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唐敏
一、旅游教育扶贫的实施背景
习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业具有日益增长的拉动力、整合力和提升力,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与相关行业和领域融合发展,催生了新业态,优化提升了相关行业和领域价值。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署名文章《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提出推进“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旅游精准扶贫。
笔者学校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委托,承接了500名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在市场调研、摸底桂林市各县贫困村的情况后,决定把该次扶贫培训的工作重点放在龙胜县。
龙胜县是一个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山区贫困县,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县依托笔者学校是自治区中级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桂林市、县政府部门以及知名旅游企业深度融合,在完善现有短期培训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加大对扶贫对象的扶持广度、深度,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和力量,切实将扶贫工作做扎实、有力度,争取受培学员能达到上岗就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扶持具备条件的学员创办农家乐,并对后续的经营和管理给予必要的帮助。
二、旅游教育扶贫的工作过程
泗水乡里茶村排坊屯位于龙胜县温泉旅游热线上,距县城6公里,距温泉26公里,交通便利。全屯共30户132人,仅有5户人家在山脚平地上,其余村民都居住在高山上,村里的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学校在对这个点调研的过程中联系到了县旅游局,得到了旅游局大力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开办了3家农家乐,学校负责业务培训、经营指导,旅游局帮扶村民申报了农业旅游示范点,得到了县政府的财政投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使排坊屯呈现出民族团结、文明进取、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排坊屯也成了龙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如今的排坊屯房前屋后环境舒适,芳草绿树相映成趣,村前河流迤逦,彰显秀美山村本色。从此,排坊屯高山区的村民脱了贫,平地户也开始走上致富的道路。
三、旅游教育扶贫的条件保障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桂林市各级扶贫办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亲临笔者学校检查、指导扶贫工作。学校得到了市扶贫办、龙胜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接到培训任务后,校领导及时进行研究部署,并向市扶贫办分管领导专门请示、汇报,按照市扶贫办的反馈信息,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方案。
2.精选课程,形式多样
針对贫困村的乡村旅游培训有其自身的特点,多数学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有不少学员从没有接触过服务行业,甚至有些壮寨的村民连普通话也听不懂,这给培训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学员程度不一、层次不一,对授课教师也提出很高的要求。学校专业教研组认真开展针对贫困村农家乐旅游服务的专项研究,反复研读每一次培训收集回来的课程反馈表。然后,根据受培学员的具体需求,精选相应的课程,不断开发出适应乡村旅游的培训课程。例如,乡村旅游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特色餐饮解读、农家乐菜品知识等特色课程,给各培训点的贫困村旅游从业者带去最实用的专业知识。教师讲课时,尽量使用最朴实的语言,让学员明白讲授的内容。在金竹壮寨,请当地的妇女主任帮忙把讲课内容翻译成壮语,使听不懂普通话学员也能学到知识。
3.加强管理,严格纪律
良好的管理是培训质量的有力保证,每次培训,都先请示、后研究,拿出相应的实施方案上报市扶贫办,对培训日程、学员签到、课程安排、课程反馈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所有学员按时参加培训,及时反馈意见。整个培训期间实行考勤管理,要求学员上课签到。每节培训课结束后,都组织学员填写课程反馈表,对意见进行整理,课后组织培训教师开会,将反馈意见传达给培训教师。整个培训期间,学员们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遵守课堂纪律,没有发生一起意外事件,得到了各培训点的好评。
4.严格考核,保证质量
在严格要求学员的同时,还注重对教师队伍的考核,这对确保培训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学校要求教师接到培训任务后,首先进行备课,并且提交课时教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准确性。其次,及时反馈学员的培训意见,及时汇总反馈表,第一时间将学员的意见反馈给授课教师,使培训课程的修订工作落到实处。再次,培训全程都有负责人进行听课反馈,提交本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最后,完成课程教学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小结,谈谈本人对培训授课工作的体会,教学相长,持续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最终达到为培训工作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的目的。
5.不计得失,热忱服务
