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影响合作绩效的机理研究

2017-06-01 12:50朱树婷仲伟俊梅姝娥
中国管理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弹性重构信息系统

朱树婷,仲伟俊,梅姝娥

(1.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2.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影响合作绩效的机理研究

朱树婷1,仲伟俊2,梅姝娥2

(1.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2.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企业网络化运作为企业间信息系统(IOS)的应用带来挑战。为研究网络化运作环境下信息系统的价值创造问题,本文提出IOS能力的概念和构成,分析企业的网络嵌入水平和企业间流程的双元性,基于信息技术(IT)过程观建立IOS能力影响合作绩效的理论模型。使用213家中国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发现:企业间流程匹配和流程弹性交互作用对合作绩效产生正向影响;IOS集成能力和IOS重构能力对企业间流程的双元性具有积极作用;网络嵌入水平对IOS能力影响企业间流程产生消极影响。本文揭示了IOS能力影响企业间合作绩效的机理,是对信息系统商业价值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为企业在网络化运作环境中应用IOS进行价值创造提供指导。

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企业间流程;双元性;网络嵌入;合作绩效

1 引言

信息系统的应用已越过传统企业边界,支持企业间知识分享和业务流程,影响企业间的合作绩效,企业间信息系统(IOS)的价值创造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1]。以往对IT价值的研究强调企业领先于对手的竞争优势,然而在网络化运作环境中,企业向纵向整合与横向联合的趋势发展,纵向供应链中的企业采取联合计划、业务协同等方式进行流程整合;横向上企业联合形成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模式建立密切的合作[2],通过企业间信息、知识共享,优化企业间互补资源和能力,把着眼于短期的对抗性竞争转化为长期的合作共赢。基于竞争战略的IT价值研究范式在解释企业间合作绩效方面存在局限,本文提出企业间信息系统的价值创造,从企业长期合作的战略逻辑出发,分析企业的运作环境特征以及企业间信息系统影响企业间流程的动态过程。

尽管企业和学者已注意到网络化运作对企业间信息系统应用的影响,但是对如何刻画和反映市场环境特征还没有一致观点,为此,本文从嵌入性视角出发定义和测量企业网络化运作环境,分析网络嵌入水平对企业间信息系统应用过程的影响,提出企业间信息系统的价值创造问题,强调企业间信息系统对企业间流程的支持,分析网络嵌入性在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向企业间流程渗透过程中的作用,基于IT过程观建立企业间信息系统影响合作绩效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设,试图分析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构成,企业间流程的特征,以及网络嵌入水平的作用。使用调查问卷方法对本文理论进行检验,揭示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对合作绩效的影响机理。

2 基于IT过程观的价值创造

IT过程观是信息系统领域研究IT价值创造的理论框架之一[3]。Soh和Markus[4]较早提出IT创造商业价值的过程理论,认为IT资产经过应用过程转化成为IT影响,再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Melville等[5]指出IT商业价值创造的过程是IT资源和互补资源对企业流程产生影响,进而产生企业流程绩效和组织绩效。Kohli和Grover[6]则认为IT和互补资源在企业与信息技术战略匹配驱动下形成IT使能的组织能力,是IT价值创造的机理。在IT过程观的理论框架下,Pavlou和El Sawy[7]实证检验了IT能力通过影响企业特定的过程对企业优势产生影响。Saraf等[8]分析IS应用能力通过支持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知识分享和流程整合从而创造企业间关系价值。Rai和Tang Xinling[9]揭示了IT能力通过流程能力产生竞争绩效的机理。

IT过程观体现了IT资源和能力-企业流程-企业绩效的过程,揭示信息系统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基于IT过程观的价值创造强调从信息系统资源或能力出发,通过信息技术的使能和推动作用对企业中间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绩效。IT价值创造的本质是信息系统能力向组织流程的渗透和转换。网络化运作背景下企业间流程在适应企业外部环境、支持企业间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将企业间信息系统资源和能力向企业间流程转变。

3 理论模型与假设

本文基于IT过程观建立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影响合作绩效的机理模型,分析IOS能力的构成以及企业间流程的特性,IOS能力通过支持企业间流程匹配和流程弹性,对合作绩效产生影响。Melville等[5]提出企业的市场环境对IT商业价值创造过程的作用,本文使用网络嵌入水平反映企业网络化运作环境特征,分析对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影响企业间流程的作用。理论模型如图1。

