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要想发展和深化职业教育,必须要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要着力点,将产教融合贯穿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本文对当前职业教育中关于产教融合方面的政策和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性分析,介绍了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机电一体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0.198
1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的与日俱增,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对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形成了严峻挑战。与企业脱离的培养模式使得在教学管理、实习实训、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无法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又因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面向非常有针对性,与各类企业对接紧密性强,所以基于产教融合下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研究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产教融合内容
产教融合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充分体现了校企联合、多方参与的高职教育产教互动理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完成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通过校中厂、厂中校、订单模式、合作办学等多种模式发挥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实现学校、企业、社会的动态配合,以解决高职教育中产教脱离的瓶颈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3 产教融合政策
十八大会议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产业发展与教育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就是与上述要求相适应的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战略决策。《教育部关于2013 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是改革办学体制的一项关键内容。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确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目标是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高度融合。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角度再次提出:“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并就如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从4 个方面进行具体部署。同时,2015 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基本原则。
4 研究现状分析
文献[1]提出了基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兴通讯ICT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产教研融合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与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和制度建设的内容。文献[2]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要求,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从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状和我国校企合作分析入手,从校企合作相关机制、人才培养过程的职业素质锻炼、过程考核制度的推进等方面展开讨论和阐述。文献[3]通过文献及政策梳理,对职业教育领域所提出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概念进行解读和辨析,阐述了二者提出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对职业教育发展所产生的深远意义。文献[4]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科产教融合建设为例,探讨了高职理工专业产教融合的突出问题,使应对策略更具有针对性。文献[5]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如何使全体教学人员与企业人员积极更新观念,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实现学校企业优势的互补,共同培养出实用型人才,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与企业发展的需要。
5 实践经验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一直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产学研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升等多方面得到行業、企业的指导和认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起点高,学习基础好。2013年学院和豪迈集团继续深度合作、组建“豪迈班”。2014年学院举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研讨会,来自日照岚山港集团等15家单位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与专业群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一起研讨,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专业产学研结合的定位和切入更加准确,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方向更加明确。2017年3月学院又与山东五征集团就加强校企合作、组建“五征班”进行探讨。
将来,学院将继续立足日照及周边地市的地域经济,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深入研究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寻找突破口,争取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质量等方面有所成效。
6 结语
我国经济和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迅速发展,融机、电、液、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也不例外。可以相信,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已逐渐与企业和社会相适应,基于产教融合政策下的专业研究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更多素质高、技艺精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弓云峰,吕晓兰,李继凯.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和制度建设的思考——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兴通讯ICT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建设为例[J]. 高教学刊,2016(22):27-29.
[2]邹津婷.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01):142-143.
[3]管丹.“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概念辨析[J].职教通讯,2016(15):41-42.
[4]吴彤,胡赛阳,罗圣敏.创新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产教融合实现模式的对策探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67-71.
[5]薛鹤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现代交际,2014(08):155.
作者简介:李艳红(1986-),女,山东昌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气控制与自动化、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