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事业发展策略探究
——以东营为例
李 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东营市作为新型工业化城市,又是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中心城市,生态文化事业可以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为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保障,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动力,为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东营市生态文化事业的建设应该从强化政府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生态文化事业发展战略、培育和引进生态文化建设的科技力量与优秀人才、创新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引导生态文化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事业;公共服务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产业升级、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新型工业化城市是一种需要在提高国民生态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城市发展模式,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特点。提高国民生态意识的生态文化事业是这一模式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力量,是保障区域产业生态化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
(一)生态文化事业的内涵
生态文化事业是政府部门为主、公共部门提供的生态文化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文化领域。它以非营利性为特征,以保障公民的生态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
生态文化事业在性质上与经营性生态文化产业不同,有其公益性的维度,它以大众为服务对象和主体,作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被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内容,是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因此,从一般性意义上讲,生态文化事业建设要融入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要遵循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
(二)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学属性
生态文化产品和其他政府参与提供的公共文化事业一样,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如表1)
1.公共性特点。纯生态文化产品是由政府提供的面向所有公民,没有准入限制,也不产生拥挤和排他的情况,如传播生态文化的公益的广播、电视、网络等;准公共性生态文化产品则有可能产生拥挤和准入限制,如容纳有限人数的图书馆、生态博物馆、生态展览馆,当需求人数众多、产品数目有限或者场地有限时,就会存在虽然原则上所有公民都可以使用,但却具有准入条件的现象,例如设置使用者资质、部分费用等条件[1]。
表1 生态文化产品的经济学属性
2.公益性特点。生态文化事业本身是公益事业,生态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公有性、共享性和公用性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公有性。生态文化事业的绝大部分项目都应由国家公共财政投资兴建并进行日常管理。诸如能够弘扬生态文化理念、对公众进行生态文化教育的各类国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森林公园等,这些设施关系社会大众的福利且大多投资巨大,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应该依靠公共财政来进行建设,建成后的场馆等基础设施理所当然属于全民共有。
第二,社会共享性。生态文化事业的社会公有性决定了它必然为社会所共享。生态文化属于人民大众的文化,由人民所创造,其成果理应由人民所共享。
第三,社会公用性。“图书馆必须以法律的名义建立,以便能保证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图书馆的服务。”[2]这是1994年10月 29日在莫斯科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会议中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里面的规定。因此,在建立有关生态和绿色发展的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时,图书馆应该再选址上本着公民方便的原则,体现社会公用性。
3.私人产品。为了避免生态文化产品提供中出现的逐利性和低俗性,生态文化产品一般由政府提供,但是并不排斥在政府监管的条件下,部分民营企业参与到生态文化产品的供给的队伍中,前提必须是监管到位。
(三)文化事业的意识形态属性
文化事业在本质上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产品,有引领社会价值导向、服务社会、教化民众的作用,因此,文化事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将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作为首要任务。例如,美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的长达40多年时间里,政府不惜耗费巨资建立公共文化宣传的电台、电视和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美国价值观的宣传,这种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战起到了单纯依靠经济发展所永远达不到的效果。
在我国进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文化事业代表着社会的最先进理念,肩负着传播生态理念、引导全社会公民生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任。
紧紧围绕着“生态”这一核心观念进行的生态文化事业建设,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文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供给,既能满足人们生态文化需求的要求,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措施。
生态文化博物馆。一个国家的生态文化博物馆数量的多少、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国对生态文明重视程度。生态文化博物馆是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生态文化的重要场所,同时,借助生态文化博物馆还可以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开展集中的生态文化宣传和科普教育。
生态文化园区。在休闲游憩园地建设中,将生态文化的理念融入其中,以森林(湿地、荒漠绿洲)公园、草原公园、海洋公园、湖泊公园、地质公园和各类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区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完善生态文化休闲游憩园地建设,规划新建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休闲游憩园地,寓教于乐,优化布局结构和建设质量,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满足广大群众生态休闲旅游时的文化需求,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发挥着重要作用[3]。
生态文化服务能力。生态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是指政府重视并强调公共财政在生态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中的作用,逐步增加生态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不断完善文化的供给制度,并将生态文化服务范围进行扩展,开发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生态文化活动。建立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的、优质高效的、普遍均等化的新型城乡生态文化服务机制,供给机制和服务模式。