图1 理论模型

3.1 企业间流程的双元性

Davenport和Short[10]认为企业流程与信息技术相互依存,目标长远的企业更多地应用信息技术重新构造流程,流程将跨越企业边界并独立于企业正式结构。信息系统领域学者认为企业流程是信息技术创造商业价值的必不可少的关键中间环节[5]。本文定义企业间流程是企业之间一系列逻辑相关的、利用企业间资源产生特定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活动。在企业流程影响绩效的研究中,学者提出企业间流程融合/整合的重要性[8-9],强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间流程的协调和配合。随着环境动态性和企业网络化,敏捷性引起学者关注[11],从单一因素讨论,转变为双元性的讨论。Gibson和Birkinshaw[12]提出双元性由匹配和适应两方面构成,对业务绩效产生直接影响。Rai和Tang Xinling[9]认为流程匹配与流程弹性是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流程能力,两者的交互项对企业竞争绩效有正向影响。Xue Ling等[13]研究企业信息技术资产组合对企业双元性的运营效率和组织创新的影响。

本文提出企业间流程的双元性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企业间业务流程的整合与衔接,还体现在企业抓住合作中的机遇对新需求做出迅速响应,表现出灵活敏捷的功能特性。企业间流程的双元性由流程匹配和流程弹性两个相互独立并且功能互补的因素构成,其中,流程匹配指建立企业间合作惯例和操作规范,提高流程整合效率,保证合作企业之间紧密合作;流程弹性指企业快速协调和重构企业间资源和能力,与合作企业共同迅速应对市场变化。企业间流程应同时具备整合与弹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双元性的涵义指两方面都要灵巧,企业间流程匹配和弹性协调互补,对企业间合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提出假设:

H1:企业间流程匹配和流程弹性正向交互影响合作绩效。

3.2 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

信息系统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有效配置和利用自身及业务伙伴的技术资源和互补资源,构建高质量的信息系统,并有效使用该系统支持供应链协同业务运作与战略实施[3]。借鉴这一理论成果,本文定义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是企业有效配置和重构企业间信息系统资源,支持企业间流程实现企业间合作绩效的能力。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配置和利用企业间信息系统技术、人力等资源,塑造高质量企业间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为企业网络化运作提供信息技术平台。

Saraf等[8]提出信息系统应用能力是反映信息系统管理过程的变量,包括集成和弹性两个维度,对企业间知识分享和流程整合具有直接影响。Rai和Tang Xinling[9]认为IT集成和重构能力构成结构化IT能力,协调企业间关系资产配置,对企业间流程能力具有显著影响。Pavlou和Sawy[7,14]提出重构能力的内涵包括市场导向、吸收能力、协调能力和集成,在随后的研究中将信息技术高阶能力的内涵分为感知、学习、集成和协调,认为重构是动态能力高于普通运营能力的特性。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实践要求保持企业间丰富、深度的集成,同时灵活适应业务变化,集成和重构分别代表信息系统功能效率和灵活性的两个互质的性能。根据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和研究成果,提出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IOS集成和IOS重构两方面。

IOS集成能力是企业应用IOS与合作伙伴集成通讯、信息传输、软件应用等的能力。信息系统集成反映IT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IOS集成能力体现在战略集成,支持企业间信息系统与企业间合作战略匹配;运营集成,处理企业组织和流程与信息系统之间关系,确保信息系统提供的能力与企业需求一致。从技术特征角度,IOS集成能力表现在连接区域和业务覆盖度。IOS支持企业与合作伙伴在硬件基础设施、数据、软件应用,以及知识和业务流程的连接;IOS集成的业务覆盖包括不同信息交换类型、结构化、非结构化通讯的支持。IOS集成能力在企业不同层实现数据传输、流程合作、知识共享,支持不同地域、不同实体、不同业务功能,本文提出假设:

H2A:IOS集成能力对企业间流程匹配具有直接正向作用。

H2B:IOS集成能力对企业间流程弹性具有直接正向作用。

IOS重构能力是企业为快速适应与合作伙伴的需求变化,拓展和重组企业间信息系统资源的能力。IOS重构能力是企业网络化运作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从技术角度,IOS重构能力侧重系统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开放的系统架构和兼容性,清晰描述信息对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灵活反映企业间信息模型的层次关系。IOS重构能力的功能表现在:①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变化、新的企业间业务流程的开展,要求企业间信息系统支持新的企业间合作流程;②企业在不同时期会对信息系统提出不同需求,要求信息系统的可扩充性,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IOS重构能力保证企业间信息系统适应新的企业间业务需求,对企业间流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假设:

H3A:IOS重构能力对企业间流程匹配具有直接正向作用。

H3B:IOS重构能力对企业间流程弹性具有直接正向作用。

3.3 网络嵌入水平的调节作用

企业网络化运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嵌入性的影响,做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决策,本文使用网络嵌入水平刻画企业网络化运作背景,反映企业在网络化运作过程中与其他企业的连接互动与关系。根据嵌入性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15-16],本文提出网络嵌入水平包括企业在网络中呈现的结构特性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属性。其中,结构特性以企业互动的质量为基础,指企业在网络中与其他企业的有效连接;关系属性指企业重视彼此之间的需求,在互惠方面的质量。

网络嵌入性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方式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认为企业通过网络获取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资源,网络嵌入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中介桥梁的作用[17];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嵌入可以规范和融合企业网络化运作行为,与信息技术交互作用实现商业价值[6],网络嵌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两种观点均指出网络嵌入在信息系统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但对其作用机理解释不同。已有研究提出企业间关系在信息技术能力影响企业间流程的调节作用[9],根据这一理论进展,本文提出网络嵌入水平在企业间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具体来说,IOS支持企业间流程是互动、调整的动态过程,实现企业间流程匹配。IOS能力对企业间流程匹配的影响,一方面不同企业在计算机硬件架构、数据库接口和软件应用等集成过程中,高程度的网络嵌入有助于企业间流程整合,加强IOS集成能力对企业间流程匹配的影响。另一方面,信息系统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提高,支持对企业间数据统一操作以及企业间信息分享,有利于合作企业间流程连接和合作深入。本文假设:

H4A:网络嵌入水平正向调节IOS能力对企业间流程匹配的影响;网络嵌入水平越高,IOS能力与企业间流程匹配的关系越强。

统一的IOS标准和模块化设计有助于企业灵活建立适应市场环境的企业间流程。然而,IOS的兼容性与开放性增加了信息系统透明度,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高水平的网络嵌入使企业与合作伙伴间的连接更为广泛,企业间业务交易量增加,业务种类更多样,对企业间流程弹性有更高要求,而高度网络嵌入潜在的企业间投机行为可能削弱企业间流程弹性。IOS能力对流程弹性的支持涉及企业间战略、运营和信息技术等不同层次的问题,网络嵌入增加了IOS支持企业间流程的复杂性,本文提出探索性假设:

H4B:网络嵌入水平负向调节IOS能力对企业间流程弹性的影响;网络嵌入水平越高,IOS能力与企业间流程弹性的关系越弱。

4 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调查问卷收集中国制造企业应用IOS的数据,使用层级回归方法分析企业间流程的双元性对合作绩效的影响,检验IOS能力对企业间流程的影响,并分析网络嵌入水平对IOS能力影响企业间流程的调节作用。

4.1 测量工具

为保证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变量的测量项目来自于已有实证研究: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参考Saraf等[8]的基本量表,以及Pavlou和Sawy[14]对动态能力的集成和协调配置的测量,使用5个项目测量IOS集成能力,7个项目测量IOS重构能力。根据Gibson和Birkinshaw[12,18]对双元性的量化处理建议,设计流程匹配和流程弹性的量表,参考Braunscheidel和Suresh,Rai和Tang Xinling[9]的量表测量企业间流程的双元性。参考吴金南和仲伟俊[3]的量表,使用6个项目测量企业间合作绩效。网络嵌入水平的测量参考Kale等[15]关于企业战略联盟的定量研究,Sun Yongqiang等[16]对结构资本、关系资本的量表,使用6个项目测量企业的网络嵌入水平。测量工具如表1所示。

表1 测量工具

4.2 数据收集

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7表示“强烈同意”,4表示“一般”,1表示“完全不同意”。2013年10月到2014年7月,通过电子邮件和邮寄将问卷发放给高校MBA学员所在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或信息系统部门管理人员,发放问卷500份,收回247份,不包含答题不完整等不合格问卷。问卷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制造企业普遍与其供应链上企业有广泛的合作,反映出企业网络化运作的特征,另外,大部分制造企业已实施企业间信息系统,具有IOS应用经验。使用企业规模和企业间信息系统使用年限等控制变量。最终进入实证分析的有效问卷213份,有效样本回收率为42.6%。

