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生普遍认为写作难,毫无写作文的主动和兴趣。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应当把写作教学的目标重点放在兴趣、习惯的培养上,注重积累写作素材,多读多思多写,从而改变现在写作教学的困难现状。
【关键词】写作;兴趣;观察;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93-01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写作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的兴趣和自信的培养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学生要对写作有兴趣,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写作是人类主要的文化载体,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而又生趣盎然。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应当把写作教学的目标重点放在兴趣、习惯的培养上。
中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是比较高的,科幻类的、言情类的、散文小说类的,均有涉猎。如此说来学生对于写作应该是十分喜爱兴趣濃烈,因为他们喜欢读书。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是绞尽脑汁,不愿下笔,亦或是胡编乱造,敷衍了事,毫无写作文的主动和兴趣,这恰恰是写作最可悲之处,也正是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兴趣
在写作教学中,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也不假。引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的话:“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要让学生爱写好作文,前提要培养他们爱写作文、乐于写作文的兴趣。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引导者和激发者,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的:对于学生写作中的进步,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加以肯定和鼓励,譬如,对于优秀的日记,在课前三两分钟,在班上朗读;对于优秀的作文,扫描印刷出来,在班级中传阅,并张贴在学习园地;我们也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让学生体会文章打印成铅字的喜悦感。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被点燃了,写作兴趣也持久浓厚了,因为写作兴趣的持久浓厚依赖于写作成功感的获得。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众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学生也很熟悉,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春》、《荷塘夜色》,冰心先生的《繁星·春水》等等,这些都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要让学生多读课本,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古人亦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同时我们老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外多摘记,甚至养成背名篇名句的习惯,利用现在良好的读书学习条件,多看优秀的名家朗读视频音频资料,多多积累,脑海中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达到文思似泉涌。
三、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源于生活。”,比如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牛汉先生的《我的第一本书》他们的写作素材就是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积极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在写作中真正做到有话可说,必须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观察生活,在观察中感受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风云变幻,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引导他们多阅读课外书籍,以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那么如何观察?我们要求学生在观察中首先要做到从“小”察起,全面而细致。提起观察,有人就只想到那壮观的场面、动人的事迹,似乎只有这些才值得观察。这断然不是,自然界中一草一木、风云变幻、鸟叫蝉鸣等等皆是我们观察的对象。再者,父母兄弟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兴趣爱好等等都是可以成为我们观察的内容。培养我们学生做好生活的有心人,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心一意的读所谓的圣贤书却脱离了生活。因为拥有广博的知识,是写好作文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
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除个人文学素养的积累,还须加强学生动笔写的训练。要求学生多写多修改,养成动笔写作、动脑修改的习惯。比如我们可以督促学生坚持写日记,内容范围不受任何限制,长短皆可,要他们把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记在日记里;学会尊重学生人格,允许有公开、秘密两种日记形式存在,让他们乐写什么就写什么,写出自己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坚持写小作文,每周让学生写一次小作文,自拟题目、自定体裁、自选材料、自编提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写好的小作文在全班传阅,让学生和老师一同讲评,这样做既让学生看同学写作的缺欠加以避免,又可借鉴别人写作的长处,此举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此外,我们也可常练习写读后感、练习写片断作文等,都是练习写作的良好方式。与此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面对面批改的教学方式,每天利用课余时间,找部分学生,就作文中出现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造句措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有的学生不知如何安排材料,经当面的指导,明确了材料运用的意义;有的学生在审题立意上存在问题,我们就可以一些作文题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假以时日,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肯定得以改进,教学效果较好。
不管多优秀的学生,一开始对于写作都存在过畏惧心理。我们老师在这就要扮演好指路人、引导者的角色。在批改作文时,要多发掘学生作文的优秀之处,多加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思想上打倒作文这只拦路虎,有了信心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作文教学是一项繁琐的任务,但是只要方法合适,坚持不懈,定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试想,当学生写出令他(她)自己引以为傲的文章、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时,他们也许就会笔耕不辍了。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
[2]胡杰:《语文作文教学点滴谈》(中国期刊网).
作者简介:
陈健玲,女,惠州市合生实验学校工作。