(二)生态文化的传播体系
在信息化普及的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体系的全覆盖,对增强生态文化的传播能力,对人民生态文化权益的保障和实现有重要作用。
传播手段。在信息化时代,要根据现代传播体系、传播媒体发展的新形势、新进展,与时俱进地发展现代传播手段,保障人们的生态文化权益的实现。
传播活动。多途径广泛传播生态文化。利用植树节、节水日、森林旅游文化节等,组织开展生态文化理念及知识的传播。
生态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借助图书馆、生态文化博物馆、各级各类教育院校及教育机构及众多的社会非营利组织等社会机构,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生态文化宣传教育,逐步引导人们形成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消费观,提倡绿色生产、低碳生产和循环生产的价值观念,为生态经济的全面实施奠定思想基础。
生态文艺作品创作。挖掘古代生态文化思想资源,古为今用;探寻工业文明进程中产生的人类生态危机根源的文化反思;鼓励更多的艺术家用艺术产品的表现手法展现人类的生存困境和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危机,以达到唤醒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
生态文化国际传播。与国外城市、组织联合开展如生态文化论坛、生态文化地标、生态变迁考察、书画摄影作品展览,以及植树造林等生态文化实践和交流活动,不断学习发达国家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我国生态文化事业的建设引来“他山之石”
(三)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系
生态文化的传承。首先,思想的传承,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早已存在态文化思想。而且,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生态文化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现代中国绿色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同时也为和谐世界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东方智慧。其次,是生态文化遗迹是进行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当加以保护。要积极通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方式来提高生态文化遗迹地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保存原汁原貌,充分发挥生态文化遗迹地的文化和科普价值。
生态文化的创新体系。对生态文化理论进行创新研究,挖掘和提炼生态文化内涵的,将生态文化与历史、道德、人文、民族、民俗文化及自然科学衔接和融合,多角度地考量生态文化起源、生态文化发展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生态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可以加强对生态文化历史价值的再认识。
生态文化事业对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的作用可以通过生态价值观的形成、生态科技进步和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的提升等方面表现出来。
(一)生态文化事业可以培育新型工业化城市市民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文化事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文化事业会帮助人们摆脱传统工业化城市建设中的利润导向价值观念,用生态经济价值观作为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的价值导向[4]。生态文化事业的价值导向具有的教化功能会使公民在价值观上趋于一致,形成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的思想意识的一致性,加速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步伐。
(二)生态文化事业能够推动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科技的进步
一个城市公共文化事业供给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生态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本身就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公园、生态博物馆、生态文化展览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还有生态影视作品的制作、生态文化传播体系的建设等,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支撑,高的科学技术可以增强文化传播能力、提升一个城市的软实力,进而使人们产生科技创新的动力。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会带来文化的空前繁荣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科技发展与生态文化事业建设的相互促进,加速了工业化城市文明建设的进程。
(三)生态文化事业对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产生持久的正外部效应
生态文化事业作为一项公共事业,虽然在短期直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但是从长期来看,对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的正外部效应是巨大的,生态文化事业对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态价值观的形成、生态消费习惯的养成等都产生持久的作用,可以培养人们用生态理念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公民的生态责任感,自觉维护自然环境,使城市发展向生态产业方向迈进。因此,生态文化事业的正外部效应对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的影响是持久和深远的。
(四)生态文化事业与生态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共同建设宜人乐居的新型工业化城市
同样以生态价值观引导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生态文化事业和生态文化产业,具有相互依赖和依存的关系。事业为产业提供平台,产业则给事业的发展提供内容和素材,二者的互动发展,共同满足人们对生态文化产品的需求,共同塑造人们的生态价值观,共同打造新型工业化城市的软实力,为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营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城市,又是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核心城市,2015年8月又被国家批复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区,计划到2017年底东营市将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区,目的就是加快东营这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作为一种涉及社会性的人与自然性的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生态文化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东营市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事业建设对东营市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经济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东营市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东营“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努力建设“秀美东营”“智慧东营”,放弃单纯依靠石油石化为主体的能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进行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事业和生态文化产业,实现依靠文化产业重新振兴经济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作指导。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5]罗马俱乐部创始人贝切利认为:“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革命。”[6]生态危机的出现不断危机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也迫使人们思考如何重新选择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方式,逐步消除传统工业文明发展的弊端。