考虑不同时期回收问卷可能存在测量偏差,本文以2014年2月为界,将前后两个阶段回收的问卷进行差异性检验,关键变量的组间均值比较显示,两组样本的关键变量在p=0.05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样地,使用组间均值比较的方法对不同企业规模、IOS使用年限、调查者职位进行检测,在p=0.05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3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在调查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控制和评估。采用程序控制,如反向问题、测量项次序等控制共同方法偏差,对最终样本进行Harmon单因素检验,样本整体因子分析共抽取6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累计70.97%的方差,未旋转时第一个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解释为19.32%,没有显著统计优势,基于调查方法单一数据来源的共同方法偏差对本文研究不产生显著影响。

5 实证分析

使用SPSS18.0和AMOS17.0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计算变量的相关系数,对模型的适配性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检验本文的理论假设。

5.1 测量工具评价

本文各构念测量项目的因素负荷均大于0.5并在0.01水平上显著;所有构念的Cronbach's α和组合信度系数(CR)均大于0.8,模型具有较好的测量信度。各因子的平均提取方差(AVE)均大于0.5,测量模型具有可以接受的区分效度,如表2所示。另外,多重共线性检验各个构念的方差膨胀因子(VIF)介于0.9到4.6之间,均低于5.0,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5.2 模型适配检验

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IOS集成能力与IOS重构能力之间相关系数,流程匹配与流程弹性之间的关系数大于0.7,可能原因是两者分别同属于IOS能力范畴和企业间流程范畴。所有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8的阈值[19],属于组织研究中可以接受的范围。

表2 测量工具信度分析

注:n=213; ***p≤0.01。

表3 描述性统计

注:n=213; ** 表示双尾检验在0.01水平上显著。

表4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注:n=213; a 所有测量项目之间没有关系;b 本文提出的六因子理论模型;c 将IOS集成能力和IOS重构能力合并为一个因子;d 将流程匹配和流程弹性合并为一个因子;e 分别合并为IOS能力和企业间流程两个因子。

为检验整体模型的稳定程度和测量效度,在AMOS中检验模型的适配度,通过因子合并在不同模型之间进行对比,如表4所示,六因子模型适配水平(χ2(545)=1113.33;χ2/Df=2.04; CFI=0.911, TLI=0.903, RMSEA=0.070)明显优于其它五因子模型和四因子模型。AMOS中测量项目的权重、显著性及所有拟合指数均通过检验标准,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表明本文模型具备良好的构念效度和拟合程度。

5.3 理论假设验证

本文使用层级回归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企业间合作流程对合作绩效的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对企业间流程的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5 合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注:n=213; *p≤0.10, **p≤0.05, ***p≤0.01。

假设1提出企业间流程的双元性对合作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将企业间合作绩效设为因变量,加入企业规模和IOS使用年限等控制变量,再加入企业间流程,对流程匹配和流程弹性进行标准化处理,检验企业间流程的乘积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流程匹配和流程弹性均对合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M2,β=0.457,p<0.01;M3,β=0.293,p<0.01),交互项对合作流程有显著正向影响(M4,β=0.120,p<0.10),H1得到数据支持,企业间流程的双元性对合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假设2和假设3提出IOS能力对企业间流程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设4认为网络嵌入对企业间流程的双元性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H4A提出网络嵌入性水平对IOS能力影响企业间流程匹配具有正向影响,H4B则认为网络嵌入性对IOS能力影响企业间流程弹性具有阻碍作用。为检验以上假设,进行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对企业间流程的层次回归,如表6所示。IOS能力对企业间流程匹配(M2,β=0.16,p<0.01;β=0.66,p<0.05)和流程弹性(M2,β=0.35,p<0.01;β=0.44,p<0.01)均产生积极正向影响,H2A,H2B和H3A,H3B得到验证。IOS集成和IOS重构的交互对企业间流程匹配产生显著影响(M5,β=-0.22,p<0.05)。

分析网络嵌入水平的调节效应,三方交互项与企业间流程的关系反映网络嵌入水平调节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影响企业间流程的程度。对流程匹配的回归可以看出,网络嵌入水平与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交互对流程匹配产生显著负向影响(M5,β=-0.14,p<0.10),与H4A的理论假设不符。网络嵌入水平对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与流程弹性的关系产生显著负向调节(M5,β=-0.13,p<0.10),表明企业的网络嵌入水平越高,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与流程弹性的关系就越弱,假设H4B得到数据验证支持。另外,研究发现控制变量IOS使用年限在流程匹配的回归中显示出显著的负向关系(M3,β=-0.09,p<0.05)。