教育培训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实际效益一时无法收获。每一次为了配合受培方的时间,教师们都是黎明出发,风尘仆仆地赶往各地,顶烈日、战严寒,然而,崎岖蜿蜒的山路不能阻挡前行的脚步,回环的梯田不能挫折向上的决心。由于正好处于秋收割禾的时节,为配合农民学员的时间,都是采取晚上上课、白天随访的培训方式,尽量不耽误农时。
6.严谨认真,润物无声
针对市扶贫办的工作任务,学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有关文件和资金管理制度,为国家把好关,严把财务关,不该花的钱一律不允许支出,节约每一分办学成本,实实在在地把培训款全部用于学员。培训登记表、培训合格证以及技能等级证书上都需要粘贴学员的照片。但在到达实际培训地点后,发现村民们外出实在困难,如果500名受培学员全部到县城拍照、领取照片,会给学员们带来很多不便。笔者将情况汇报给学校领导班子后,校方马上指示教师为学员进行信息采集,并将冲洗好的照片为学员贴好,更为细心的是,每位学员都有剩余的照片,我们在培训后均发给学员用于今后之需。
7.绿色环保,持续发展
龙胜县是典型的山区,绿树环绕,景色秀丽,这是龙胜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有一些村民急于脱贫,有的乱砍滥伐、卖树挣钱,造成水土流失;有的大量种植速生桉,使土壤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政府部门希望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入绿色环保的理念,让山区的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一方沃土。我们有意识地加入了乡村旅游环境设计与营造的内容,有的村民认为砍树卖钱能迅速缓解经济压力,但是接受培训后意识到这样做没有考虑到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已悄然植入他们的心里。
8.培训就业,落到实处
在参加培训的500名贫困学员中,有3户自己创办了农家乐,目前经营状况非常红火。有3个培训点由村委会组织群众,集体经营乡村旅游项目,涉及餐饮、住宿、景区、旅游产品等,较有成效。其中,金竹壮寨的江边村依托种植的毛竹资源养殖竹鼠,在我们的帮扶培训下,对竹鼠进行加工,开发出一系列游客们喜爱的竹鼠菜肴。部分学历水平相对较高的学员,全部安排到县城的三星级酒店工作,极大地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其中一名学员培训前无工作、无技能,只能在家带孩子,家庭突遭巨变,家中唯一的劳动力遇车祸身亡,她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担,连基本生活都出现困难。在培训下,她掌握了酒店客房服务的基本技能,并且在学校的合作单位中为她找到了客房服务员的工作,解决了她的家庭困难。
四、旅游教育扶贫的成效成果
1.全面完成当年扶贫计划
旅游教育扶贫年度培训贫困人口500人次,全部实现转移就业,部分学员自主就业,开办农家乐,彻底摆脱了贫困。培训前,学员的年人均收入在800元~1000元,培训后的月收入达1500元以上,个别经营户的月收入超过了4000元。
2.受培学员满意度高
本次培训得到了全体学员的高度评价,从课后的培训反馈和随访记录,以及后续服务中的随机调查来看,学员的满意度达到了100%。
3.资金管理规范
由于培训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支持的扶贫款项,因此,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是极其严格的。在培训过程中,专项资金的使用规范、合理,严格依照国家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相关规定制订计划并上报,批复后依规使用,做到账目清晰,使用合理、规范。
4.主动与各政府部门合作,扩大扶贫成果
受扶贫办委托,笔者学校与各县旅游部门合作,争取更多的来自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为人民群众解决更多的实际困难,用行动实践“实干兴邦的中国梦”。
5.提升貧困村贫困人口的整体素质
教育的启发作用具有很大的效果,笔者在对学员讲授旅游环境营造的同时,学员也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环境。培训后,村民的卫生习惯有所改善,尤其在政府投入实施了改厕工程之后,村民的卫生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物质的改变终升华到精神层面的改变。完善旅游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制度,结合旅游教育,提高学员的思想素质,更好地维护龙胜县的旅游形象,让游客在领略龙胜山美水美的同时,感受到龙胜县各族人民的可亲、可敬、可信。在群体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村民们终会实现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富国安邦中国梦。
五、体会与思考
培植一方沃土,洒下一粒种子,就能收获一个秋天。贫困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工作已告一段落,为桂林旅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欣欣向荣的局面。笔者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与水平,以此回馈受训学员的信任,回报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与鼓励。多管齐下,为营造一个竞争有序、服务优良、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贡献我们的力量。
龙胜旅游扶贫的实践证明:在具有旅游资源的贫困山区,只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扶贫攻坚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各族群众充分利用本地旅游资源,努力打造特色产品,旅游开发就一定能成为让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实施旅游开发,不仅是一条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而且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80%以上的小微旅游企业的发展,实际上关系到我国旅游经济整体的稳增长和结构调整。可以说,广大小微企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之源和稳定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