(二)为东营市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人的理念、思想和意识构成了软实力,东营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城市,有古老的齐文化、孙武的军事文化、吕剧、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有丰富的黄河文化、海洋文化、湿地文化等自然文化资源,还有区域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石油文化、移民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东营生态文明的建设、东营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打下了得天独厚的基础。生态文化是东营文化体系中极具民族特色、富有生命活力和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东营生态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既是对生态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又将为全国绿色生态发展提供经验。
(三)为东营市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源动力
由于东营传统的经济支柱产业是石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和轮胎等资源依赖性强的产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矛盾比较突出。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事业,是解决经济转型矛盾,帮助人们形成生态经济价值观的重要路径,也是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基础支撑理论和源动力。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事业建设就是要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全社会形成优良的生态文化,确立良好的生态理念。只有人们的观念改变了,才能在经济发展当中、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践行生态行为,从而改变原有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为东营人民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东营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58元,其中城镇、农村分别为38735元和13887元,年均增长10.2%、13.3%,民生支出逐年加大,达到190.4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73.9%,这一些列数字表明东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民众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以后,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等高层次的消费,人民群众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也对指引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文化的需求日益旺盛。生态文化几乎所有的表现形式、本质内容和各种载体,都与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保障身心健康等民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文化事业建设是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业[7]。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步伐的迈进,东营市生态文化事业建设取得较快发展。但是由于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仍很薄弱,发展很不均衡。针对这些问题,政策建议如下:
(一)政府加强顶层设计以完善生态文化事业的政策支持
政府作为生态文化事业的投资建设主体,必须起到组织领导的作用。第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方式创新,针对不同文化基础的受众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模式,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融入社区建设;第二,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对从事生态文化公共服务的人员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质量效益;第三,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主管部门绩效考核范畴,建立科学、可操作的生态文化建设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第四,完善扶持政策。对于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在财税制度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第五,支持生态文化理论和科学研究的立项,提高生态文化理论的研究层次;第六,增加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渠道,增强传播效果,把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起;第七,编写适应不同年龄阅读的生态文化教材,让青少年无论在课堂、校园还是户外实践都能受到生态文化的浸润[8]。
(二)规划生态文化事业发展战略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纲要》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东营市文化产业发 展 规 划( 2016—2020年》的要求,科学制定中长期生态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一是建立生态文化事业的领导组织部门,该部门牵头对东营市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资源进行挖掘和创新研究;二是制定和实施生态文化宣传与科普教育计划;三是协同城市规划部门对全市的生态文化事业建设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创建,完善文化馆、科普馆、博物馆等生态文化场馆的服务功能;四是提升已有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区的文化内涵和综合服务功能,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打下基础。
(三)培育和引进生态文化事业建设的科技力量与优秀人才