表6 企业间流程的回归分析

注:n=213; *p≤0.10, **p≤0.05, ***p≤0.01。

6 讨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IT过程观建立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影响合作绩效的机理模型,分析网络化运作环境特征对IOS能力价值创造的作用,结合213家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使用层级回归的统计方法对本文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发现包括:

①企业间流程的新特征。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强调企业间流程匹配与整合,已有学者指出企业间流程更注重改进与优化[20]。本文提出企业间流程的双元性,即流程匹配和弹性两方面都要灵巧,在网络化运作环境中实现企业间合作绩效,使用独立变量的方法对双元性进行量化处理,实证验证了企业间流程的双元性对合作绩效的显著正向影响(M4,β=0.120,p<0.10)。IOS应用将深刻改变原有企业间运营流程,本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发现,IOS集成能力和IOS重构能力分别对流程匹配(M2,β=0.16,p<0.01;β=0.66,p<0.05)和流程弹性(M2,β=0.35,p<0.01;β=0.44,p<0.01)产生显著影响,有助于企业理解企业间流程的新特征。

Zhu等在研究电子商务扩散时发现企业规模在电子商务同化阶段产生负向影响[21],认为组织的结构惯性阻碍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惯例化进程。本文的研究发现IOS使用年限对流程匹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M3,β=-0.09,p<0.05),可能的解释是企业间信息系统使用年限的增加,信息化水平不断深化,企业IOS能力向企业间流程匹配的转换面临着克服组织惰性的挑战,反而不容易实现企业间的流程匹配。然而仅从横截面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够充分,下一步研究可使用纵向数据进行深入研究。

②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本质。Pavlou和ElSawy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和重构内外部资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14]。本文提出IOS能力由IOS集成能力和IOS重构能力构成,反映出动态能力的内涵,IOS能力从功能上发挥出动态能力的整合与重构资源的基本作用,实证检验IOS能力两因子模型适配度(χ2(545)=1113.33;χ2/Df=2.04; CFI=0.911, TLI=0.903, RMSEA=0.070)明显优于单因子模型(χ2(550)=1482.37;χ2/Df=2.70; CFI=0.854, TLI=0.842, RMSEA=0.089)。因此,IOS能力从本质上具备动态能力的属性。

已有研究分析了信息系统集成能力和弹性能力对流程整合的直接作用,并没有考虑信息系统应用能力的交互作用[8]。本文研究了IOS集成能力和重构能力两个独立变量的交互项研究对企业间流程的作用,分析结果显示IOS能力的二次交互项对企业间流程匹配具有负向影响(M5,β=-0.22,p<0.05),与Rai和Tang的观点不同[9],Zhu等认为不同的信息系统能力之间以此消彼长的耦合方式影响企业流程能力,以非线性的结构形态产生影响[21]。随着企业间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化,偏重某一方面能力的发展可能导致对流程支持的下降,企业在实践中应关注这一点,注重IOS能力不同构成的均衡发展。

③网络嵌入性的悖论。IOS应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流程效率,但也可能带来企业间矛盾和公开抵制[22],已有学者认为IOS作用效果取决于嵌入社会关系[23],有必要分析网络嵌入水平对IOS应用过程的影响。

已有研究发现网络嵌入有助于供应链企业实现与上下游企业流程的匹配[9],也有学者提出嵌入性悖论的问题[24],企业为保护自身利益,避免对合作企业公开透明信息,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投机行为,造成企业网络中利益不均衡和关系冲突。实践中IOS资源雄厚的企业试图通过更高的网络嵌入,增强合作企业对本企业的依赖,获取自身最大利益,增加了企业合作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导致IOS应用的效果受损。本文研究发现嵌入性悖论问题,网络嵌入水平对IOS支持企业间流程产生负面影响(M5,β=-0.14,p<0.10;M5,β=-0.13,p<0.10)。一方面由于网络嵌入性悖论带来的投机因素和对抗等风险,另一方面可能由于企业间结构惰性,较高的网络嵌入水平阻碍IOS能力向企业间流程弹性的有效转换。

7 结语

网络化运作背景下,企业间信息系统的价值创造是企业获取长期合作优势的源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IOS能力的本质和构成,提出IOS能力是具有集成和重构等动态能力特征的高阶能力,IOS能力对企业间流程产生显著影响,有效支持企业间流程的二元性,企业间流程匹配和弹性交互作用对合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企业也应当认识到网络化运作的潜在问题,高度的网络嵌入水平也可能会给合作企业带来分歧和冲突,破坏IOS能力支持企业间流程的效果。怎样在IOS应用过程中预防和降低嵌入性悖论的危害,是后续研究的重点之一。后续研究还可以尝试收集和使用纵向数据,针对企业间信息系统应用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1] Grover V, Kohli R. Cocreating IT value: New capabilities and metrics for multifirm environments[J]. MIS Quarterly, 2012, 36(1): 225-232.

