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文字源于西周俗体之疏证

2017-06-01 11:35陶曲勇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草率构形战国

陶曲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战国文字源于西周俗体之疏证

陶曲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战国文字的许多写法来源于西周文字中较为草率的形体,即西周文字的俗体。西周俗体到战国文字的演变,一般先从笔画层面开始,然后逐渐演变为一种俗体,笔画层面的变化多于构件层面,异写式俗体多于异构式俗体;此外,整字的演变速度慢于作为构件构字时的演变速度。这是汉字系统在构形层面的不断义化和书写层面的逐渐笔势化所导致的。

西周金文; 战国文字;俗体;义化;笔势化

对于中国文字的演变规律,郭沫若曾经概括为两种字体的辩证影响,一种是规整字体,一种是草率字体,“草率化与规整化之间,辩证地互为影响。”[1]郭沫若的这一观点主要还是针对隶变而言,而裘锡圭先生则在此基础上,将正体与俗体的关系扩大到战国文字的起源研究,裘先生明确指出:“一般以为是六国文字特有的字形,不一定都是战国时代或春秋战国之交开始出现的写法。某些字形其实是在较早的时代就已经出现的俗体。有些字形早就在俗体里有,但其影响力不大。到了战国时代,在东方的某些地区流行了起来。齐国文字里的平安的‘安’就是一例。……齐国文字‘安’源于西周时代的格伯簋铭文中的‘安’字。……格伯簋铭的字体很草率,虽然是西周铜器铭文,但显然受到了当时俗体的影响。这个字的俗体在较早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但在当时没有那么流行。到了战国时代,在齐国地区,才广泛流行。”[2]裘先生的这个观点对于探讨从西周文字到战国文字的发展、演变情况,无疑是极具启发性的,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似乎未见有学者对“战国文字源于西周俗体说”作系统的论证。笔者搜罗了相关资料,略作疏证如下。

要考察战国文字来源于哪些西周俗体,首先需要确认何为“西周俗体”。裘锡圭先生曾经指出:“西周春秋时代一般金文的字体,大概可以代表当时的正体。一部分写得比较草率的金文,则反映了俗体的一些情况。”[3]裘先生所说,只是一般性的原则,为了便于操作,我们试作如下规定:

第一,如果该字在西周、春秋金文中出现多次,那么出现次数较多的写法看作正体,出现次数较少的写法看作俗体。

第二,如果该字在西周、春秋金文中只出现一次,则根据同器中其他文字的写法来判断其是否为俗体。

依据上述两条原则,我们爬梳出下列例子:

1.福

到了战国时代,“福”字从酉的写法在楚系文字中占据了主流地位,楚帛书、包山简、郭店简中所见“福”字多从示从酉,只是改左右结构为上下结构,可参看《战国文字编》和《楚文字编》的“福”字条。

尽管畐、酉二字造字之初,均取像于酒器,但早在甲骨文阶段即已分化,无论独用还是参与构字,一般都不相混,西周中期始见的从酉之“福”,应是一种草率的俗体写法。此外,南姞甗中的“百”、“匃”写法草率,也可从侧面证明将这些铭文看作俗体是有道理的。

2.祖

3.余

4.丧

如果上述推测可信,那么小臣鼎的“丧”字当可进一步演变为从屮,楚文字中常见的从屮从亡的上博·周32.8(丧)字,大概就是小臣鼎这种写法的省变。

5.是

6.远

7.取

8.史

9.臤

11.左

14.朝

15.安

16.保(附:孟)

当然,西周晚期郑伯匜的形体来源,也有可能是下部构件“皿”的左右两撇出头所致,但考虑到不仅西周中期的“孟”字就有这种俗体,而且“保”字也有同样的演变,所以暂时将郑伯匜此字附于此处,留待以后研究。