针对东营地区生态文化研究不足和人才缺乏的现实问题,应该重视培养专业的和专兼结合的研究队伍,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力度,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与人才保障。一是由政府出资对高校、科研院所公开征集和开设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并联合研究单位和高校成立生态文化研究基地,制定人才招聘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研究中来,为提升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水平打下基础;二是加大生态文化公共产品研发和创作力度。制作具有黄河三角洲区域特色的电视、文学等生态文化产品。同时,充分发挥东营市黄河口国际会展中心、图书馆、高校等场所举办生态文化建设成果展览,对优秀的书画、文艺作品等广泛收集、筛选整理,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出版高质量的、老百姓易于理解的、图文并茂的特色图书作品;三是加强生态文化人才培养。通过教育培训,培养生态文化建设的科学研究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基层骨干,打造一支专群结合、素质较高的生态文化建设队伍。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学会、协会等社团组织在生态文化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通过合作研究、协作办学加强生态文化领域的人才培养;四是在区域高校内开设生态文化专业或课程。通过建立生态文化专门学科培养生态文化研究专业或研究方向的高层次人才;五是鼓励和支持生态文化科研机构与国际生态文化相关研究组织和机构的国际交流,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东营地区的区域特点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事业。
(四)创新生态文化事业建设的社会参与机制
建设生态文化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政府可以搭建平台、扶持文化社团,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化建设。一是创新社会参与方式。有效引进社会和民间力量,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安排、整合力量、帮扶弱势的公共职能;二是搭建社会参与平台。组织好由政府主导的“森林城市”“黄河水城”“生态城市”的设计及建设工作,对在生态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教育基地、企业等大张旗鼓地向社会宣传,使生态文化价值观、生态政绩观成为决策者的指导思想;在“环境日”、“植树节”、“生态文化论坛”等重大活动中,引导和吸收一般市民、学生和社会公众参与。
(五)引导群众的生态文化消费观念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并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能真正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人类只有对自然和对自身的认识更科学,才能产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和生态行为习惯,与自然和谐共荣。通过生态文化事业的建设引导大众生态消费观念的形成,不但能形成生态文化消费习惯,还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生态文化在本质上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的生态文化,必然会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只有全市人民共同努力,转向更高文明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城市和美丽东营的目标才能实现。
政府主导的生态文化事业的建设,是一项培养全社会生态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先导因素。东营作为一座新兴工业化城市,在实现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生态文化事业的建设,摆脱资源依赖,走上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道路。
[1]陶东风,蒋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定位[A].刘新成,张永新,张旭.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4—2015)[C].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EB/OL]. http://baike. baidu.com/link?url,2016-09-12.
[3]樊宝敏,韩慧.以生态文化驱动绿色发展[J].林业经济,2012,(12).
[4]梁敬升.基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生态经济价值观探析[J].东岳论丛,2016,(10).
[5]贾治邦.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 推动科学发展[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8-12/18/content_169713 42.htm,2009-12-22.
[6]吴兆喆,傅凯峰.文明传承,福建让绿色承载梦想——聚焦福建“百姓富、生态美”战略系列报道·生态文化篇[N].中国绿色时报,2015-01-23.
[7]东营市统计局.2015年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http://www.dystjj.gov.cn/dytj/news/2016324103010814488 1448.shtml,2016-03-18.
[8]江泽慧.弘扬生态文化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N].中国绿色时报,2013-06-28.
(责任编校:陈婷)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cological Culture in New Industrialized Cities
LI Hong
(Shengli Colleg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Shandong 257000, China)
As a new industrialized city, Dongying is also the central city of national “efficient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Its ecological culture development can lay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efficient ecologi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de security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soft power, offer driving force for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spiritual life level.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in Dongying should be improved by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from the top-level design, plann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cological culture in a scientific way, training and introducing the talents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ng the social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actively guiding the ecological aspects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new industrialized city; ecological culture; public service
2017-03-07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山东省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编号:16CGLJ45;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互联网+’时代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模式研究——以东营为例”,编号:1607464。
李红(1968— ),女,山东高密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F205
A
1008-4681(2017)03-00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