[2] 冯芷艳, 郭迅华, 曾大军,等. 大数据背景下商务管理研究若干前沿课题[J]. 管理科学学报, 2013, 16(1): 1-9.

[3] 吴金南,仲伟俊. 电子商务能力影响供应链绩效的机理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1, 19(1): 142-149.

[4] Soh C, Markus M L. How IT creates business value: A process theory synthesis[C]// 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1995: 29-41.

[5] Melville N, Kraemer K, Gurbaxani V. Revi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IT business value[J]. MIS Quarterly, 2004, 28(2): 283-322.

[6] Kohli R, Grover V. Business value of IT: An essay on expanding research directions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2008, 9(1): 23-39.

[7] Pavlou P A, El Sawy O A. From IT leveraging competence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 The case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6, 17(3): 198-227.

[8] Saraf N, Langdon C S, Gosain S. IS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and relational value in interfirm partnerships[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7, 18(3): 320-339.

[9] Rai A, Tang Xinling. Leveraging IT capabilities and competitive process capabilit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portfolios[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0, 21(3): 516-542.

[10] Davenport T H, Short J E. The new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0, 31(4):11-27.

[11] 朱镇, 张伟. IT能力如何提高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整合与敏捷协调视角的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4, 22(S1): 604-609.

[12] Gibson C B, Birkinshaw J. The antecedents, consequences, and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47(2): 209-226.

[13] Xue Ling, Ray G, Sambamurthy V. Efficiency or innovation: How do industry environments moderate the effects of firms' IT asset portfolios?[J]. MIS Quarterly,2012, 36(2): 509-528.

[14] Pavlou P A, El Sawy O A. Understanding the elusive black box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 Decision Sciences, 2011, 42(1): 239-273.

[15] Kale P, Singh H, Perlmutter H. Learning and protection of proprietary assets in strategic alliances: Building relational capital[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3): 217-237

[16] Sun Yongqiang, Fang Yulin, Lim K H, et al.User satisfaction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delivery: 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2, 23(4): 1195-1211.

[17] Leana C R, Van Buren H J. 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employment practi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 24(3): 538-555.

[18] Braunscheidel M J, Suresh N C. The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of a firm’s supply chain agility for risk mitigation and response[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9, 27(2): 119-140.

[19] Bagozzi R P, Yi Y, Phillips L W. Assessing construct validity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1,36(3): 421-458.

[20] 申笑宇, 黄河, 徐鸿雁. 制造商流程改进与采购合同联合优化[J]. 中国管理科学, 2015, 23(5): 161-167.

[21] Zhu K, Kraemer K L, Xu S.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ssimilation by fir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 technology diffusion perspective on e-busines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10): 1557-1576.

[22] Kumar K, Van Dissel H G. Sustainable collaboration: Managing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s[J]. MIS Quarterly, 1996, 20(3): 279-300.

[23] Chatfield A T, Yetton P. Strategic payoff from EDI as a function of EDI embeddednes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0, 16(4): 195-224.

[24] 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42(1): 35-67.

How to Generate Cooperative Performance through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Capabilities

ZHU Shu-ting1, ZHONG Wei-jun2, MEI Shu-e2

(1.School of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03,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 China)

The emerging business networks br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application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IOS).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how IOS generate cooperative performance in the network embedded environment, the theoretical model is built from the IT process perspective to leverage IOS capabilities and inter-firm process ambidexterity through network embedded level. Survey data are collected from 213 manufacturing firm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 it is found that inter-firm processes alignment and flexibility positively interact to impact on the cooperative performance, while IOS integration capabilities and IOS reconfiguration capabilities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nter-firm process ambidexterity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network embeddedness has negative moderation effects, high level of network embeddedness will undermine the effect of IOS capabilities on inter-firm process, which show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Our findings deepen and expand the framework of IT business value in information systems field, and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guidance for network practices of applying IOS to create value.

IOS capabilities; inter-firm process; ambidexterity; network embedded; cooperative performance

1003-207(2017)05-0061-09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7.05.008

2015-02-07;

2016-01-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1050);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YY216004)

朱树婷(1983-),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系统、电子商务,E-mail:shutingzhu@126.com.

F270

A

猜你喜欢
弹性重构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