17.黄

18.焦

19.乔

20.女

21.弗

总结上述诸例演变,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第一,从西周俗体到战国文字的演变中,大部分例字首先是从笔画层面开始的,然后逐渐演变为一种俗体;笔画层面的变化多于构件层面,异写多于异构。例如余、是、史、、、朝、保、女、弗等例,都属于笔画俗写,或是笔画变形,或是增减笔画。此外,福、远、焦、乔等例,也是因为先有笔画层面的俗写,然后导致俗写后的构件与另一构件形近,最终演变为另一个构件,例如从畐变为酉,从止变为屮,从耳变为,从小变为火,都是这种情况。而真正通过改换构件,或是增减构件来形成俗体异构的,不过祖、丧、臤、左、、安、黄等。

上述两个特点反映了汉字从西周到战国的演变过程中,在构形层面的不断义化和书写层面的逐渐笔势化。王宁先生曾经指出:“汉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所记录的汉语词(语素)的意义来构形。”[21]因此早期文字的象物性最强,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但文字毕竟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符号性是它的内在属性,由于文字的频繁使用,对书写和构形都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文字的象物性不断淡化,不再用直观的物象来形成构意,而是直接把意义信息带到字形里形成构意,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字在作为构件参与构字时的演变速度要快于整字的演变速度的原因。因为单独构字时,整字会受到象物性的制约,而作为构件参与构字时,象物的属性就相对不那么强烈,义化的要求开始占据上风,演变速度自然就会加快。

而随着构形层面的不断义化,文字不再用直观的物象来形成构意,反映在书写层面,摹物式的屈曲线条向着类型化的平直笔画发展,这种随着书写带来的象物性的消失,就是笔势化。[22]正是在这种笔势化的影响下,个别笔画的变形和增减在书写速度的驱动下不断出现,并被文字系统所接受,于是出现了各式所谓的异写俗体;但是另一方面,因为西周金文仍然属于文字的早期阶段,象物性还比较强,所以这一阶段的俗体还是以异写式居多,直接改换构件或者增减构件的异构式俗体则相对较少。

[1]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考古学报,1972,(2).

[2][4]裘锡圭.殷周古文字中的正体和俗体[A].裘锡圭学术文集(卷4)[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13]裘锡圭.汉字的起源和演变[A].裘锡圭学术文集(卷4)[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5]张世超.金文形义通解[M].东京:中文出版社,1996.

[6]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8][11]刘钊.古文字构形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0]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14]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M].上海:中西书局,2011.

[15]苏建洲.《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系年》考释四则[J].简帛,2012,(7).

[16]陈剑.柞伯簋铭补释[A].甲骨金文考释论集[C].北京:线状书局,2007.

[17]李守奎,肖攀.清华简《系年》文字考释与构形研究[M].上海:中西书局,2015.

[18]周忠兵.释甲骨文中的“焦”[J].文史,2014,(3).

[19]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0]冯胜君.郭店简与上博简对比研究[M].北京:线装书局,2007.

[21][22]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责任编校:余中华)

Argumentation to the Warring States Characters Originating from Western Zhou Non-standard Characters

TAO Quyo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Many graphemes of Warring States characters originate from non-standard characters of Western Zhou. In this evolution process, the changes occur in the strokes, and then characters gradually develop into a non-standard grapheme. The changes of strokes are more than changes of components. The graphemes originating from different writing style are more than from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The grapheme as the whole characters evolves more slowly than the grapheme as a component. The reasons are meaningfulization in configuration and losing pictographicity in writing.

bronze inscription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Warring States characters; non-standard characters; meaningfulization; losing pictographicity

2017-03-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两周金文惯用语辑考”,编号:15YJC740076。

陶曲勇(1979— ),男,湖南祁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文字学、出土文献。

H123

A

1008-4681(2017)03-0099-06

猜你喜欢
草率构形战国
双星跟飞立体成像的构形保持控制
战国讨债传奇——围魏救赵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通有构形的特征多项式
异语
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与六书“转注”
单项填空答题失误分析与备考点拨
做事不要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