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健+马超
[摘要]认真审题有助于学生明确答题方向,关联对应知识,达成解题目的。审题要从题干、设问、备选答案三个试题组成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兼顾试题整体、题干材料、设问语句、选项四个方面,从中揣摩命题立意,解读有用信息,细化答题方向,排除干扰选项,为答题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地理命题素材来源广泛,题干中除文字材料外,往往还有大量的图、表和符号等,包含了繁杂的地理信息。认真审题有助于学生明确答题方向,关联对应知识,达成解题目的。审题时间是短暂的,但它是解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忽略这一环节,会导致与标准答案“失之交臂”。地理试题一般是由题干、设问和备选答案(选择题)组成,所以审题就是要审题干、审设问、审备选答案,三者没有固定的顺序,可以根据不同的题目和个人答题习惯进行,但要兼顾以下四个方面:
一、审试题整体,揣摩命题立意
一些地理试题信息量巨大,要能全面而准确地判读图文渗透的考点信息,把握答题方向,找准题目落脚点,选择最佳的解题方式,就必须要首先揣摩命题者命题立意。文字材料、图表信息、选项设置都是获取命题立意的来源。在知识层面上,应审清考点,如影响农业的气候条件(从光照、热量、降水的时空分布及组合进行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从资源的分布、利用关系进行分析)、区域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在能力层面上,应审清考查方式,如判断类(时空判断、是非判断、预测)、描述类(特征描述、规律描述、状态描述)、解释类(因素分析、原理应用)、评价类(意义评价、利弊评价)、对策类(寻求措施)等。揣摩命题立意不是丢弃学科知识凭空想象,也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了解和运用命题规律,快速进入答题准备——组织答案。明确了命题立意,有助于学生针对题目设计有目的地去提取和挖掘有用的地理信息,“有的放矢”进行下一步审题。
二、审题干材料,解读有用信息
要准确答题,绝不能忽视对题干的阅读和分析,从中获取和解读有用的信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解答试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通过观察、发现、记录地理信息的各种符号并利用地理记忆、地理思维去理解這些符号的能力。有用的地理信息可以分为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两类。
获取显性信息应快速浏览题干材料,最短的时间内对题目所呈现的信息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把握;同时要圈画重点,如文字材料所涉及的区域背景、实景图中所体现的环境特征、统计图表中的要素相互关系、地图中的各图例要素的特征等等。只获取了显性信息还不能正确答题,必须学会挖掘显性信息背后隐藏的意思,即会解读隐性信息。审题时,在把握主要情境材料信息之后,再去阅读题目设问,关注重点、排解难点、把握关键点,善于运用对比归纳和发散思维法,结合地理原理和规律来解读信息。地理教师在平时的习题讲解课和复习课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获取和解读题目中的隐性信息,并逐渐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培养属于学生自己的能力。
三、审设问语句,细化答题方向
首先要审清题目的行为动词,明确答题要求。地理题目设置中,行为动词大致有:简述、描述、分析、说出、说明、评价、比较等,动词不同,其对答案的得分要求也不同。其次要审基本概念。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基本概念一般是不变的。如气温年较差、地质构造、复种指数、产业结构等等。再次审非学科知识的关键字。如“都”“绝对”“无”“最”“有利”“不利”“不同”及“相同”等,在审题过程中可以进行标注,起到时刻提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审题中的非知识性失误。
四、审备选答案,排除干扰选项
这个方面只针对选择题而言。选择题的各个选项,有的具有一定的似真性和迷惑性。先分析选项与题干是否相关,再分析选项本身叙述是否正确,是否出现前后矛盾、误为因果、表述绝对化、表述不完整、类比举例不当等明显错误。在审题的过程中即排除掉那些错误选项,不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试题的难度。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审题,可以简化难点、明确答题方向、紧扣材料情境,为下一步的组织答案和答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一次审题很难穷尽题目中所有有效信息,还要结合答题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审题。审题能力的培养要立足地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得出适合自身的思维习惯、思维特征的审题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