从习惯、空间、心理三个维度透视受众群媒介接触行为与特征,并制定不同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同时,要加大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加强媒体的自我宣传。
(五)要强化文化品牌建设
民族文化与母语传承,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蒙古语媒介有责任和义务保留和传承蒙古族文化。在媒体信息多元化、受众选择细分化的当今媒体环境中,打造民族特色文化节目,注重品牌建设是提升蒙古语媒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媒体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投入,举行公益活动和相关文化活动,扩大文化品牌效应,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加强文化传播的力度。
(六)建设地方蒙古语新媒体平台,建立受众的信息交流平台
更新和完善各种地方蒙古语网站和移动信息平台,传达和发布最有时效性和权威性的信息,让众多蒙古族受众最快了解当下的最新政策、经济动态、热点问题的进展与解读。也可以建立蒙古族受众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行农畜产品的推介,以及蒙古族文化产业的推广。
(七)蒙古语媒体要尽快跟上媒体融合转型的步伐
在新媒体环境下,融合转型是所有媒体面临的重大课题。蒙古语媒体由于技术人员缺乏、技术设备落后等原因,导致其与汉语媒体存在差距,媒体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難。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媒体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常态化等有效措施,尽快赶上媒体转型的步伐。
(八)把握优势,提升对外传播力
与内蒙古毗邻的俄罗斯和蒙古国,是内蒙古对外宣传的主要对象国。地域间相近的气候条件、资源状况、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等铸就了诸多生活方式、经济产业结构等的共同点,尤其是蒙古语传播为蒙古国等邻近国家对外宣传提供了难得的有利条件。了解和利用传播对象间的共同点,选择合适的传播时机,选取科学的传播内容与方式,通过适宜的传播渠道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媒体的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口岸外宣工作,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提升草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本文系2012年内蒙古社会规划办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传播力研究》(项目编号:2012C05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萨日郎,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研究
编辑: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